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北部。古代以“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归葬地见诸于史籍,现代以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及中共中央所在地闻名遐迩,今以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而饮誉西北。
子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北依横山,东接子洲、清涧,南连延川、延安,西邻安塞、靖边,介东经109°11′58′′~110°01′22"、北纬36°59′30″~37°30′00"之间。全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55.70公里,总面积2395.36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30~1562米。地形峁梁起伏、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远在六千年前,人类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境内始设阳周县,嗣后几经变迁,到蒙古宪宗二年(1252)设立安定县,历经元、明、清三代,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分设赤源县,二十四年(1935)设秀延、安定、子长、瓦窑堡4县(市),三十一年(1942)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子长县沿用至今。1990年,全县辖4镇12乡358个村(居)民委员会1129个自然村,总人口205406人,除回、蒙族各1人外,余皆汉族,为延安地区人口最多的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5人。
境内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低,温差大,雨量少,蒸发快,日照长,辐射强,四季干湿分明,寒来暑往有序。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气温37.6℃,极端最低气温—23.1℃;年太阳总辐射量122.52千卡/厘米2,生理辐射量60.03千卡/厘米2;年平均日照时数2570.90小时,属光热资源高值区之一;年平均降雨量513.20毫米,且降水季节变化幅度大,区域分布迥异,旱、洪、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迄今本县仍为陕西省生产发展缓慢的贫困地区。
子长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战事纷繁、地瘠民贫为突出的历史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境内林草丰茂,且“虎豹成群,猴鹿遍野”,民以“食畜肉,衣皮革,被旃裘”为生,“三家分晋”后,魏国为防外夷入侵,征调民伕筑长城以保乡邑,本境为重点防御之地。秦代,翟、匈奴屡屡进犯,秦遣大将蒙恬率30万众入境屯兵戍边。至汉,边患迭起,本境为汉用兵之地。唐代,鼓励耕垦,境内种植业得以发展。宋代,边患再起,沿横山山脉一线成为宋与辽、西夏长期对峙区域,宋于境内设安定堡、黑水堡、瓦窑堡及丹头、威羌、殄羌诸寨重兵驻防。蒙古族势力南侵后,本境一度“居民殷繁,商业大兴”。明初,境内移民激增,耕垦无度,至明末,灾祸连年,民无以为生,随李自成起义军揭竿而起,为明末农民起义发源地之一。清初,战乱渐息,商贾行旅云集本境,瓦窑堡遂成陕北一带商业重镇;清末,回民起义军数度入境,一度“安定城野无一人”。民国初,陕北“土皇帝”井岳秀肆意勒索民财,欺压百姓,民众被迫反抗,谢子长、阎红彦等革命先驱组建游击队、开辟革命根据地,陕北第一个县革命委员会、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在本县成立,境内遂成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与红军东征、西征的出发点。民国二十四年(1935)十一月至翌年六月,瓦窑堡为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之称。西北中央局、西北办事处、中央军委等机关均设于此;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刘少奇、杨尚昆、胡耀邦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在这里居留;党在此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和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部署了东征、西征,进行了争取东北军、西北军的工作,促成了嗣后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央党校、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先后在此创办,瓦窑堡因之而载人中国革命史册。
本县历史上人文蔚起,英才辈出,既有薛文周这样的“天下廉吏第一”的古代“贤士”,亦有谢子长这样矢忠矢勇的革命志士,涌现出了黄立德这样的劳动英雄,也出现了阎红彦、贺吉祥、贺晋年、高维嵩、李赤然、吴习智、陈克功、贺毅等将军,素有陕西将军县之誉。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本籍有7064人参加人民军队,1149位仁人志士献身革命,为新中国的创立建树了不朽功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境内人民艰苦创业、发奋图强,使昔日的穷乡僻壤成为陕北称著的农业及工业基地,子长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成就了新的伟业。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为进行古文化研究提供了确凿证据。1990年,全县有文物点435处,馆藏文物141件,其中瓦窑堡革命旧址、子长烈士纪念馆及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第二个敦煌”的安定钟山石窟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柏山黄帝陵遗址、阳周故城遗址等亦引起了史学家的关注。
本境地下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埋藏浅,储量大,极具开发价值。据地质勘探资料,本县煤炭储量28.94亿吨,居延安地区之首,其易燃烧,发热量高,为优质烟煤。境内为陕北石油富集区,自1979年至今长庆油田、子长油矿、瓦窑堡钻采公司探明储油面积211.20平方公里,储油量8095.70万吨,迄今累计钻井485口,生产原油41.66万吨。本县为天然气富集地带,限于技术力量,全面钻探工作尚未展开。石灰石在全县均有分布,地质储量200万吨,迄今只用作烧制石灰和工业配料,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境内工业于宋代发轫,因基础薄弱,发展缓慢。1990年,全县囊括煤炭、石油、电力、机械制造等13个行业,工业总产值4446万元。南家咀煤矿、团结煤矿、甄家沟煤矿及瓦窑堡钻采公司、发电厂、水泥厂等为县属骨干企业,产品远销沿海各地及邻近省区。
本县为古老的农业县,以封闭式小农经济为主体,种植业居优势。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谷类为主,丰年能自给自足,倘遇歉收尚赖外援;林业仍处劣势,现存林木全为人工林,且分布零星,郁闭度差;牧业以养羊业为主,马、牛、驴和骡主要用于使役;水利事业在建国后有较大发展,坡修梯田,沟锁土坝,川改水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并举,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至1990年,全县有“三田”面积36.44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453.87平方公里,占总治理面积的60.70%;传统副业有编织、养蚕及农产品加工等,洋芋粉条(丝)、蚕茧为大宗副业产品,自古迄今为陕北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