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耕作制度
解放前由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本县耕作制度保守,代代因袭,千百年没有多大变革;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浅山川道地区以水稻为主,但冬水田面积大,约占水田的70.3%。倒茬方式为:胡豆+水稻→胡豆+水稻;油菜+水稻→油菜+水稻;水稻+冬水田→水稻+冬水田;个别水肥条件好的一年可两熟(夏麦秋稻)。旱地以玉米、小麦单作为主,其次是洋芋、豆类,一年一熟。倒茬方式为:玉米(或间套豆类)+小麦→豆类或休闲→洋芋;玉米(间豆类)+小麦或休闲→洋芋。或实行小麦玉米对半倒茬,两年三熟。高山地区耕种粗放,普遍采用轮歇制,一年一熟。倒茬方式:玉米+休闲(间豆类)+休闲→洋芋。解放后,随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良种、优肥、农药的使用,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耕作制度由一年一熟和两年三熟向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发展,由旱作向水旱轮作,由单作、轮歇向复种、间作套种、倒茬发展。
在海拔1300米以下地区,热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1970年后积极推广间作套种,一年二熟面积逐步扩大。1988年复种指数161.2%。1992年为154.6%。
二、耕作技术
整地 传统的耕作技术落后,整地粗放。川道、浅山田一般两犁两耙;旱地一犁一耖;高山畜耕人挖,广种薄收;陡坡岩巴刀砍火种、“弃耕轮歇”。解放后,大力提倡精耕细作,水田、旱地一般两犁两耙、耕层深度达100—132毫米。
播种育苗 小麦传统播种多在寒露前后,至今沿袭。油菜传统播种为直播,浅山、川道秋分开始,寒露结束;高山白露开始,秋分结束。因播期偏迟,致菜苗小、弱、生长慢。70年代后,油菜推广育苗移栽,冬壮春发,产量高。浅山、川道8月下旬下种,10月中旬移栽完毕,高山稍前。玉米播种期在清明至谷雨间,使花期避过伏旱,灌浆期躲过秋封低温。80年代玉米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中高山地区推行地膜覆盖新技术。水稻传统育秧法有铲秧、清水秧、铺盖秧、小畦撒播育秧。60年代始有薄膜育秧。1983年开始推广温室两段育秧新技术。一般在4月5~15日之间育苗,5月15日插完早秧,6月15日关秧门,避过秋封危害。到1992年,两段育秧已占育秧总面积的90%左右。
合理密植 水稻栽培,旧的传统习惯插秧为宽沟大行,行距33至40厘米,株距33厘米左右,窝栽10至15株。新的栽植密度,杂交籼稻等分蘖力强的品种,窝行距为23×17厘米或26×13厘米;分蘖力差的品种窝行距为23×13厘米左右,窝均5~6株;杂交粳稻窝行距20×13厘米,窝均5~6株;常规稻窝行距20×13厘米,窝均8~10株。
小麦种植,传统习惯撒播。60年代改撒播为密窝点播,70年代后,小麦实行深沟高畦宽窄行(宽行26厘米,窄行和播幅均为10厘米)条播或匀播。每亩播种量12.5—15公斤。
玉米种植,传统习惯双株稀植,亩留苗1500至2000株,70年代推广单株密植、等距点播或宽窄行种植,拉线定距,规格播种,窝行距79×26厘米左右,亩留苗3000至3100株。若套种黄豆窝行距86×30厘米左右,亩留苗2500株。
油菜栽培,采取宽窄行,宽行约63厘米,窄行约33厘米,株距11厘米左右。
施肥 解放前农业用肥主要有人畜粪尿、油渣、青肥、草木灰、土杂肥、煨肥、臊泥、千脚泥、扬尘等。
1954年本县始用化肥,当时主要用于试验示范。1955年全县销售化肥2.3万公斤,自然肥仍占绝对优势。此后逐年增加,1988年达到2410.8万公斤。1992年达到2676.3万公斤,平均每个农业人口购买化肥87公斤,肥料结构发生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