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普通中学
一、民国时期的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以前,本县没有中学,完小毕业学生为升学四处奔波。由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外地能坚持上完中等学校的学生寥寥无几。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民党县政府在县城利用高级小学校址,创办了宜君县第一所初级中学,先后招收了两届学生。首届招收初中和简师各一班,学生80余名。民国三十六年(1947)又招收新生50名,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博物(即动植物)、公民(即政治)、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等,初二增设物理,简师班设教育学。教职工19人,校长由宜君县三青团干事长田禾夫兼任。1948年春,宜君县解放时解散。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学
1956年,在五里镇成立本县第一所初级中学即五里镇中学(今县二中)。1969年后,为普及提高中学教育,在五里镇中学设高中班。全县有14个公社又分别办起社办初级中学16所,有10个规模较大的生产大队也在小学中办起戴帽中学班,在校学生达到4800多名。这对于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校舍、经费困难,特别是师资力量不足,且文化素质差,有些急于求成。致使一些社、队中学教学质量差。1974年后,队办中学班全部停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提高教学质量,县对各级中学进行了调整和整顿,先后撤并社办中学7所。集中师资和经费,充实县办的两所中学和其他8所乡(镇)初级中学。
1959年至1977年,全县中学毕业生12299人,升入大专院校的仅55人,而1978年至1989年毕业学生12607人,升入大专院校的就有202人,较前增加3倍。
1989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8所,有教师309人,在校学生4829人(高中558人、初中4271人)。
(一)宜君县第一中学:1969年建成,在县城北街。初建时,为城关社办7年制中学(包括小学5年),1970年招收高中班,成为9年制学校(小学5年,初、高中各2年),校名宜君县城关中学。1978年将小学部分出后,改为县办宜君县第一中学。现有建筑面积7389平方米,有3层教学楼1座、24个教室;教学实验及图书楼1座,16个教室,体育运动场地12035平方米。有教职工84人,18个教学班(高中6班、初中12班),在校学生1247人(高中352人、初中895人)。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和本县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知识的人才。77届高中毕业生项燕,升学于西安交大,毕业后留学法国巴黎第六大学。79届毕业生阎红,高考物理100分,获全省第一。学生张云平1982年考入西北农学院植保系,后被国家选送到美国华盛顿州农业灌溉研究中心深造,后又考入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攻读五年制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现被联合国录用。
该校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70年代在无线电发报和航模等体育项目竞赛中,获延安地区中学之冠。1989年荣获国家体委和教委授予的“中学生体育达标锻炼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受到表彰奖励。
(二)宜君县第二中学:1956年建于县东30公里的五里镇街。校名为宜君县五里镇中学,招收200名学生,分4个班。1959年宜君与黄陵合县后改名黄陵二中,1961年分县后又恢复原名称。1964年招收简师学生40名,全校学生发展到13个班750人。1970年改名为宜君县中学,只设高中部。1978年改名为宜君县第二中学,增设初中班,成为本县第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建筑面积7109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座、教室18个。有教职工77人,17个教学班(高中5班、初中12班),在校学生939人(高中203人、初中736人)。
县二中建校时间较长,首任校长李武斌、教导主任张廷楠,均任职10年以上。他们以校为家,对师生高标准严要求,树立起较好的校风和学习风气,使学生德、智、体、劳全面发展。从1962年起,升学考试届届名列榜首,勤工俭学在延安地区初级中学中首屈一指。学校务果园30余亩,耕地200亩,产粮最高年收入1万公斤。文体活动成绩显著,乒乓球比赛获全地区亚军,篮球为县冠军。多年来,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培养了大批人才。据调查,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中,任军队团级以上干部的7人,任地方县级以上干部的15人。69级学生陈国亭由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医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留所搞研究工作,曾赴美讲学。
(三)初级中学:全县有乡(镇)办的初级中学8所,即偏桥、尧生、雷塬、棋盘、云梦、焦坪、哭泉、山岔初级中学,共设44班,在校学生2640人,教师148人。这些学校均建于1969年,初为7年制学校(中学2年、小学5年),1980年全部分出小学部,成为名符其实的初级中学,学制由2年改为3年。尧生中学在“小星火杯”科技竞赛中,1987年和1988年两次荣获全国“小星火杯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