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
一、行政机构
解放前,黄陵县无广播,也无广播管理机构。
解放后,根据政务院新闻总署关于建立收音站的决定,1950年4月,黄陵县始建收音站,地点在县委宣传部。1958年5月黄陵县委决定筹建县有线广播站,暂设县林业站院内(现在县委楼地址),1958年8月利用县境内电话线路传输广播节目,闸刀开关倒换。1959年冬,县站迁设文庙院内,与县报社同住一院。1962年广播事业收缩整顿,全站仅编2人,1964年增至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武斗,广播事业陷于瘫痪。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以后,“斗、批、改”阶段,将县广播站撤销,与文化馆、新华书店、影剧院、剧团、电影队合并,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约半年时间,因业务性质差异太大,又恢复建制。1981年8月新成立黄陵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初期局站合并办公。由于电视宣传飞速发展,1984年1月将“黄陵县广播事业局”扩编,改称“黄陵县广播电视局”。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各乡(镇)放大站列入乡(镇)政府序列,人权、财权统归乡(镇)政府管理。县至乡(镇)广播线路由县站负责,乡(镇)以下广播电路和设备维修更新由乡(镇)负责。1986年3月县广播电视局和县广播站正式分开办公,各负其责。
二、设施配备
解放初,省电台配发黄陵“长江牌五灯”干电池收音机一台,负责收抄中央电台、西北电台“记录新闻”刻印发行,每期150份供县委领导、机关干部及农林黑板报参阅利用。此项工作延续到1958年黄陵报社成立。
广播站成立后,1958年,省广播电台调拔给黄陵县广播站600瓦有线广播设备1套以及附属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远程”牌收音机一台,万用表、兆欧表、电唱机、话筒等。初播时无广播专线,利用电话线路向各公社传送广播节目,每天广播4小时5分钟,超时须给邮电局交广播占线费。同年,县站购置四速电唱机两台,配7.2千瓦发电机一台,631型录音机一台,并架设部分线路30多杆公里,全县有20个村庄安喇叭393只。由于1959—1961年3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经费严重不足,到1963年,95%的农户不通广播。1964年招收2名亦工亦农线务员,恢复农村广播网路。1965年,自架线路285杆公里,利用邮电线路331.3公里。
“文化大革命”期间,600W扩音机、“远程”牌收音机、高频信号发生器、收音机等设备被毁,广播线路也遭到严重破坏,损失达39100多元。196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县站借用黄陵中学250W扩音机,当时仅带城区4个高音喇叭。后地区广播管理站拨给黄陵县25台“延河”牌半导体收音机,用于偏远山区的5个公社、25个村队,发展农村小片广播网,带喇叭750只。同年11月,县站技术员把600瓦扩音机改装成500瓦扩音机,召收11名线务员,经短期培训后,恢复了6个公社的网络,全县11个公社,182个大队,共计570杆公里,实现了队队通广播。
1972年,安装了5W20千周,40W20千周两台载波发送机和简易广播载波接收机6台,用于6个放大站,其余5个放大站交流外差式收音机改装成载波接收机。开通全县载波,广播电话互不影响。1973年,购回602型录音机2台,1974年购回半导体312型录音机1台。
黄陵县广播站建成后的20多年时间里,机房一直是两间瓦房,1979年拆除旧机房,新建成1311平方米的广播大楼。1986年,对机房隔音、防尘、保温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同年安装“西湖”牌CK—1立体声广播控制台,CY—035型磁带录音机2台,新闻采访录音机1台,同时,增加电源柜、输出柜、地毯以及机房外避雷等安全设施。
1987年,全县集资365000元,新架乡镇以下广播线路135.6公里,年底,180个行政村,通了广播,通播率达93%。
1989年起以机房形成控制中心制作录音、广播传输系统达到系列化,其传输程序逐步达到了现代化水平,为今后实现广播自动控制打下了基础。
三、自办节目
1959年4月18日,黄陵县广播站正式播送本县新闻节目,时间按省台统一规定。内容以转播中央、陕西广播电台的重要新闻和文艺节目为主,并按时播送本县天气预报,自办节目约15分钟。
1960年至1962年,县广播站人员精减至2人,1962年自办节目停播,只转上级台节目。1964年,又增加编采人员2人,自办节目恢复。
1983年开始,县站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以改革单一的节目为多形式内容,增加了“致富信息”、“报纸摘要”、“生活顾问”、“听众信箱”、“普法知识”、“学科学用科学”等专题节目,每次安排15—20分钟,5—7篇稿件,力求文字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多彩。广播系统逐年开展创评优秀节目的活动,提高了宣传质量,截至1989年,县站向上级新闻单位推荐的50多件稿件和节目获延安地区广播系统和省优秀节目稿件奖的有13件,年年均有优秀节目获奖。改革开放以来,宣传内容、重点突出了典型经验、生意经系列报导、科学讲座连续报导,为全县人民生活、致富传播信息,同时抓教育性、文艺性节目。现广播时间和节目种类增多,自办节目有:“本县新闻”、“普法教育”、“听众信箱”、“为您服务”、“计划生育”、“少儿节目”、“现场短新闻”、“知识讲座”、“警钟长鸣”、“广告”等10多种。播音分早、中、晚三次,每天播音4—5小时,自办节目15—30分钟,播出稿件6—10篇,多则13篇,字数2500—4000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