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代的教育
清代,本县官办学校有文兴书院和义学。较大的自然村办有私塾。因教育资金甚微,战乱频繁,学校时兴时废。清末废科举,兴学堂。
文兴书院:在县城内,建于清同治年间,每年招收武生8名、廪增生20名,两年结业推荐到府、省高等学堂学习。1875年回民起义攻城,书院被战火烧成灰烬。光绪年间,知县余官俊亲自讲课督导。并助资重建书院,派出高才生张席珍等前往省立“味经书院”深造。
义学:为免费之官塾,清代本县有三处:县城内南街、北乡七里镇、西乡焦坪。进行初等启蒙教育。
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文兴书院改建。
初等小学堂虽有六处,其具体地址不详。清代的义学、小学是启蒙教育,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书院、高等小学堂主要读《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民国初期,在县城、五里镇、七里镇和少数大村庄办有一批启蒙性质的初等小学堂。有的是由热心教育事业的名人出面发起,群众集资捐助兴办;有的是一些富裕人家为自己子弟上学,单独或几家联合聘请教师办的。当时的学校均为私塾,全县没有一所官办学校。
民国十二年(1923)国民党县政府在店头(即七里镇)办起第一所县立高级小学。是年后季即迁至县城,校名为宜君高级小学堂,校址在县城北头的“文昌阁”,高级部学制一、二期为三年,后改为二年。第一期招收两个班80名学生。课程设有国语、算术、修身(即政治)、英语、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手工等。以后英语停开,政治课名称及内容先后有所变化,直至解放前夕。
民国十七年(1928)在店头又办起一所高级小学,校名为“宜君县立第二高级小学”。至此,全县共有高级小学2所,初级小学19所。在校高小学生74人,初小学生380人,共计454人。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1535人的29.6%。
民国二十五年,在开明乡绅杨星海、胡树清两先生的倡导下,在五里镇街利用关帝庙址又办起一所高级小学,校名为宜君县五里镇中山中心学校。学校占地除旧庙宇外,文兴村田生玉还将自己庙后的6亩土地捐献给学校。经多方集资,续建起大礼堂5间。1936年首届招收五年级新生一班50名。
民国三十年(1941)国民党县政府又派员筹办起偏桥中心小学,校舍除利用街北靠山的土窑洞外,又拨款修了9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当年招收五年级一班学生40名,校名为宜君县偏桥中山中心小学。
民国三十一年(1942)由魏守仁、李守连等地方绅士倡议,群众集资捐助,创办了焦坪中心小学。校址在焦坪街上台,占地6亩。经过两年时间,共建起土木结构的瓦房47间和门楼,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当年招收五年级一班学生30名。
同年,在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周文祥倡导下,群众集资创办了棋盘中心小学。建两座四合院,中间是一幢砖木结构的7间两层楼房,后面是5间厅房,前后院两侧共14间小瓦房,5间门房,还有一座建造精致的转角亭和砖门楼。校名为宜君县棋盘中山中心学校。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招收五年级学生30名。
解放时全县有公办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76所,共有学生3176人。
第三节 新中国的小学教育
一、学前教育
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本县幼儿教育都是以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无幼儿教育机构。
1956年,为使4至6周岁的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并减轻职工的家庭拖累,县文教科在城内兴办幼儿园1所,招收幼儿20名,配备教师1名,园址设在百货公司南下坡原教研室小院。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精神,各乡(镇)先后办起幼儿园90所,有教师95人,入园幼儿1750人。教师除县城内1所由教育部门调配外,其他均由农村生产大队从回乡知识青年中选任。以后乡镇幼儿园陆续归并小学附设。1989年县城有幼儿园两所。第一幼儿园在南街,有园长1人,教师及保育员8人,入园幼儿110名;第二幼儿园1987年建在北新街,有园长1人,教师及保育员7人,入园幼儿108名。
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开始举办学前班,以自然村为单位,由村队自办。学前班分小学附设及单设两种。教师由回乡知识青年中选任,报酬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办公、教学开支由生产队负担,一般开设识字、算术(认数、记数)、常识、游戏等课程,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学前教育。1984年以后,为加强管理,学前班(又称育红班)统一归农村初级小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