30年代初,电影始见于本县。民国二十年(1931)4月,基督教会在城内县庙前首次映出三场黑白无声片《冯玉祥阅兵》。民国二十九年(1940),战地工作服务团在同州师范操场(今公安局)公映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华联公司出品的有声黑白片《渔光曲》。抗日战争胜利后,偶有流动电影队来县城放映有声黑白片。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一节 事业发展
195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为配合土改、镇反,派文教厅电影第一队来本县巡回放映,元月20日在阳村乡(今官池镇阳村)小学公映无声黑白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大西南凯歌》,观众上万人。21日晚在县城北操场继续映出上述两片,人山人海。1951年至1952年,陕西省政府文教厅电影队先后不定期来本县城关、朝邑、官池、许庄等地以售票方式映出有声影片《白毛女》、《翠岗红旗》、《钢铁战士》、《政府委员》等。1953年6月至12月,陕西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十八分队担负渭南地区——大、朝、澄、合、韩五县的放映任务,主要在县城及乡村大集镇放映。1954年2月十八分队调走,由二十五分队接替。1956年3月,省文化局将省电影教育工作队所属二十五分队改为朝邑县电影放映队。1956年4月,原大荔县组建第一个电影放映队。1957年大荔、朝邑分别成立第二电影队。至此,两县共有四个电影放映队。
1958年并县后,成立了大荔县电影放映站,新购国产五四35毫米放映机一套,国产1101型发电机一台。
根据省文化局指示精神,1961年春,四个国办电影队下放公社管理,至1963年底全县有放映站1个,社办电影队7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又相继发展了19个公社电影放映队,安仁电影放映站、县女子电影放映队和大荔师范、许庄纺织厂、沙苑、大荔、朝邑农场等9个单位电影放映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电影事业迅猛发展,至1987年底,全县各类电影放映单位达85个,其中工矿专业电影放映队10个,乡(镇)办放映队26个,村办和个体放映队48个,国办电影院1个。从业人员由1985年的29人增加到166人。为了改善观众看电影条件,提高放映质量,1962年大荔县电影放映站修建了机房和简易银幕台,木椅座位400个。1965年,省、县两级政府拨款8万元,在城内东大街建成工农兵电影院,建筑面积595平方米,694个座位,使用松花江35毫米5501型座机一套。1983年9月因西墙裂缝,影院拆除。1984年省、县又投资70万元在原址动工,重新修建县电影院,1987年底竣工开业,建筑面积1336平方米,座位1070个,新购松花江5505型35毫米座机一套,设备齐全,映出效果良好。城内还修建了工人俱乐部、陕棉十三厂俱乐部。埝桥乡、羌白镇、东七乡谷多村由群众集资亦修建了影剧院。
第二节 放映管理
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管理机构逐步趋于健全。1958年10月大荔县电影放映站成立后,除担负城内放映任务外,还兼负对四个国办放映队的管理。
1960年底成立大荔县电影管理站,受地区电影公司和县文教局双重领导,有干部15人。1979年管理站辖电影院1个,农村及工矿单位放映队32个。
198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电影体制改革的通知,电影管理站更名为大荔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工作人员达20人。负责全县电影放映、发行、机器维修、器械供应等工作,属本县文化局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89年辖国办直属放映单位2个,工矿、机关单位放映队10个,乡、村、个体放映队74个。全年全县每人平均看电影28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