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
古代教育 北宋嘉祐三年(1058)于文庙西侧(今县委驻地)始设儒学,延至清末。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始设社学,每里各1所。嘉清二年(1423),为纪念文正公范仲淹知耀州,于塔坡明德寺旧址创建文正书院。一时文风昌盛,先后有15人中举。喜靖二十八年(1549)书院停办,屋舍渐毁。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复于布政分司旧址(今西街学校)重建文正书院。同时创办北城义学和小丘、柳林义学各1所。
学前教育 民国二十八年(1939)二月,并北街保国民学校入学古巷小学,在其旧址办起本县第一所幼稚园,配备教师2人,招收4~6岁幼儿入园。三十年(1941)夏,又并南街保国民学校入女校,在其旧址创办南街幼稚园,配备教师2人。三十四年(1945),两处幼稚园均因经费困难而停办。
解放后,为解放妇女劳动力,适应生产集体化的需要,全县于1958年陆续办起幼儿园、学前班(以托为主)325个,入园幼儿7812人,约占幼儿总数74%。后因“文革”干扰,先后停办,仅剩城关耀光(南街)幼儿园坚持至今。
1977年,幼儿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工作计划。1983年,先后在城关耀光和孙家原村幼儿园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先进经验。并选派20多名优秀教师去省、市师范院校进修幼教专业,请幼儿教育专家来县讲授儿童心理学、教养法。至1989年底,全县有幼儿园10所,学前班249个,入园(班)儿童5704人,占学前幼儿总数的86.6%。
创办于1958年的城关镇耀光(南街)幼儿园,自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后,得到国务院、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以及省、市、县多次表彰奖励,被誉为全国幼儿教育的一面旗帜。自开办以来,已使4500余名儿童受到2~3年学前教育。同时,坚持“以园养园”方针,已有公共积累6万余元。1989年,入园儿童477名,分为学前班(4~6周岁半)和小小班(2~3周岁半)。有教职工13人
小学教育 清光绪三十年(1904),第一所新型公办小学——耀州高等小学堂在文正书院旧址成立。此后,城内四街及小丘、柳林初级小学堂陆续创办。三十四年(1908),邑人任师竹、李鹏飞、李海楼诸人集资,在今胜利巷创办私立正宜女子学堂。宣统元年(1909),马天闲又在当地孝义坊兴隆寺旧址创办了初等小学堂。
民国二年(1913),同盟会革命党人宋向辰等在县城创办县立两等女子学堂,招收高、低年级学生60余名。四年(1915),县立初等模范小学堂在儒学旧址成立。十三年(1924),孝义坊初等小学增设高级班,改为县办学堂。此时,全县已有完全小学3所,初级小学59所,在校学生2400余名。后因灾荒频起,疫病流行,农村学校多数停办,至二十三年(1934)全县毕业生仅67名。同年,县立乙等职业学校改办普通小学,命名学古巷小学。二十九年(1940)以后,县城完全小学改为中山乡中心国民学校,女子学校改为中山乡中心国民学校分校,并招收男生,实行男女同校。此后,又在北信(寺沟)、西和(小丘)、南忠(华里坊)、西仁(下高埝)、东平(孝义坊)各乡办起中心国民学校。三十年(1941)秋,陕甘宁边区淳耀县第一完全小学于柳林成立。所属照金、庙湾、安里、北坡、墓坳等地,也陆续办起初级小学10数所。至解放前夕,全县共有中心小学(完全小学)10所,初级小学92所,在校学生5000多名。
1949年全县解放后,根据“维持现状,即日开学”的精神,政府接收所有学校及教职人员,按时开学上课。
195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试行新学制并开展“劝学”活动,普及小学教育。1956年,提倡群众办学,试办简易小学、半日制小学和巡回小学。1958年,贯彻国家办学与厂矿、农业社办学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学校迅速增至218所(其中民办59所),在校学生11829名,入学率达88. 4%。1961至1963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全面整顿,转79所公办小学为民办小学,精减24所公办完小及8个公办完小高级班。全县民办小学共179所,较1958年增加两倍。同时,选定西街、小丘、柳林、寺沟4所完小为重点小学,从各方面提高教学质量。1964至1966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防止新文盲的产生,陆续创办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280所,附设耕读班78处,在校学生6116名。
“文革”开始后,教学工作遭到严重干扰,学生流向社会。1969年,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公办学校一律由农村生产大队管理。生产队也纷纷办学。至1975年,全县已有小学490所,学生38377人。其中有一批完小改为七年或九年制学校。由于校舍、桌凳严重不足,导致二部制和复式教学大量增多,有的只好露天席地上课,从而形成学校多、学生多、文盲多的畸形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学校制度,调整小学布局。并从巩固入学率入手,大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使小学教育得以稳步恢复和发展。1989年,全县共有小学450所,教学点29处,在校学生27666名,入学率98.8%,巩固率97.3%,小学教育达到普及。
中学教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地方人士段仙舟、刘景三等热心倡导下,征得官方同意,于城内山寿寺旧址创办县立初级中学,秋季招考男女生100名,分甲、乙两班上课。三十一年(1942),国民政府教育部借安排抗日战区失学青年为名,在本县塔坡文正书院旧址开办国立中山中学(翌年改为省立),招收初、高中生400名,每人每月津贴小麦4市斗(每市斗17.5公斤)、伙食费(法币)30元。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解放前夕,耀县初级中学共有8个班级,学生421人。累计毕业580余人。
解放后,原中山中学并入耀县初级中学,本县始有完全中学。1957年,实行“公办与民办并举”的教学方针,在下高埝、小丘、柳林、城关、寺沟5个公社建立公办、民办中学各3所。1961至1964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压缩公办中学11个班,学生减少862人。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学生出外“串连”。1968年“复课闹革命”,学校变成批斗“走资派”和“黑帮分子”的场所。同时宣布“老三届”(1966至1968)学生全部毕业,安排城镇1500余名学生下乡插队落户。1969年,学校管理权限下放,在“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除保留耀县中学高中部仍为县办外,全部下放农村,由公社管理。同时,推广“戴帽”中学和完全小学,改变7年或9年制学校,突击发展中等教育。到1976年,全县中等学校已增至48所,学生10516人。但因“文革”的干扰,学生成绩明显下降。1977年,报考大专院校的2061名学生,仅录取41名,各科总平均分数只有26.7分。报考中等技术专科学校的2758名学生,仅录取49人,平均成绩20.4分。数学仅一人及格,得零分的有499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进行整顿,将高中调整为4所,初中压缩为15所,另有过渡性8年制中学8所,使学校教育重新走向正规。1989年,全县在校初、高中学生达到1.3万余人。另有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六二三研究所、西北耐火材料厂职工子弟中学,在校学生1600余名。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