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宜君官办学校有县学、书院、义学。教育以忠君、尊孔为宗旨,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纪》、《春秋》)为课题,进行封建文化教育。官宦、富裕之家办有私塾。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实行“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封建伦理教育,公学渐兴,发展缓慢。民国三十六年(1947),全县仅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15人,学生130名;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76所,教师共109人,学生3176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君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在改造整顿的基础上,使教育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发展。1953年恢复焦坪完小,1956年成立了五里镇初级中学。1958年贯彻国务院“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精神,幼儿园增至90所,完全小学增加9所,初小新增34所。当年冬季,大抓扫盲和业余教育,办起识字班364个,业余小学班247个,初中班23个,学校、学生数量增加较快。“文化大革命”中,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一度“停课闹革命”,学生外出串联。1968年后,名为复课,实则进行所谓的“斗、批、改”,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实行“开门办学”,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只讲“政治”,不重视智育教育,影响了学生智育的提高。1977年以后,恢复考试和升学、留级制度,教育工作逐步恢复正常。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认真抓了“德、智、体”全面发展,把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课外科研活动。1980年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先后开办了林业、农业中学。截止1989年底,县内有全日制小学416所,在校学生11446人;完全中学2所,乡镇初级中学8所,农职业中学1所,共在校学生4949人。与建国初相比较,小学增长5倍,学生增长3.6倍,中学增长10倍,学生增长37倍。1959~1989年,全县中学毕业生24806人。“文化大革命”前,全县考入大专院校学生44人;1977年到1989年,考入大专213人(包括自费),中专(包括师范)897人。当年各类学校和学生人数均相当于民国三十六年临解放时的4倍多,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