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技队伍
第一节 科技人才
建国初,本市专业人才仅有初级农业技术人员12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5人。到60年代,农业技术人员增加到57人,有中级以上卫生技术人员48人,工程技术人员4人。1981年底,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增加到6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8人,农业技术人员50人,卫生技术人员204人,教学人员(教自然科学的)308人。经过技术职称评定,1986年底,有高级职称的7人,中级职称的417人(其中工程师376人,农艺师4人,经济师9人,兽医师2人,畜牧师4人),初级职称的1319人(助理451人,技术员868人)。其中自学成才获得技术职称的147人。总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1743人。1989年初级职称达到2389人,中级职称达到1699人,高级职称23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达到4321人。
第二节 科普人才
建国后,农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农民专家。夏阳乡涧南村的史安福,1951年种植1.8亩水地小麦,亩产405公斤,1952年12月参加陕西省首届劳动模范大会,1953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小麦状元称号。芝川镇芝川村的柴明选,1951年种植的3亩水地棉花,亩产140公斤,6亩旱地棉花亩产90公斤,1952年出席陕西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1953年4月被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授予西北植棉能手称号。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户和农民专家。苏东乡河渎村卜掌南,1982年应用棉花地膜覆盖技术和承担棉花品种对比等4项技术试验,共种棉花9.02亩,平均亩产皮棉98.35公斤,其中5.6亩覆盖棉亩产110公斤,2.3亩覆盖高产棉亩产120公斤。他在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和承担试验中,搞技术联产,1户带8户,使其它8户棉花亩产比原计划高出36.5公斤。1983年以来每年覆盖棉花3~5亩,亩产量达100公斤以上。1987年覆盖棉花3亩,其中0.5亩引进新品种中棉12号,亩产152.5公斤。龙亭镇西论功村王锁印,在纯旱地应用地膜覆盖搞试验。1982年覆盖棉花3亩,亩产104公斤。1987年全市农村科技专业户达144户。到1989年底,全市各种专业户达10273个,其中仅养殖业户就有2500个。
第三章 科普活动
第一节 科普组织
1953年各乡镇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1982年,苏东、大池埝、芝川3个乡镇建立科学普及协会。1983~1984年,下余的16个乡镇相继成立科普协会,村一级设科普小组。到1985年,19个乡镇科普协会共有会员2500人。各级科普组织的活动主要是:组织农村科技户、专业户、能工巧匠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承包、咨询服务,放映科教电影,举办科技画廊,印刷科技资料等。
科普协会成立后,农村土专家、土技术员、能工巧匠组成的各行业、专业科普协会和技术研究会也应运而生。较早的有龙亭西瓜研究会、嵬东苹果研究会、芝川及昝村两个养鱼研究会、城区蔬菜研究会等。他们一方面搞专业研究,一方面为专业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到1989年底,全市共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35个。它们既是科研机构,也是科普组织。厂矿单位的各种科学研究会,也同样肩负着科研和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的双重责任。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979年科协恢复后,购置电影放映机,组织科普电影放映队,放映科教电影.1981年7月成立韩城市科普电影放映协会,针对专业户和广大群众的需要,先后放映《水和农业》、《小麦千斤》、《巧用化肥》、《苹果》、《葡萄》、《科学养鸡》、《工厂化养猪》等科教影片320部,1200场,制作幻灯80套,印刷宣传材料2000份,举办展览4次。1982年芝川镇街道各商业、供销门市部,开展了商品科普一条街宣传活动。设立有科普牌、科技画廊、科技服务站和阅览室,宣传普及科学知识。1983~1984年,市科协利用集会、走乡串村,举办“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展览,共展出86场,受教育群众12万人次。期间,中国科协配发给本市科协科普宣传车1辆,市科协立即配备录、扩音设备,并制作宣传版面、印刷科普资料,协同科普电影放映队,巡回到各乡镇赶“科普集”,组织科技人员上山下乡宣讲科技实用技术。1987年举办广播讲座50余次,受到农民群众欢迎。1984年市科协在武功科研中心举办韩城多种经营专业班,参加培训学员14名,通过两年学习,全部达到中专毕业水平。1987年市科协与科委、农经委、教育局、共青团、妇联、培训中心组成韩城市实用技术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科普培训,年终共举办各种科普培训班506期,培训学员19344人次,其中乡镇企业全员培训8期,共计162人。11月20~23日在市物资交流会举办部分培训成果展览,展出产品1701件,推销386件。
第三节 科技推广
民国28年(1939),本市推广棉花良种斯字棉和泾斯棉等,范围较小,效果不显著。1953年后,先后试验、示范推广了各种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农具和化学肥料等230余项(个)。特别是1976年以后,随着科技政策的落实,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推广项目更加广泛。
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解放前,本县小麦品种主要是陕农7号和一些当地老麦种。1952年开始,先后在全县水、旱、浅山地区大面积推广碧蚂1号良种,在水地还推广引进了抗虫、抗病高产良种6028号。1956年碧蚂1号种植面积达24万亩,占总面积的70%以上。1958年引进抗病抗虫高产良种陕农9号,在川道水地为主植品种,面积达2.4万亩,山区引入陕农54号,全县基本实现小麦良种化,亩产平均增长50公斤左右。1966~1980年进行了第二次品种更换。高水肥地先后推广的优良品种有毛阿夫、阿勃、秦川矮、矮丰3号、孟县4号等;一般水地和扩灌地丰产3号品种占主导地位;旱地有丰产2号、陕农2号、反修6号、武农132等良种;山地陕农54号占主导地位;其它有北京8号、科遗12号等,平均亩产又增长50公斤左右。1981年以后进行了第三次小麦品种更换,水地推广小堰5号,特别是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小堰6号,种植面积占水地总面积的90%左右。旱地有渭麦4号、5号(秦麦3号)、丰抗13。山地也逐步引入渭麦4号、5号等,但54号仍占相当大比例。这次品种更换又取得亩产50公斤左右的增产效果。
解放初种植的玉米品种为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的野鸡红等,种植面积占夏播面积的80%。1957~1967年先后引入金皇后、辽东白、红心白马牙等品种,分别在春、夏播地区推广,占玉米总面积的70~80%。1968~1977年,推行玉米品种杂交种化。从推广双交种开始逐步过渡到以单交种为主。主要推广的夏播单交种有陕单1号、2号、武单早等;春播有农大1号、陕单1号等,种植面积8.5万亩,占总面积的89.3%,基本实现杂交种化,比原普通品种亩增产29.2~51.1%。1978~1989年,全市实现单交种化。先后推广的春播杂交种有渭单710、白单4号、中单2号;夏播杂交种有陕单6、7号,郑单2号、黄417(户单1号)等。经过三次品种改良、革新,玉米平均亩产由200公斤增至400公斤,翻了一番。
棉花品种的推广经历了4个阶段。1954~1965年逐步淘汰了斯字棉,推广泾斯棉、517、徐州209、岱字15号品种,产量平均增长15%左右。1966~1977年,引进、推广的品种有新岱、鄂光、鄂岱棉及抗病品种陕401、416等,产量平均增长5~10%。1978~1982年,推广的有岱字16、中棉所7号等产量又增长10%左右。1983~1987年推广的有抗病品种陕1155、86—1、中抗5棉等,另外有夏播早熟品种黑山棉、中棉10号、辽棉7号等。经过四次品种更新改良,棉花产量翻了一番。
推广合理密植技术 解放初主要农作物行距设置过宽,播量偏小,亩株(苗)数偏低。1970年以后,小麦行距普遍缩窄到0.6~0.65尺,亩播量增加到6~10公斤以上,基本苗达12~25万株左右;玉米行距2~3尺,亩株数1800~3000株以上;棉花行距1.2~1.4尺,亩株数4500~6500株以上。密度上升后,亩增产率达12~25%。同时,推广水地棉花密、矮、早栽培技术,到1980年,推广面积占到水地棉花面积的50~90%。1981年推广10万亩,平均亩增产皮棉2公斤。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1979年试验氮肥底施、深施技术,平均亩增产小麦44公斤。至1981年,氮肥底施深施20.97万亩,共增产小麦9226.35吨。1982年达到21万多亩,占麦田总面积的69%。1975年进行施用磷肥的试验、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1978年,磷肥开始大面积施用,改变重氮轻磷偏向。1981年推广面积4.16万亩,增产小麦830吨。1982年推广面积达9万多亩。
推广麦稻两熟 1973年,城郊公社莲池大队试种麦稻两熟,增产效果显著。1974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出现吨田。1975年推广1000亩。至1981年推广8900亩。麦稻两熟栽培亩产量比小麦、玉米两料种植,亩产量增加134.5公斤,增产31%。
推广应用地膜覆盖 1982年棉田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产量大幅度提高。1986年推广面积8.39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22.3%,亩增产皮棉5~24.25公斤。西瓜、花生、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也广泛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同样获得巨大经济效益。
推广容器育苗、板栗嫁接、花椒低产改造技术 1981年县国营芝源林场试验油松山地塑料大棚容器育苗成功,在山旱地开始应用。1984年实现了油松、侧柏育苗造林全部容器化。1986年容器育苗造林累计达5503亩,获渭南地区容器育苗第一名。市国营薛峰林场1985年试验成功板栗嫁接技术,1987年嫁接板栗9.3万株。市花椒研究所推广花椒低产林改造技术,使大田花椒产量比原产量高出1~1.5成,被评为市科技先进单位。
推广金属支架、锚喷支护技术 1985年以后,韩城矿区各国营矿井,全面推广金属支架代替坑木技术。80%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推广应用铁柱鞋技术,全面推广巷井锚喷支护技术,代替砖石砌券,节约大量资金。
推广无煤柱开采技术 1982~1989年,韩城矿务局先后在各矿推广应用无煤柱开采新技术,包括沿空送巷、留巷技术;跨石门上、下山开采技术;采空区下送巷技术;跨大巷开采技术。新技术提高了原煤回收率,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