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 本是隋唐县治旧址。据明《华阴县志》载:“旧市县以二六”为市。据《民国续志》载:“自乾隆、嘉庆以来,居民寥落,商户仅有八九家。同治七年,知县建市招商,由岳镇迁居者数十家”,“县城商业渐有起色”。“光绪年间俨成利帙矣,民国以来,又复萧条”。民国三十年(1941)后,县城又渐发展。据《陇海铁路沿线经济调查》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城有商户39家,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县城商业(包括西桥)计有:新胜福、同义兴等5家中药铺;源盛隆、集城西、景三兴、景盛益等13家杂货业;另有万寿和百货布匹店,德明楼、华胜馆饭馆,衙门口屈家面店及饮食小吃16家;四盛合醋坊和粮店、理发、车店、茶炉等10多家。
1950年县城有商户54户,152人。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商业统属国营供销合营及合作集体商业,县城商户减少。1978年县城商业仅有供销社,合作饭店,商店,国营商店,粮店,合作理发店等。1978年后,个体商户迅速增多。1986年本县建立商贸综合市场、牲畜市场。1989年在县城北建立农贸市场,县城内外形成行业齐全的商业中心。每逢四、八集日,商业摊点有数千家,县城与岳镇相连绵延数里,赶集人数逾万。至1990年,县城有全民商业36户,400人;供销社商业4户,64人;乡镇商业5户,58人;其他集体商业14户,170人;私营商业1户,20人,个体商业629户,1089人。共有商业饮食业689户,从业1800多人,其中纯商业556户,1327人,饮食服务业133户,472人。
岳镇 形成于明代前,据明《华阴县志》载:“稍东北岳镇为之镇”。据清《华阴县志》载:“市廛胜地。每月四、八集。列肆岳之前,有吏经记评值而税于官,西则旅舍,车马轮蹄於宿焉。”《民国续志》载:“左右商民环列”“户约二百许,广袤三里许,曰店城,曰江西,曰山西会馆皆其最著也,经常市集,以旬之四、八为期,每当季春、仲冬之月有特别大会二,商贾如云,毂击肩摩,月余不解。”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据《陇海铁路沿线经济调查》载:“时有商户二百四十五家。共有工商户二百多户,为全县最大的集镇。”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国营贸易公司、百货公司、副食公司、肉食公司、岳镇供销社。1950年有工商户374户,至1954年达478户,资金达27.4万元,占全县工商业资金52.5%。1959年三门峡库区迁移,铁路公路南移,商业稍衰。1980年后,商业重心移至县城。1990年有商户479户,但仍属全县最大的集镇。
华阴车站 民国二十三年(1934),陇海铁路通至本县,随即有卖小吃的及旅店等纷集至此。抗战胜利后,沦陷区部分难民返乡,解放后又有许多群众返回原籍,车站商户居民逐减,至1950年有商户110户。1954年,有工商户78户,资金3.68万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后,组织了公私合营旅店、合营食堂、合作饭店及合作小组、经营小组。1959年三门峡库区迁移,铁路南迁,华阴车站萧条。1980年后,商业仅存几家小店。
敷水镇 《金史》载有敷水镇。据明《华阴县志》载:“西南敷水为之镇”。清《华阴县志》载:“市肆减于岳镇,西北诸里村所需一切,贸易于此集,以每月一、五为准,即敷西县故址也。”1949年,该镇共有商户50余家。
1950年有商户65户,146人。1951年敷水供销合作社成立,市场逐步繁荣。1954年有工商户102户,126人,资金6.68万元,年营业额23.4万元。1956年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镇商业基本过渡为供销社商业,仅有1个杂货合作小组,1个合作饭店。敷水供销社有门市部16个,分销店7个,共184人。1959年后,受三门峡库区迁移影响,商业逐渐萧条。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和库区移民返回,商业逐渐得到恢复发展,至1990年有商业55户。
五方镇 俗称“五方街”,南有瓮峪,古时为通商县、洛南、山阳、丹凤及湖北之要道。因经营木材及与商洛等地交易,商业繁荣。抗日战争时期,约有商户40多户,以饮食服务及木场木炭场为主。1950年有商户25户。1953年五方供销合作社成立。1956年组织医药合营、合作饭店及合作小组等共32户。1960年后,因华金公路通车,瓮峪通道行人减少,商业萧条。1978年后,商业又逐有发展。1990年有商户21户。
泉店 据明《华阴县志》载:“东北泉店为之镇”。清《华阴县志》载:“县东二十里,介潼华两郭之中,兼绕山水佳处,旅舍排比,竹树周遮茶烟酒帘,夹道相望,四达之墟也。”据《民国续志》载:“自遭……焚掠后,仅设寥星小铺,客店数家,不成市矣。”民国二十三年(1934),陇海铁路通至华阴,泉店设有车站,商业得以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潼关遭日军炮击,东来火车停于泉店。商业有较大发展,共约商户40家。1949年仅有旅舍、饭店、杂货小吃3家。1950年有商户18户。1955年成立合作饭店,供销社设立分销店。1959年因三门峡库区群众迁移、铁路南迁,该镇商户亦随之迁去。
河口镇 《民国续志》载:“在县东北三十里,即船司空官渡在焉,商泊往来,行旅辐秦为境内繁富之区”。由于“河势南侵,商民再四搬迁”,“故财货流通有余,而房舍之壮丽不足”。抗日战争前,该镇有商户近百户。据《陇海铁路沿线经济调查》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三河口过去因山西之煤炭多由黄河运此,所以该镇之商业约有百余家。自抗战军兴、水运阻塞,该镇之商业以之而萧条,现商业仅有铁匠3家、磁器一家、理发一家、药铺2家、面坊4家、杂货5家、饭馆2家、酒菜馆1家、粟行5家、木场5家等。”1946年后,商业存50多家。1950年有商户70户,从业94人。1952年成立河口供销合作社。1956年组成合作饭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等。1959年后,因三门峡库区群众迁移,一些商户迁至孟塬。其余随移民迁徙。
南洛村镇 据明《华阴县志》载:“西北南洛村为之镇。市以三、七、十日为集。”1949年前共有商户20多户。民国二十四年(1935)立阴历每二、六日为集。1951年成立南洛供销社。1956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成合作商店、合作饭店、合作小组等。1959年因三门峡库区群众迁移而废。
焦镇 《民国续志》载:“有商民数十家全系小本营业”。1950年有商户39户。1952年后,南洛供销社在此设立分销店,次年成立焦镇合作社、合作小组等。1956年私营商业被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等。1959年因三门峡库区移民而废。
段村镇 位于县城西北15里处,是近代形成的集镇。《民国续志》载:“有商民数十家”,“乡村环绕,居民稠密,每逢市集,货物销售,银钱往来。亦与大镇相等。”段村镇以单日为集,开始系半日集,称为“露水集”。民国十八年(1929)后,逐渐形成全日集,时有商户30户。抗日战争期间有50户左右。1949年前,有商户40户。1954年,有私营商户15户、资金6.3万元。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组成合作商店、合作饭店及合作小组。1959年因三门峡库区移民而废。
下营车站 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火车站后,随即有少数饮食业小商贩。民国三十一年(1942)大华公路修成后,车站商业大兴,旅店饮食业约有30户左右。1950年有商户19户。敷水供销社于1953年在此设立分销店。1956年组成合作旅社、合作饭店,隶属敷水供销社。1959年因铁路南迁,商业移至桃下车站。
华阳川街 位于秦岭大敷峪内,为南通商洛要道。抗日战争时期,因转运河防木材,此镇商业最为兴旺。该街以接待来往商洛、安康及湖北等地的担挑、畜驮商贩苦力为主。1949年前,共有商户20多户。1954年五方供销社在此设立分销店。1956年饮食服务业组成合作饭店。1961年按行政区划成立华阳供销社,设有百货、杂货综合门市部、采购门市部,收购木材土产。1964年后又设饭店、旅社。1960年华金公路通车后,此处商业稍有振兴。1978年后,由于市场开放,个体商户增多,1986年华阳川街及公路边设商有10多户。1983年定为农历逢九为集日。1990年有商户44户。
孟塬车站 陇海铁路1959年南迁,在孟塬遆家村西南建立孟塬火车站。1960年,遆家供销社在车站建立饭店、分销店。1970年建立孟塬国营商店,成立商场。1971年孟塬车站和同蒲铁路接轨,由于来往旅客增多,商业日渐繁荣。1978年后,个体商业日趋发展。1983年经县政府批准,定农历每月三、七为集,并建立牲畜交易市场。1990年有商业企业137户。
华山车站 1959年饭店及旅店等国营商业在此设立。1970年后,由于西北第二合成药厂建立,职工居民增多,药厂附近建立了国营商业。有煤炭、生产资料、木材、棉花、五金交电、石油化工、粮店、银行等营业单位。1978年后,个体商业有了发展。由于华山旅游业日益兴旺,商业亦迅速发展。从华山车站及西潼公路形成丁字街。1990年有商业约200家。
华山镇 1949年前,旅客食宿主要在庙院内,私营商业仅有饭馆及照像各1户,茶炉、杂货等数家。1950年后,荣军教养院建立,遂设小商10余户。1954年供销社建立了分销店。1956年后,成立合作商店及合作饭店,各庙宇组成华山供销社。1962年成立了华山供销社,1978年后,国营旅社、国营饭店及个体户迅速发展,成为以饮食、旅社、杂货、照像等为主的华山旅游服务中心。在华山峪口形成十字街道。1987年共有商业60户。1990年,有各类商业234户。
桃下商场 1969年后,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华山冶金机械厂、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等单位在桃下车站附近建立,职工人数骤增,本县商业局遂在兴乐坊村南修建国营桃下商场。1978年后个体商业迅速发展,从兴洛坊村南至西潼公路,形成南北一条街道。1987年有商业93户。1990年有商业113户。
罗敷商业街及罗敷什字街 1970年后,秦岭发电厂在罗敷建立,罗敷车站客流量增加,1973年建立国营商店,逐渐形成东西及南北两条街道,成为本县西部较大的商业中心。1987年有商业63户,1990年有商业180户。
1990年本县另有商户200多家,散列在工矿区和农村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