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
土是在久经耕作和大量施肥的情况下,使褐土的性状显著改变而形成的一种“人造土壤”。本市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业土壤,广泛分布在台原区的大池埝、西庄、昝村、苏东、龙亭、芝阳等乡的平缓地带,面积120996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5%。
土以下伏褐土的亚类不同和熟化程度的差异,可分为
土和
土性土两个亚类;按其母质类型的影响程度,又可分为红
土和壤质
土性土两个土属。①红
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土属,共103698亩,占
土面积的85.7%。主要分布在台原区的东半部。按其覆盖层的厚度,可划分为薄层红
土、中层红
土和厚层红
土三个土种。红
土覆盖达60厘米左右,质地中壤,团块结构疏松多孔、保肥保水能力较强,有机质含量1.292~1.328%,全氮含量0.066~0.099%,全磷含量0.123~0.140%,微量元素铜适量,而锰、铁、硼、锌缺乏。②壤质
土性土,分布面积较小,共17298亩,占
土总面积的14.3%。按其覆盖层的厚度,又分为薄、中、厚三个土种。主要分布在夏阳、西庄、昝村、大池埝等4个乡(镇)和龙门镇的小块残原上,为
土和黄土性土的过渡性土壤。从土体构型和养分含量看,除土壤发育比红
土稍差外,其余剖面形态、养分含量及农业生产性状基本与红
土相同。
第三节 黄土性土
黄土性土是在原生黄土或次生黄土母质上直接发育形成的。本市黄土性土的形成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侵蚀性土壤,即原褐土层被侵蚀掉,直接在黄土母质上发育形成的白墡土层;另一种是堆积型,在自然或人为堆积加厚的土层上,发育形成的黄墡土层。黄土性土面积1112889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0.64%,是本市面积最大的土壤。广泛分布于王峰、盘龙、西庄、大池埝、板桥、嵬东、芝阳、乔子玄等乡(镇)的浅山丘陵、沟壑川道和台原的缓坡地带。根据地形部位和肥力状况,黄土性土在本市有黄墡土一个亚类,下分黄墡土、白墡土、油墡土3个土属。①黄墡土,面积246260亩,占黄土性土总面积的22.1%。主要分布在台原和川道的缓坡地带,少数分散在人工取土壕。团粒结构,身轻口松,土质绵轻,透水通气,耐旱耐涝,适耕期长,耕性好。但代换量低,保肥供水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一般1%左右,全氮含量0.05~0.07%,全磷含量0.13~0.17%,适种多种作物。②白墡土,面积863304亩,占黄土性土总面积的77.57%。主要分布在山梁、沟坡、原边等陡坡地带,少数分布于新挖壕底。熟化层薄、熟化度低。有强烈的石灰反应,耕层中常有数量不一、大小不等的料姜石,土体灰黄带白,质地轻壤,疏松绵软,耕性良好。因肥力低于黄墡土,故产量不高。③油墡土,油墡土是在黄墡土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使用有机肥料培育而形成的高肥力农业土壤,本市只有市郊多年种植蔬菜的3325亩老菜地,占黄土性土总面积的0.3%。土体无发育层次,熟化层达1米以上,质地轻绵,疏松多孔,通透性好,耐旱耐涝,宜耕期长。一般耕层有机质高达2%左右,养分丰富,肥力持久,是本市肥力最好的土壤。
第四节 淤土
淤土是在河流、山洪淤积物上形成的幼年土壤。本市由于山多、沟多、台原破碎,所以淤土分布零散,唯黄河滩淤土面积大而集中,总面积62650亩,占全市土壤面积的2.80%。依其淤积物来源不同,可分为河淤土、洪淤土两个亚类。河淤土主要分布在黄河滩,其次在独泉川、冶户川、白矾河、盘河、澽河等沿岸也有零星分布。含沙量大,质地较轻,透水性强,保水保肥性能差,速效养分易流失,农业产量不高。洪淤土是山洪暴发,土石涌下,在山前或沟道出口处较平缓的地带沉积物上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龙门镇、大池埝、苏东乡的西部山前和乔子玄、芝阳、嵬东、板桥、枣庄等浅山区的干沟里。由于洪积物混有畜粪和有机物,肥力较高,除沙石土外均为较好的农业土壤。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经人工旱作熟化的一种土壤,地下水参与了成土过程。主要分布在北自苏村,南到芝川口的澽水、芝水汇入黄河的三角地带及昝村旧址周围,面积7475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3%。地下水位1.5~2米,多雨季节地表常有积水。潮土分潮土和壤质盐化潮土两个亚类。潮土主要分布在芝川镇北滩,旱年尚可耕作利用,涝年往往难种难收。壤质盐化潮土主要分布在老昝村和芝川镇的西少、滩子、南周、东少等村。由于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加上蒸发旺盛,地表聚积有较多的盐分。是一种低产不良的土壤。本市盐化潮土可分为轻度(含盐量0.1~0.3%)和中度(0.3~0.6%)两个土种,所含盐分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
水稻土是人们长期栽种水稻,在淹水条件下水作熟化形成的一种特殊农作土壤。本市栽种水稻极少,面积比较固定的743亩(1985年),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03%,集中在夏阳乡的苏村,为麦稻两熟制。因土壤受水作用时间短,淋溶作用不强,土色无多大变化,质地轻壤,肥力较高。因地下水位升高,多数已改挖为鱼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