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巩固政权的斗争,有步骤地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开始安居乐业。到195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达3887万元,粮食总产为4890万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46.9%和26.1%;财政收入增长2.97倍。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经过恢复、整顿和改造,相应得到较快发展。
1958年,全县搞“大跃进”,先后10天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同时掀起“全民大办工业”、“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在“一大二公”、“越大越公越好”的思想影响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做法,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上自然灾害,1960~1961年的粮食总产分别比1949年减少9.35%和13.53%;1961~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34.03%和15.19%。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刚刚开始发展的煤炭、钢铁等工业相继停办。全县人民每人每天只有6~7两口粮,过着“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也超越条件,盲目“跃进”。中等学校猛增至26所,因师资、教学设备不足,教育质量下降。经过三年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又开始好转,各行各业随之呈现出新的生机。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5558万元,粮食总产达6167万公斤,分别比1956年增长42.98%和26.11%。学校教育稳定发展,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文化、体育设施相应增加,活动恢复正常;医疗卫生事业,相应得到发展。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动乱发生,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和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本县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个方面遭到前所未有的损失。在“造反夺权”的浪潮冲击下,学生停课,工人停工,党政机关陷入瘫痪,进而发生武斗,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连续3年不及1965年的水平,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下降6.87%;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工作基本停顿。70年代初期,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左”的干扰破坏,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发展生产,坚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在农业生产上,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先后完成了薛峰、盘河水库两大骨干工程建设,并普遍发展了机电抽水井、站,使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5万亩,比1965年增加2.5倍。在发展工业上,国家投资的韩城矿务局统配煤矿二次上马,韩城火力发电厂、西铁水泥厂、陕西省韩城水泥厂、化肥厂等大中型企业逐步建成投产;县办铁厂、水泥厂相继恢复,大大增强了工业实力。但是,由于片面强调“突出政治”,狠抓“阶级斗争”,冲击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代替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加之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对生产集中过多,管得太死,使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受阻。1970~1973年,全市粮食总产连续4年停滞不前,低于1965年的水平。1971年盲目推行大面积种植红薯和高梁,造成粮食严重减产,群众生活困难。在1970~1975年的6年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6.49%。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文体活动内容单调,医疗服务质量低劣。这种局面直至1976年10月粉粹“四人帮”之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才开始改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全市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79年,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全面迅速发展。1982~1989年连续8年粮食总产保持在7500万公斤以上,年平均8700万公斤,比1978年以前的最高年产量高出12.2%;1989年总产达10050万公斤,突破1亿公斤大关,创历史最高纪录,从而初步解决了过去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同时,经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全市先后建立了林业、花椒、瓜果、肉牛、蔬菜、烤烟、渔业等商品生产基地,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得到全面发展。油料、烤酒、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8.01倍、87.27倍和2.17倍;林、牧、副、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8.53%增加到34.04%。农副产品的商品率,由1978年的28%提高到45.86%。特别是以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8.07%增加到53.89%;总收入达16596万元,占农村总收入的62.63%,连续5年超过农业收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加强了农业的技术改造,农业生产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发展。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8.26万亩,比1949年的2.27万亩扩大7倍多,占耕地的比重由解放初的1%增加到38.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73万千瓦,其中耕作、运输、排灌机械分别为3.44万千瓦、4.42万千瓦、1.36万千瓦,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化肥施用量达2.02万吨,比1952年增加171.65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农业总产值达14567万元,比1978年增长49.24%。
工业生产阔步前进。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1984年开始进行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业企业普遍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各种形式的目标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坚持改造与新建并举的方针,先后改造更新了一批老企业,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新建了一批骨干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工业实力。1989年,全市工业企业发展到2280个,其中中央,省属企业7个,地辖、市属企业37个(内大集体17个),厂矿办企业23个,乡镇(街道)办企业58个,村办企业121个,联户、个体办企业2034个。形成了年产500万吨原煤、30万吨焦炭、27亿千瓦时电、25万吨水泥、3000吨棉纱、2000万米布、5万吨钢铁、2万吨化肥和3万吨精面粉、1.2万吨啤酒、2000吨罐头的生产能力,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装备比较先进的工业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居全省8个城市第5位,职工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在全国324个城市中列第17位,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国水平的80%。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与1978年相比,原煤增长2.46倍,焦炭增长2.56倍,电力增长4.42倍,水泥增长5.64倍,棉布增长5.53倍,饮料酒增长83.07倍,其中原煤、电力、水泥等产量在全省占有一定比重。童装、卫生纸、台钳、啤酒、生铁、麻片(食品)等先后获省名优产品称号。市化工厂生产的农宝牌叶面肥获1989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奖,填补了本省植物叶面营养生产空白。全市工业总产值达4.07亿元,比1978年增长4.01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60.15%上升到83.57%。由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并在全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促进了整个经济稳步上升。全市财政收入比1978年增长2.45倍,连续6年平均增长25.66%。
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的主导作用,大力恢复和发展集体、个体商业,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商业流通新体制。1989年全市城乡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发展到3711个,从业人员7743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7.55倍和3.55倍;个体商业增至3285个,从业人员达5834人,比1978年分别增长83.23倍和141.29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5482万元,其中社会消费零售额12984万元,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2498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11倍、2.25倍、1.70倍。为了繁荣城乡经济,搞活城乡流通,在城镇、矿区先后设立了16个不同类型的商品专业市场,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17处,城乡集市贸易额达5349万元,为1978年的62.4倍。
交通、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为了发展城乡和内外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更加繁荣经济,采取国家投资、集体和群众集资等办法,加快公路的改造与修建。到1989年,全市共有干、支线公路和乡间道路93条,总长度达793.04公里,其中国家级干线公路1条,长65.64公里;省级公路1条,长32.4公里;市级公路10条,长206.7公里;乡(镇)村道路81条,长488.3公里,各个乡镇和97%的村庄可通汽车。路面等级进一步提高,有黑色油路114.94公里,晴雨可通汽车的三级道路301.14公里。运输能力迅速增加,全市共拥有汽车1706辆(不含其他各种机动车辆),其中公有汽车944辆,私人汽车762辆。客车317辆(私人49辆),年运输量226.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179.81万人/公里;货车1387辆(私人713辆),年运输量326.5万吨,货物周转量1178.6万吨/公里。境内西(安)侯(马)铁路及其6条专用铁路线总长度101.49公里,年客运量44.28万人次,货运量427.1万吨,发送行包11523件,到达行包17529件。中断50多年的黄河航运事业,从1985年起开始复兴,已在禹门口大桥南侧建起1个年吞吐量为5万吨的临时码头,当年承运货物500吨。邮电事业发展迅速,而且日益现代化。全市邮电局、所共15处,业务总量(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132万元,比解放初有大幅度增长;邮路发展到10条,222公里,农村投递路线达1442公里;电话单机总数发展到4278部,其中市内自动电话单机2440部,农村电话单机1838部;电报电路5条,长途电话线路39条,为解放初的20多倍。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功能作用,在保护改造老城区的同时,重点进行了新城区的开发和建设。到1989年末,全市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5条宽阔的水泥路面街道,20多座现代化楼房,以及高标准的宾馆、商业大厦等,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已初具规模。市区(包括下峪口、桑树坪、竹园区)建成面积达13平方公里,等于解放初0.9平方公里的14.4倍。城市供(排)水、交通、照明等设施基本配套。全市供水总量2889万吨,日供水能力达1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65.8%;安装下水道84公里,服务面积8.4平方公里,普及率64.6%;市内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5辆,超过全国小城市平均水平;照明路灯1576盏,大大方便了人民生活。人均公共绿化面积3.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复盖率3.5%。全市公房住宅面积47.35万平方米,商品房、各种方式的自建房迅速增加到12.5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8.5平方米,居住面积6平方米。
教育、科技蓬勃发展。教育战线经过拨乱反正,“文革”中形成的学校布局不合理,教育结构单一,教学质量下降的状况迅速改变。1984年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后,幼儿、小学、中学教育一条龙,普通、职业技术、工农业余文化教育三沟通,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989年,全市共有中小学450所,在校学生49464人,其中小学409所,学生32811人;普通中学38所(高中7所,初中31所),学生15762人(高中4606人,初中11156人);职业高中3所,学生891人。还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技工学校2所,各类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初等学校138所,自修大学1所。全市初等教育得到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入学、普及、巩固、毕业“四率”达到普及标准,被省、地评为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市。中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1985~1989年高考中,按万人录取率连续5年居渭南地区之冠。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生与高中在校学生之比为2:5;新农职业高中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全省示范职业高中。成人教育日趋活跃,1986~1989年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开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发展商品经济共培训职工4491人次,农民技术骨干80483人次。高等教育开始发展,司马迁自修大学首届招生两班,学生93名。全市共有幼儿园29所,397个班(其中小学附设学前班341个),在园幼儿11204人,入园率达85%以上。科技战线,通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工作出现了新的进步和起色。获得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干部为4321人,其中高级职称233人,中级职称1699人,初级职称2389人。建立起农业技术、花椒、医学、煤炭4个科研组织。科技普及、推广和科研活动在各行各业逐渐广泛开展,科技成果不断增多,全市共有科技成果47项,其中农宝牌叶面肥、MDT乳化油、韩城电厂1号炉静电除尘改造、沙打旺繁育示范与推广、陕韩型负压吸宫瓶、龙门牌台钳等,分别获全国和省、地科技成果奖。
文化、体育、卫生工作出现新局面。各种文化设施迅速发展,1989年末,全市较大的电影院、影剧院、俱乐部发展到10个,电影放映单位达到69个,放映电影8800多场次。电视差转台22座,微波站3座,卫星地面站7个,电视覆盖率达87%。市图书馆藏书6.5万余册,厂矿、机关、学校的图书、资料室共51个,存书268万余册。民间文化遗产得到挖掘和整理,群众喜闻乐见的芯子、高跷、锣鼓等民间社火,节日期间活跃于全市城乡。群众性的文学创作、书法、美术等日益发展和繁荣,不少作品受到奖励。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厂矿、机关、学校和农村共有兰球场440多个(其中灯光球场9个),排球场86个,足球场7个,田径场地30个,各类体育器材和设备普遍增加和更新,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在城乡广泛开展,运动水平不断提高。1988~1989年本市参加省、地运动会和各项比赛,共获金牌48枚,银牌57枚,铜牌55枚。1988年有17人被渭南地区评为优秀运动员,有3人达到国家2级运动员标准,36人达到国家3级运动员标准。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新的水平发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5个,拥有病床1108张,平均3.35张/千人;各级医疗卫生人员达1449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700人。农村医疗卫生点367个,医务人员636人。医疗设备已有B型超声波诊断仪、病理组织切片机,纤维光束胃镜等现代化设备。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等得到大大减少和控制,人民健康状况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均纯收入达到561元,每年平均以14.4%的速度增长,比1978年的128元增长3.03倍,有些地方已由“温饱型”向“宽裕型”迈进。全市职工年工资总额达到11115.24万元,人均2153.74元,比1978年的658元增长2.27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2.2倍。耐用消费品在城乡家户逐渐普及,据农村住户统计,平均每百户中有自行车100辆,缝纫机78架,手表185只,电风扇、洗衣机各22台,电视机43台(其中彩电8台)。城乡居民收入,除满足生活所需外,节余逐年增加,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8182.7万元,比1978年增长17.51倍;人均存款549.4元,比1978年增长15.17倍。
回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才能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市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认真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积极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本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争取在本世纪末使全市的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80年翻三番以上,为把韩城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文化昌盛,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煤炭、电力、重化工、钢铁工业为主体的,有发达旅游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