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蚕茧
一、桑蚕
本县素有栽桑养蚕的习惯。据道光十年(1830)知州张廷槐《栈道栽桑记》记载:栈道由青羊驿接壤至蜀界七盘关绵延二百里……两畔悉捐奉栽植桑苗……根杆挺舒,技叶繁茂,郁郁葱葱,翠云盘结。”又“严、杨两太守前后劝桑十余年,如大安、阳平关以及各乡隅所栽之桑早已成林,将来新丝再上机轴,为缣为绢,利益倍增……”
本县桑蚕生产以广坪为主,产量占全县80%,清末及民国期间,桑树资源破坏严重。1949年产茧量为300公斤。50年代有所回升,1959年蚕茧量达7950公斤。60年代桑园面积虽有增加,但产茧量只在3000公斤左右徘徊。1970年植桑面积376亩,产茧量9200公斤,为本县历史最高水平。1970年以后,因忽视桑树管护,桑园面积和产茧量下降。80年代产茧量回落到3000公斤左右。
全县现有桑树品种6个。1978年以前栽植的为荆桑类实生桑,后从四川、浙江引进湖桑、荷叶白、桐乡青、春长1号和春长2号等良桑品种。
桑蚕品种有日东×华苏、日东×华合、671东肥×华合、苏4×苏3、青松×皓月、陕蚕2号等6个。由于推广小蚕共育技术,金山寺乡有平均张产茧达32.6公斤者。
二、柞蚕
明《宁羌州志》有载:“天生山蚕、质钜而色黄、出茧后生翅大如蝙蝠、吐丝可供织纴,而机制不精,仅成粗缣而已”。清康熙年间,知州刘棨见山岭槲树颇多,宜养柞蚕,遂聘山东工技传司缫织,成绢匀细,柔质润色,风销各地,人赞其绢曰“刘公绸”。一时宁羌成为秦陇柞蚕基地。刘离宁后,柞蚕业督理无人,渐次衰微。又《栈道栽桑记》中载:“若夫蚕织之利,此间本养山蚕,抽丝织绸贩行川广获利。”临解放,柞蚕生产已无人从事。
1958年恢复柞蚕生产,在唐渡、沙河子等地开辟柞坡20余亩引种放养,当年产茧750公斤。60年代是我县柞蚕生产高峰期,柞坡面积达到3000亩,放养柞蚕种128公斤,产茧9.36万公斤。1967年后逐年下降,至1973年产茧只有6150公斤。后因天麻,食用菌等大规模生产,民用薪炭猛增,使栎类资源采伐过度,加之柞蚕丝销售疲软。1980年柞蚕放养基本停顿。
第二节 茶叶
本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唐朝陆羽《茶经》载:“茶树,金州(今安康)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今汉中)生褒城、金牛(今宁强)二县山谷”。由此可知,本县在唐时已有种茶习惯,解放初青木川、玉泉坝、大安等地尚有一些老茶树。
1966年以前,本县只有零星茶树,年产近百斤。是年成片种植4亩,10年经营,茶园面积发展到8897亩,因90%属幼园。茶叶总产仅650公斤。经重点培育,特别是实行茶叶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茶叶产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1988年全县茶园为5104.5亩,茶叶总产量1.92万公斤。县蚕茶果技术工作站研制的“金牛早”茶叶1989年7月在西安通过技术和品质鉴定,列为地方名茶。1993年春县天然保健茶厂研制出“宁强雀舌”和“汉源绿牡丹”茶,5月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杭州通过技术鉴定。
本县茶树品种有储叶齐、高桥早、大叶乌龙、紫阳种等。金家坪乡金家坪村有以大叶乌龙和储叶齐为主要品种的15亩茶园,1982年亩产63.75公斤,为全县茶叶平均亩产32.1倍。经西北植物所采样,中国茶科所化验分析,金家坪茶场茶叶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较多,茶多酚,品质好,具有内在优势。
本县茶叶以城关区为主,分布在王家坪、金家坪、罗村坝、高寨子等乡。1982年该区茶园面积达4516亩,占全县茶园的65%;年产茶叶7400公斤,占全县88.6%。1992年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5160亩,茶叶产量达4.2万公斤。其中名优茶叶4500公斤。现有茶叶加工厂9个,加工机械54台(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