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疗
中医 中医是本县传统医疗手段。据《千金要方》自序,唐代医药学家孙思貌,弱冠之年即在故乡为亲邻治病。清朝末年,本县城内已有永春堂、桂林堂、大德隆、万兴堂等几家中药店,由坐堂医生为患者治病。民国时期中药店铺已有20余家,多数都有坐堂医生。此外,一些在家应诊的医生,也被请去出诊,收取“开包礼”(诊费)。这一时期,全县较有名气的医生有刘清泰(人称“活药王”)、刘汉俊(泰子)、封赞化、孙长云、张同升、杨志柏、童邦贤等。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传统中医,定期组织中医人员学政治、学业务。1954年,参加全县首届中医代表大会的代表,啬会献出中药秘方40多个。同年7月,杨志柏、张立明等人集股创办的联合诊所,有中医,也有西医。此后,县、区卫生院所也分别设立中医科或中医门诊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专门成立耀县孙思邈中医医院,为进一步发展中医事业奠定了基础。截至1989年,全县中医人员已由解放初的53人发展到135人,其中医师、医士100人,药剂师、药剂士20人。中医诊治人数,占到中西医诊治总人数的40%左右。
为继承传统中医药遗产,提高中医人员业务水平,县上还在1962年召开老中医学术交流会,研究和交流肝炎、浮肿病等中医治疗经验,并汇集整理有关秘方、验方170多个。1971年,县卫生局汇编《耀县民间土单验方集》,共收中医献方1000余个。1982年,县中医学会编辑出版《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逝世一千三百周年论文选》,对继承孙思邈医术医德和发展耀县中医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西医 民国十九年(1930),县城私营华美诊所、太和医院先后开业,是耀县最早的西医诊所。当时因设备简单,药品短缺,只能医治小病、小伤。加之,人们对西医缺乏认识,多有疑虑,登门求医者甚少。二十一年(1932),关中霍乱流行,波及本县,西药才以急救较快的优点,开始被人重视。三十二年(1943),县卫生院成立后,西医事业又有进一步发展。到三十六年(1947),全县开业的私人诊所(院)发展到13家。
解放后,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逐步提高。自1954年第一例阑尾切除手术开始,陆续进行了剖腹产、肠切除、开颅减压、白内障摘除、肝修补、角膜移植、乳腺癌根治、干骨后端截骨嵌插矫正等30多例较大手术。此外,在抢救农药中毒和防治出血热病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198兮年,全县西医人员已由解放初14人(其中医师8人)增加到306人,其中医师、医士134人,占60%。主要医疗器械有X光机26台,无影灯22台,麻醉机10台,心电图机10台,裂隙灯显微镜2台,牙科综合治疗机5台,分光光度计7台,高速离心机13台,恒温箱14台,B型超声波4台和纤微胃束镜1台。
中西医结合 1954年中医代表会后,县卫生院和卫生协会多次举行中西医座谈会,研讨中西医结合问题,并逐步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1961年困难时期,肠伤寒、急性肾炎、功能性子宫脱垂及小儿腹泻等患者增多,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抢救了垂危病人,缩短了治疗时间。特别对子宫脱垂患者施行宫旁明矾注射疗法,效果尤为显著。1968年,对一产后合并乙型脑炎的患者,以中药板兰根为主,配以西医治疗,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愈后也无后遗症。1975年,县医院以中药山萝卜为主药,制成复方药丸,试治慢性支气管炎100例,取得满意效果。小丘地段医院老中医孙长云,运用中西结合方法先后治好四肢骨折48例。1978年,县医院中医师杨景福,根据临床经验,在全县科学大会上作了《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继续探索骨质增生的病因和治疗》的学术报告,得到与会者赞许。
配合针刺麻醉进行西医手术,是本县中西医结合又一成功经验。1970年耳部针刺麻醉,1973年针刺神经麻醉,1979年颈夹脊穴针刺麻醉,陆续在县医院获得成功,并逐步推广到乡镇地段医院。同时针刺麻醉的手术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剖腹产、骨折复位、外伤缝合及输卵管结扎等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