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历史悠久。西龙门山“禹门洞穴”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庙后村等处遗址表明,到新石器时代,本境先民已逐渐扩展到大部分台原和川道地区,从游牧生活发展到原始农业,并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夏、商时期,韩城属雍州,以“龙门”代称。西周称韩(侯)国,后为梁(伯)国。春秋战国称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更名夏阳,始有建置。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称韩城县。唐肃宗乾元三年(760)改称夏阳,昭宗天祐二年(905)更名韩原县。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复名韩城,延续至今。1948年3月24日解放。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县级市,属陕西省渭南地区所辖。1985年2月和1986年12月先后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乙级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1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14个乡,27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3309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862人。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回、满、壮、藏、土、朝鲜、布依、达斡尔等9个少数民族。
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平原之东北隅。北靠宜川,西临黄龙,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乡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与本省合阳毗邻,地处东经110°07′19″~110°37′24″,北纬35°18′50″~35。5208″之间。南北长50.7公里,东西宽42.2公里,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历史上曾在黄河沿岸的禹门口、芝川镇和黄龙山的大岭等处设置渡口和关隘。
韩城属关中盆地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原、川、滩兼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是山区,群山起伏,山峦耸翠。自东向西,海拔为700~1300米,位于西北部与宜川交界的大岭为最高山峰,海拔1783米。东南部为黄土台原和河谷川道,地势平缓,水多土肥,一般海拔400~600米,最低海拔357米。山区、川原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9%和31%,其中实有耕地占19.6%。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境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5℃以上,极端最高温度42.6℃,最低气温-14.8℃,年平均降雨量559.7毫米,年平均日照2436.1小时,无霜期208天,年10℃以上积温4626℃,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韩城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西北部沿山地下至表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铁矿石、铝土矿、粘土、大理石、白云石,还有铜矿、银矿和稀有金属镓矿。矿产中煤炭资源居于首位,煤田总面积达1114.55平方公里,预测储量120.5亿吨,有渭北“黑腰带”上的明珠之称。石灰石储量仅探明的两个矿点就有4443.7万吨,保有储量1974.2万吨。铁矿石储量仅阳山庄矿点有3014万吨。具有发展能源、建材和冶炼工业的良好条件。同时,面积广大的山区又是林、果和药材产地。森林面积达65.8万亩,其中天然林38.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53.46万立方米。主要林产品除木材外,有花椒、核桃、板栗、柿子、苹果、桃、李、杏和生漆等,特别是驰名全国的“大红袍”花椒,年产量可达1000多吨。野生药材有235种,其中连翘、防风、黄芩、酸枣仁、五味子等产量较多,为本省主要产地之一。水资源面宽量大。黄河从市东部边界自北往南流经65公里,澽水、芝水、汶水、泌水、盘河、凿开河、白矾河、堰庄河、院子河等9条主要河流,纵贯东西,从西北部山区向东南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265.6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1.24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7亿多立方米,水质良好,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良好水源。全市自产水资源总量达2.69亿立方米。东南部川原地区,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素称“冯翊幽壤”,“关中奥区”,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蔬菜、瓜类、烤烟等,是本市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沿黄河有约2.5万亩荒滩和低洼地,开垦种植外,开始发展渔业生产,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渔业生产基地。
韩城交通方便,铁路、公路兼有。西(安)侯(马)铁路、西(安)禹(门口)公路贯穿南北。往南直通渭南、西安等地;向北跨越禹门口黄河
铁、公路大桥可达华北各省;韩(城)宜(川)公路自东向西穿越西北部山区,可抵陕北延安一带。市乡公路基本普及,各乡镇和97%的村庄可通汽车。黄河航运正着手开发,通航后,可从禹门口顺河下航到合阳、大荔、潼关以至渭南等地。
韩城素称文史之乡。2000多年来,办学兴盛,教育不衰,培育和造就了大量人才。历史上颇为著名的有:汉太史司马迁,宋代诗人张昪,明朝丞相薛国观、户部尚书张士佩、宣化巡抚刘永祚,清代状元王杰、刑部尚书张廷枢、贵州巡抚刘荫枢等。其中世界历史文化名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宋、元、明、清四代,韩城有进士115人,状元2人,明、清两代有举人544人,其中解元11人,故有“士风醇茂”、“解状盛区”之誉。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教育得到蓬勃发展,涌现出大批人才,本籍在全国各地党、政、军机关担任地、师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有百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以千计,仅在境内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就有101人,他们辛勤劳动,才华出众,业绩斐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和中坚。
韩城文物古迹遗存相当丰富。全市已发掘和保存的有:古遗址28处,古墓葬7处,石窟7处,碑碣120余通,古建筑152处,馆藏文物10529件。这些文物古迹遍布全市南北,风格独特,保护完好,既有较高的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又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禹门洞穴遗址和远古时期的化石、石器、骨器、陶器等,为考古罕见之物。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宋代天庆王令箭、铜印等,为当今稀世珍品。古建筑,唐、宋、金、元、明、清各代均有,其中元代多达16处,居本省之首,为全国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著名的古建筑有:晋建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唐建弥陀寺,宋建法王庙,金建赳赳寨古塔,元建大禹庙、普照寺、城隍庙,明建文庙,清建毓秀桥等。这些古建筑,布局协调,雄伟壮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分展示了古代传统的建筑风貌。明、清两代形成的韩城民居——四合院,布局严谨,幽雅别致,装饰考究,独具特色,格局酷似北京的四合院,因而韩城素有“小北京”之称。市北党家村的四合院民居为保护最完好的建筑群体,为中外专家所赞美。全市文物古迹已基本形成以市南的司马迁祠墓、市中心老城区的文庙古建筑群和市北的禹门古渡为主要旅游点的旅游风景区,成为来韩之客必游之地。
解放前,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统治下,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经济十分落后,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度贫困。遇到灾年,四处逃荒,饿殍遍野。夏阳乡西彭村碑石记载的《荒岁歌》,反映了清光绪三年韩城遭受大旱,人民饥饿无食,死者万千的惨况。为了反压迫,谋生计,求解放,富有反抗精神的韩城人民,曾进行长期的反抗斗争。“五四”运动以后,这种斗争有了正确方向,进入新的阶段。在马列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烽火在韩原大地点燃。特别是大革命时期的1927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韩城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农民的“反土豪”斗争和学生的“闹学潮”运动风起云涌,蓬勃发展,并先后成立了韩城赤卫队、中国工农红军陕西东府游击队第二支队等农民武装组织,一次次掀起了人民革命武装斗争浪潮。抗日战争爆发后,地处抗日前沿的韩城人民,在中共韩城地下组织的发动领导下,建立抗日民众团体,开展各种抗日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等率领军队东渡黄河抗日,掀起抗日救国热潮。先后有700多名爱国志士积极加入八路军,毅然奔赴延安,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韩城地下组织相继发动群众成立了韩城、韩宜等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2、4纵队两次进行了解放韩城的战斗,于1948年3月24日使韩城彻底解放。
忆往昔,韩原大地河山旧;看今朝,千年古城天地新。解放后,建立了人民政权。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世代苦难深重的韩城人民开始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