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延安电影团在茶坊兵工厂放映电影,安塞人首次看到电影。后在白坪保育小学等地偶尔放映无声或有声电影。
1950年,北京老区慰问团在砖窑湾等地放映电影。1952年,省电影队用16毫米放映机在真武洞,化子坪等地放映电影。
1956年7月,县上第一个电影放映队成立,每年到农村放映两次。映前用幻灯作宣传,县城居民每年可看电影10次以上。1960年,省上给砖窑湾、招安两个公社各配备16毫米放映机一台,成立了最早的公社电影放映队。1963年,县电影放映二队成立,两队均巡回在农村、城镇放映,农村群众看电影年均由2至3次增至4至5次。1968年后,仅有几部样板戏影片供上映,一直延续五六年之久。样板戏影片首映先让贫下中农看,后来组织专场放映,发售学生优惠票(票价2分),不缴片租,倒贴亏损。1969年,县放映站成立。1970年,县上建成第一个砖木结构的影剧院。1971年,首都支援延安老区的8.75毫米电影机和脚踏式发电机18台,安塞县每公社一部,沿河湾公社4个大队各一部,社社成立了电影队。同年,电影管理站成立,县上电影发行放映网初步形成。1973年,影剧院16毫米放映机换装为35毫米放映提包机,由几天放映一场增为日均一场或多场。1980年9月,县影剧院移动式“解放—103型”35毫米放映机换为“松花江—5501型”35毫米放映座机,放映光源由原白炽灯泡换成碳精弧光光源。1986年又改为弧灯光源,各乡(镇)放映机相继改进,影像清析度大为提高。
1980年,安塞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安塞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6年,全县有35毫米座机一部、16毫米放映机10部、8.75毫米放映机18部,在册发行、放映单位22个。其中有县电影公司,县影剧院,电教、科教放映队各一个,乡(镇)放映队14个,村委会放映队4个,有放映管理员8名,放映员42名。其中技师3名,一等放映员5名。
80年代末,电视购置量猛增,电影观众减少,电影放映收入下降,迫使电影系统广开门路,多渠道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