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机构
群众文化,民国时期由教育局负责。陕甘宁边区时期县政府设二科,主管文教卫生。1952年10月改称文教科。1957年3月单设文化科,从文教科中析出,专管群众文化。1957年10月文化科和卫生科合并为文教卫生科。1961年恢复安塞县后设文教卫生局。“文革”时期一度瘫痪。1973年恢复文教局,设局长、副局长各1人,干事4人。
二、事业单位
1.县文化馆 县文化馆的前身是“安塞县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成立于1942年,当时仅有工作人员1名,负责辅导群众读报识字,晚上办夜校,中午开设读书识字班。馆址在现印刷厂,当时由真武洞市政府管辖。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入县境,民教馆解散。翌年,胡宗南部败退后,民教馆复设。
1951年,民教馆改称文化馆。1956年2月,改为群众艺术馆。1966年馆内编制4人,以开展报刊阅览、图书借阅和组织、辅导机关干部、街道居民群众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为主。
1968年,文化馆与广播站、新华书店、电影队合并,称“安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实行统一领导。不久,各单位先后成立“革命领导小组”。
1972年,文化馆扩建,设阅览室(兼展室)、图书室、宣传橱窗,并逐步配备了美术、文学创作、摄影、舞蹈、文物等专业辅导人员,举办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等培训班和多种展览。从1978年起,为抢救和挖掘民间艺术,搜觅和征集了大量的民间剪纸、民歌、文学作品。1981年6月,在延安地区民间歌曲集成委员会的指导下,编印了民歌集。1990年编印成《安塞民歌》集(油印)。1985年整理编印了《安塞剪纸》作品选集。1989年出版了《安塞剪纸艺术》一书,较全面地小结了安塞剪纸成果。从1972年到1989年底,共举办各类民间艺术学习班28次,参加686人次。通过普查,举办学习班、创作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作者,成为县内民间艺术活动的骨干。这些民间艺人的作品已在国内外多次展览并获奖,为安塞嬴得了荣誉。
从1973年起到1989年,举办了不定期橱窗宣传80余期。除举办美术、摄影、书法等展览外,还组织业余文艺演出队参加了省、地会演、调演。“一页铧”、“方向盘”、“安塞腰鼓”等节目参加了1975年、1977年省、地业余文化调演,均获奖。1983年和1984年春节,延安地区民间歌舞调演中,安塞县参演节目全部获奖,腰鼓获一等奖。少儿舞蹈电视调演比赛,文化馆组织的县完小少儿腰鼓表演获陕西省二等奖,全国二等奖。
1989年,馆内共收藏剪纸作品4000余幅、农民画作品400余幅、刺绣80余件、泥塑百余件,有专职文化辅导员4人。
2.俱乐部 1958年冬,真武洞办起居民职工俱乐部。1964年冬,在农村组建夜校,主要有识字、文娱活动。1965年,县职工俱乐部成立,隶属县工会领导,开展象棋、乒乓球比赛等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活动减少。从1969年起,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占领舞台。进入80年代,每逢正月,组织居民职工、学生排练秧歌。1974年,职工俱乐部内辟出图书室,年年添置图书,把借阅由只面向职工扩大为面向全体群众。职工文娱、体育活动也时有开展。
1969年,由县政工组抽调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职工25人,成立业余文艺宣传队。1970年10月,更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设队长1人,指导员1人。
3.乡(镇)文化站(室) 1958年,在招安、沿河湾等公社建立首批文化站。1961年全县配备文化专职人员21名,在街道、农村书写大幅标语,绘制壁画等,配合形势作政治宣传。文化站经费从公社交通管理费中提取,每年订有书报20余种,置有报刊阅览室。1963年停办。
1973年,县上在基层生产大队建立文化室和政治夜校。1976年在“小靳庄经验”的冲击下,不分男女老幼,在田头、院落大搞“赛诗会”等活动。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夜校与文化室活动自行停止。
1981年,在化子坪、沿河湾、招安3个公社建立起文化站。1982年,又在王窑、谭家营、王家湾3公社建立文化站。1983年,高桥、坪桥、砖窑湾3公社文化站成立。真武洞、郝家坪、镰刀湾、西河口、楼坪5个公社文化站于1984年建立。至此,全县14个公社社社建起文化站。文化站主要开展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和体育活动。到1988年底,全县文化站共有工作人员17名,其中文化局分配合同制干部5名,乡(镇)计划内雇佣工8名。1989年,全县14个乡(镇)文化站所存图书11500册、体育器材322件、文娱器材151件、彩色电视机7台。1988年在化子坪乡建起第一个文化活动中心,置有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