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本县即有商业活动。战国时期开始有市,先民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秦统一六国后,各地商旅多有来秦地经商者。汉武帝时开凿漕渠,在本县设京师粮仓,为本县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魏北周时,本县商业发展已有相当规模,一些官吏也参与经营。据史载,北魏崔宽任镇西将军时,因弘农(本县属弘农郡)时出漆蜡,盛产竹木,路与南通,乃贩运往来,家产殷富。
隋时,本县商业日渐兴盛。至唐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内外贸易空前发达,出现了行业繁多的手工业作坊及店铺。本县地近京城,商贾活动自然频繁。
宋代以后,农村有了集市,并逐渐形成集镇。《金史》即载有“敷水镇”。元代,本县对屠酒、纸马、门摊、油坊等课以税收。据明《华阴县志》载:本县集镇即有县城、岳镇、敷水、泉店、南洛5个。并定有集日,设职管理。时本县盛产中药材,经营中药材者遍及各地。其中著名的有“人寿康”中药商号,远涉岭南。本县每年的华岳三月古会,成为中药材集散会,一直沿袭到民国年间。
清代,本县商业活动虽受社会动荡影响,旋废旋兴,关西(即吊桥)、泉店、五方街等集镇在此间形成。
民国二十三年(1934),陇海铁路通至华阴,先后在泉店、华阴、下营建立3个火车站。《陇海铁路沿线经济调查》资料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华阴较大的商户有124户,资金2.31万元,年营业额5.6万元。其中杂货行32家,中药业20家,京货14家,牛皮行5家,炭行8家,饭店18家,粟行23家,盐行4家。抗日战争期间,全县商户约有700多户。其中绝大部分为小商小贩。民国三十四年(1945),国民党政府在县城设立华阴县合作联合社,主要经营文具及印刷,是为本县公营商业之始。至1949年本县解放前夕,本县县城及集镇共有私营工商业约630户。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实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商品经济日趋旺盛。1949年秋,国营商业在岳镇设立了西北贸易公司渭南分公司华阴商店及粮食部门,其后建立了烟酒专卖公司华阴批发部、中国花纱布公司渭南分公司华阴采购组。翌年5月,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主管工商行政工作。1951年各区在各集镇相继建立了基层供销社。1953年11月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次年9月实行棉花、棉布统购统销。国营及供销社商业得到不断发展。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商业在县城岳镇占主导地位。供销合作社占领了集镇及农村商业阵地。1959年本县并入渭南县。商业统一由华阴人民公社商店管理。是年库区迁移。本县北部4个集镇、5个供销社、3个火车站的商业随之撤销或南迁。1970年后,6个中央部、省属厂矿先后在华山山麓铁路沿线建立,城镇人口猛增,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商业机构及人员不断增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渠道经营,商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私营商业有了发展,集体商业出现了新的类型,国营商业及供销社商业不断深化改革。至1990年,全县国营、集体、私营、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共计2418个,本县之商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