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 秦时,董翳居下庄村(今盘龙乡辖)上吴王寨,引村下盘河水灌田160亩。
唐武德七年(624),西韩州治中云得臣自龙门引河灌田60顷(合今5226亩)。
明洪武年间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368~1703),先后利用澽河、芝水、潦水、水、涧水、汶水、盘河修渠69条,灌田1.25万亩。明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594~1598)马攀龙任韩城县令期间,修渠51条,灌田0.84万亩。计:从澽河上游白马滩(今属黄龙县)起到城固村,修渠31条,灌田5311.9亩;盘河自烟泉(今盘龙乡辖)起到昝村修渠4条,灌田1950亩;涧水自亚河头沟(今板桥乡辖)起到坡头村修渠3条,灌田37亩;汶水自东庄坡下起修渠2条,灌田130亩;水自西河川(今嵬东乡辖)起到陈村,修渠8条,灌田805亩;潦水在雷家河(即今嵬东乡杏花村)修渠1条,灌田10.5亩;沆水在吕庄村西羊头咀修渠1条,灌田204亩。韩城人民深感其德,后来在城西薛曲村南为其建祠塑像纪念,多年来一直称“马公祠”。“文化大革命”中庙内塑像被毁,后“清真寺”设此。
民国17年秋到民国22年(1928~1933),韩城地区连续干旱,再加上冻、蝗、水和晚霜灾害,3料无收,6料薄收。冯玉祥主持陕西政务,电令督导各地“多开沟渠,以防旱灾”。民国17年(1928)冬天,清水村薛亦斋,自行设计,投资百余元,在村东沟架起1座22节(每节长1.4丈)长30余丈的木渡槽,将村西甜水沟水引到村东,灌田180余亩,户均1.5亩,使全村110多户群众渡过荒年,获陕西省建设厅奖励。
建国后较大的引水工程有:
澽惠渠 1950年夏,投资旧人民币12亿,由洛惠渠指导区派员负责指导,于1953年竣工,建成竹园村下河弯滚水坝1座,新修渠道4公里,在土门口分南北干渠,北干渠连接原旧渠至富村;南干渠在北涧西村口修跨澽河渡槽1座,长68米,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沿途修倒虹1座,排洪桥5座,过路桥3座,退水设施4座。共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石方2万多立方米。设施灌溉面积5200亩,有效灌溉面积4700亩。工程建成后,设立了“澽惠渠管理委员会”。1975年薛峰水库建成后,改为水库中干渠,将原管理委员会改为“澽惠管理站”。
五七渠 1951年东高渠村(在王峰乡)群众引凿开河水灌本村临山地二三十亩。1957年冬,王峰区政府动员王峰、卓立、杨家湾等村群众2000多人,在4个冬春,打洞两个(分别长390米、100米),架渡槽12座,修成长25公里的盘山渠。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有效灌溉面积1500多亩。因是1957年修建,故名“五七渠”。
红旗渠 1969年冬、红旗人民公社(今苏东乡)为改变多年旱原缺水面貌,自行设计,动员全社人民,干了3年,修通1条干渠(长1.38万米),3条支渠(总长1.98万米),将澽河水引上东原。干、支渠建筑物计有洞子26个,渡槽9座,倒虹7个,火车路、公路、小车路桥97座,排洪桥36座,闸门98个,跌水63个,退水闸15个。共投入工日85.4万多个,投资45.84万元,粮食17.22万公斤。1972年开始受益,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7万亩。因系红旗公社所修,故名“红旗渠”。1975年薛峰水库建成后,改为水库北干渠,灌溉面积计入蓄水工程之内。
提水 明万历时韩城有提水之举。民国17年(1928)县署报告:自城西土门口起,南至东少梁,川道20余里,共约有井200余孔。民国18年(1929)又在西关、城古村、周村、苏村、王住村沟、高家坡等地新凿井45眼。提井水,先是人扳辘辘,绳系柳(条)罐,提水而上,倾水于石砌小池而入渠灌田。后发展为水车提水。水车有木轮木斗、铁轮木斗两种,多数用畜力拉动,少数用人力推动。1949底,全县共有灌田水井312眼,其中水车井53眼,灌田2898亩。1951年,开始使用解放式水车,结构简单,出水量大,一个牲口即可拉动。全县有水井1308眼,灌田4543.85亩。1953年,解放式水车达116部。1955年又增加到344部。60年代,开始修建抽水站,有抽河水的,也有抽深井、大口井水的。提、抽水机具,先是用柴油机、锅驼机、煤气机带动,后多被电力替代。1972年,机电井由122眼增加到625眼,其中配套井数由95眼增加到474眼。1977年,抽水站由9处增加到485处。1982年底,机电水井又增至1228眼(其中百米以上深井35眼),已配套井数增至1096眼(其中完好的930眼)。到1986年底,实有机电井925眼,其中配套完好的844眼,纯井灌田面积3.48万亩。抽水站250处,灌溉面积1600亩。1989年,机电井减为834眼,抽水站为253处。
1982年对抽水站进行了普查,装机容量在100千瓦以上有27处,其中有3项重点工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