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预防疫病
民国时期开始提倡防疫灭病。建国后,人民政府把预防疫病列为主要工作。1950年2月,成立韩城县防疫委员会,同时在县人民卫生院设防疫股。1966年1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1989年11月4日,1842平方米的实验办公宿舍楼破土动工。防疫站内设办公室、总务科、食品卫生科、劳动卫生科(含放射)、流行病科、地方病环境卫生科、检验科、预防接种门诊部,共有工作人员59人。1987年省卫生厅评防疫站为“计划免疫提前达标”先进单位;1988年评为全省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站长吴廷瑞被卫生部命名为全国卫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防疫 (1)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种牛痘,俗称“点花”、“种狗”。清末民初主要由本地与山西、河南民间医生每年春季接种。民国13年(1924),本县关心卫生事业的人士倡议并捐资兴办牛痘局,采用新法种痘。民国14年(1925),牛痘局停办,由救济院附设的牛痘所种痘。民国27年(1938),县卫生院预防注射5000人次,种痘44人。民国31年(1942)、32年(1943),每年平均预防注射3546人次,种痘8998人。建国后,1950年预防注射28401人次,种痘24250人。1955年,为1978人进行斑疹伤寒、白喉、百日咳类毒素等预防注射,为城镇居民、机关干部、学校学生2E963人接种牛痘。1963年,成立种痘指挥部,动员医务人员、保健员、接生员、机关干部共537人参加种痘工作,为7552人初种,为129606人复种,同时为153003人次进行伤寒、副伤寒、白喉、百日咳、卡介苗、痢疾噬菌体等疫(菌)苗预防注射和服用。1975年夏,部分地区乙脑流行,为160600人进行乙脑疫苗注射。1982年停止种痘。1?86年发放疫(菌)苗7种,接种129015人次。为了保证疫(菌)苗的效价,省、地、市三级投资12万元给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电冰箱、高压消毒锅及冷链专用椹,给各村配备了冷藏包,全市冷链系统初具规模。1988年积极推广儿童计划免疫保偿责任制,全市0~7岁儿童共30376人,入保儿童27925人,入保率为91.93%。全市共发生乙类传染病6种262例,发病率为87.3/10万。1989年发生乙类传染病6种309例(其中肝炎185例,痢疾67例,麻疹26例,伤寒、乙脑、流脑等多例),发病率为94.05/10万。
(2)食品卫生。民国时期,由县卫生院负责对饮食业进行审查、登记、发证和卫生检查工作。建国后,1950年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开始加强对食品卫生管理。1952年制订食品卫生制度,各食堂制定卫生公约。1970年要求各食堂对餐具实行“一洗、二刷、三消毒”,食品要做到防蝇、防鼠、防虫、防霉变。1980年检查了279名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整顿了食品摊贩,抽样检测了15个冷饮加工、销售单位和7个食醋、酱油加工厂的产品。1983年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举办《食品卫生法》学习会。1984年对违犯食品卫生法的32户责令停业整顿;对查出价值1万多元的假酒、霉坏糕点、劣质罐头、变质酱油等在人民广场展览后当众销毁。1986年全市共有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18家,其中饮食业338家,冷饮业70家,副食品生产经营业108家,乳制品业、酱油加工业各1家。经审查,对516家符合卫生条件的发给卫生许可证。共有饮食业从业人员2885名,经过健康检查,对合格者发给健康证,对125名患有传染病者予以调离。1989年对饮食业、食品生产经营业、调味品生产加工业共826户进行监督检查;监测各类食品及餐具393份;销毁腐败变质、虫蛀、霉变及超期保存食品700公斤,酒1700瓶,罐头367瓶,饮料3400瓶。
(3)饮水卫生。韩城生活用水,山区向以泉水、河水为主;平原、川道以井水为主;旱原缺水地区以窖水为主。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群众饮水卫生。1964年7月,县政府召开饮水消毒工作会议,训练饮水消毒员411人,调查水源卫生状况,在17个公社进行饮水消毒,在部分地区加高井台,设井盖和公用桶。1971年,动员旱原区群众修建水窖700口,建立机井74个。1973年,韩城自来水工程竣工投产,城区开始用上自来水。1979~1980年,根据陕西省防疫站制订的《水源水质调查方案》,在全县选择了62个分布点,做丰水、枯水期水质卫生检验。检验结果为:城区、东少村、薛曲村、桑树坪镇一带属中等硬水地带,水质多属重碳酸盐类水型,其中少部分水样中“三氮”、硫酸盐、氯化物、矿化度含量超过国家饮水标准,沿黄河一带局部村庄水质氟化物含量偏高;西南与西部山区一带碘化物含量偏低。1988年,对全市饮用水进行调查,共有7类5987个饮用水点,用水人数为29.49万人。在城区20个自来水点取样21份,其中合格5份,不合格16份,大部分是挥发性酚超过标准。1989年,对市区集中式供水和自备供水单位的水质进行监测,全年共取水样30份,获数据958个,合格数429个,合格率为44.78%。其中水质分析共取样14份,获数据378个,合格数369个,合格率97.62%;四项指标(浊度、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共取样16份,获数据80个,合格数60个,合格率75%。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水源,加之对水质消毒工作差,导致个别单位饮水中氨、氮、挥发性酚类、浑浊度、总硬度和细菌学指标超标。
防治地方病 韩城地方病主要有甲状腺肿、大骨节病、布氏杆菌病,由外地迁入人员中有少数人患克山病和麻疯病。旧社会由于缺医少药,地方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对患者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少困难。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病防治,1955年即着手防治地甲病,1970年成立韩城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对地甲病、大骨节病进行普查普治,1975年制订防治地方病五年规划。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病区主要分布在乔子玄、薛峰、板桥、独泉、芝阳、嵬东、林源、盘龙等山区乡村,其中薛峰、乔子玄为重发病区。1955年县医院调查,全县共有患者1724人,采用服食海盐、含碘盐作初步防治。1958年经普查,全县共有患者4365人,对其中450人用针灸和服用消瘿丸进行治疗。1970年查出全县有患者6195人。1974年建立碘盐加工点1处,实行全县居民食用碘盐。1976年对乔子玄公社杨河大队24名患者用注射2%碘化钾的方法治疗,对薛峰公社燎原大队8名患者用注射0.66%碘酊加针灸进行治疗。1978年3月起,在乔子玄、薛峰等13个公社,对407名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多年累计,共治愈3886人。全县患病率由1975年的2.3%,下降到1979年的0.46%。经渭南地区检查验收,认为本县地甲病已基本控制。1985年,防疫站制订地甲病监测工作规划,开展第二个五年监测工作,1989年,根据《陕西省地甲病监测方案》要求,于9月至11月先后四次派人去省定韩城监测点——薛峰乡薛峰村(含牛心村、薛峰村、牛家桥、凿石)普查,应查745人,实查720人,查出病人11人,其中弥漫型1°2人(女),结节型1°7人(男2,女5),结节型Ⅳ°2人(女),7~14岁儿童生理性肿大1人(女)。碘盐监测共305份,其中合格179份,基本合格119份,不合格7份。
②大骨节病:1954年初步调查,全县共有患者537名。1961年,县医院、公社卫生院用针灸、拔火罐等方法治疗。1967年,县医院派医疗队到乔子玄公社红旗大队以服用锅巴盐进行治疗。1970年9月,普查全县共有患者1605人,主要分布在薛峰、板桥、乔子玄、嵬东等公社。1974年,乔子玄医院试用口服槟榔粉、四味散(制川乌、制草乌、红花、川牛膝)治疗。1980年,推广永寿县“改水、吃杂、讲卫生”的防治经验。1984年12月,市防疫站调查乔子玄、薛峰、嵬东三个病区共有患者339人。
③布氏杆菌病:主要发病区在盘龙乡。1970年普查发现患者32人,1973年防疫站对盘龙乡4349人进行活菌苗接种,并说服群众宰杀有可疑反应羊只437只。1981年县布病普查领导小组成立后,对患者积极进行治疗。1985年经省、地联合检查验收,认为布病已基本控制。1988年,在山区有羊群的乡、镇507人中,作布病监测,注射布病菌苗500人次。1989年5月,在大池埝乡、王峰乡、桑树坪镇、龙门镇选择四个居民点(共有居民8929人),监测人群500人(男287、女213),作皮变试验,皮变阳性3人,作试管凝聚反应,全部阴性。
④地方氟中毒:1980年,县氟病防治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全县居民饮水含氟量进行测定,并对含氟量超标的10个大队作氟斑牙调查,共查出患者2481人。主要分布在康岭、杨岭、龙门、薛村、林皋、南潘庄、井溢村、山底、后窑头9个大队。氟骨病疑似患者90人,分布在龙门、南潘庄、山底、后窑头4个大队。经过改良病区饮水,1985年病情已得到控制。
⑤克山病:1970年9月,全县查出患者16人,全部是由黄龙县迁来的。1975年再次普查原患者,症状消失,健康状况良好。
⑥麻疯病:本市过去无麻疯病记录。1957~1971年,从外地迁入人员中,先后发现7例(男6,女1)患者,均专人送陕南石堰寺麻疯病院治疗,后痊愈返回。1988年6月,对现有3名患者进行检查,病情均好转。
防治传染病 过去把传染病叫瘟疫,民国21年(1932)夏,霍乱病由河南传入陕西,并在关中一带流行。农历6月19日,县南三甲村有古会,会上有人受到感染,数日内疫情迅速蔓延,疫区不断扩大。县南原西至阿池村、东至城北村、北至高神殿的区域内,几乎各村都有疫情。由于国民党统治腐败,医疗事业落后,疫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在疫病流行的一个月中,患者人数达8000之多,死亡1210人。上官庄疫情最重,死亡百余人。石佛村(今树果村)全村百余户,死亡60余人。高家坡全村40余户,死亡50余人。疫区景象凄惨,全县人人恐慌。民国34年(1945)9~12月全县死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者计278人。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1950年,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防疫委员会领导全县人民大搞卫生运动。1952年麻疹流行,死亡婴幼儿283人。1954年,二区桃李、六区泌惠、泌阳、飞虹乡流行小儿百日咳,发病244人,全部治愈。1974年,芝阳公社赵峰大队发现伤寒病例,县防疫站与公社卫生院通力合作迅速治疗,制止了病情蔓延。1979年,实施传染病管理办法,建立县、社、队三级卫生防疫网,各公社配备了防疫专干。1982年,在15岁以下儿童中,查出头癣患者7人,经治疗6人痊愈,1人好转。为了防止肝炎传染,1988年3月,在象山中学、学巷小学等18所学校,给9547名师生作“甲肝”肝功检查,查明相当一部分人带有肝炎病毒。同时加强公共场所管理,通过对公共场所1076名从业人员的体检,将已发现患有传染病者调离原工作岗位。1988年,在大池埝、城关两所中学2000名学生中,查出疥疮患者16人,用硫磺软膏和中草药配方擦洗等法全部治愈。1989年抽样调查的7197人中,发现患者112人,治愈84人。全市有学校439所,学生40076人,仅有校医11人,经对六所学校3703名学生体检,发现学生中近视、砂眼、牙病发病率较高。
防治职业病 解放初,接触粉尘的主要是煤矿工人。1955年11月,县卫生院派人到漏斗窑煤矿,对工人进行卫生宣传和健康检查,开始职业病防治工作。1958年7月,县医院派人到新民面粉厂,检查防尘防暑设施。1970年后,韩城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煤矿工人增多。1978年,矿务局设尘肺诊断组,并建立职业病防治所(1982年并入矿务局总医院)。1981年,防疫站对县属厂矿企业中接触尘粉的9068名工人进行检查,对地、县两个水泥厂和燎原煤矿中5年以上工龄的708名接触尘粉的工人进行拍片检查,共发现矽肺患者706人。1985年,中央、省、地在韩24个厂、矿和乡、镇办的44个厂矿中职工接触有毒害物质的情况是:接触铅73人,接触汞65人,接触苯128人,接触锰395人,接触尘粉2960人,接触放射线的7人。在高温环境工作的1455人,在高噪音环境工作的489人。1988年全市有接触X线人员74人,接触放射物质108人,乡镇企业、全民企业中接触有害有毒物质人员3867人。在铁厂、水泥厂、纺织厂、电镀厂、铸造厂1266人中查出尘肺Ⅰ期病人2例。矿务局总医院职防所对全局约3000人进行矽肺拍片检查。1989年对37名接触锰与锰中毒患者进行体检。对市辖区内的放射性物质(x射线9台、Υ射线29个)开始进行监测。职业病防治所完成了矿务局职业病建档、建卡及换发尘肺证工作,完成了燎原煤矿240名尘肺观察对象的拍片检查和桑树坪煤矿井下煤尘浓度监测工作。年末职业病防治所共设病床18张,人员14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