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
传染病 解放前由于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落后,本县有流感、霍乱、伤寒、麻疹、天花、疟疾、痢疾、结核、回归热、疥癣、秃疮等传染病,尤以霍乱为害最烈。民国二十二年(1933)夏秋间,“虎列拉”(霍乱)四处流行,持续4个月,全县患病7600多人,死亡3000多人。
本县防疫工作,始于民国十年(1921)前后城内部分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但都是外地医生利用痘痂直接接种。二十二年(1933),孤儿院负责人侯雄观从西安引进痘苗,进行义务种痘。二十三年(1934)以后,省上于每年春天配发给县上一批牛痘苗和霍乱、伤寒二联菌苗,实行免费预防。但因数量有限,传染病依然得不到全面控制。
解放后,从1950年起,陆续开展普种牛痘和注射霍乱、伤寒、白喉、痢疾、炭疽、麻疹、流脑、破伤风疫苗,并发放预防小儿麻痹糖丸等。经过全民预防,全县13种传染病中,霍乱、天花、疥疮、白喉、伤寒、副伤寒基本绝迹。百日咳患者1973年多达794人,1989年降至13人。麻疹发病也由1966年3861人降至27人。其它如猩红热、炭疽、痢疾、肝炎、结核、乙脑、黑热病、小儿麻痹病等,也有进一步控制。
1983年11月,本县出现首例出血热患者。1984年秋至1985年春出现流行高峰,经过多方治疗和反复探索,县医院于1986年总结出《出血热诊疗常规》,结合灭鼠,在全县推广,加之灭鼠防病成效显著,大大提高了防治能力。
地方病耀县是三大地方病(大骨节、克山、甲状腺肿)发病县之一。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先后于1960、1970、1975、1980年进行了4次普查和治疗,为地方病防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档案。多年来,县地方病防治所和各级医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防治,获得显著效果。
大骨节病俗称“柳拐子”,除城关镇外,各乡镇均有发病,其中柳林、庙湾、瑶曲、照金、演池、石柱、安里、稠桑、阿子、白瓜及小丘,楼村北部地区最为严重,人口发病率达8.9%。针对这一问题,县医院于1958年采用针炙、拔火罐等综合疗法,使1670名患者减轻症状。1965年,小丘公社卫生院用硫酸镁和维生素C试验治疗21例,有19例病情减轻。1969年,全县推广卤碱疗法(也称681疗法),效果明显,得到渭南专署的肯定和推广。七十年代又在病区大抓水质、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的改善,提倡“改水吃杂讲卫生”,结合服用卤碱、硫酸镁、草木灰等药物,进行综合防治。1980年后,重点抓改水工程,共完成机井31眼、水窖7769个,大大改善了病区生活用水。对已经形成的晚期大骨节膝关节畸形患者,县医院从1983年起采用“干骨后端截骨嵌插矫正”手术,已进行46例,效果明显,被列为省、市科研项目。
克山病俗称吐黄水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经普查,发病区有白瓜、照金、柳林、庙湾、阿子、稠桑、演池、安里、瑶曲、石柱、小丘等11个山区乡镇,发病率低于大骨节病,但死亡率相对较高。全县自1962年起,多次组织医疗队到病区蹲点调查,建立患者档案,采用防寒、防湿、防烟、改水及亚硫酸钠治疗等综合措施加强防治。近几年来,再未发生急发病例。
甲状腺肿俗称“瘿瓜瓜”,除城关镇外,均有发病,尤以柳林、瑶曲、照金较为严重。据1975年普查,共有患者10456人,占总人口4.66%。经采用药物和手术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集中防治。至1979年,累计治疗11677人,治愈10394人,治愈率达89%。此后,坚持推广食用碘盐,巩固防治效果,现已基本达到控制标准。
除以上地方病外,1975年柳林、安里出现克汀病患者110人。1982年减至65人。另有麻疯病患者7人,已及时送往麻疯病院治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