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时阴康氏治华原,教民舞蹈,防阴湿,利关节,已对卫生强身引起注意。但在长期封建制度下,生产和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医药事业发展缓慢,劳动人民多靠草药和土法治病。民国时,县上虽有卫生院和一些私人诊所,但因设备简陋,药品奇缺,价格昂贵,民间仍然缺医少药。如遇疫病流行,更是束手无策,迷信、巫医乘隙而入。
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医药卫生事业,及时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卫生保建工作。到1989年,全县已有医疗卫生网点349个,医疗技术人员1145人。门诊和住院病人治愈率不断提高,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县人口死亡率,已由1949年的7.34‰降至5.3‰。儿童计划免疫投保率85%,长寿水平5.93%。
事业机构
耀县医院 民国三十二年(1943),本县始设卫生所。翌年,改组为卫生院,有内科、外科及药房三个科室。由于设备简陋,药械短缺,门诊病人寥寥无几。三十七年(1948)后,员工因生活得不到保证,纷纷要求辞职,卫生院名存实亡。
1949年4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卫生院后,陆续扩大编制,增添设备,不断提高卫生医疗水平。1961年更名为耀县人民医院。1969年迁入南街新址。1989年,又建骨伤分院。耀县医院共有建筑面积5881平方米,职工135人(其中医疗专业人员89人),病床116张,设备基本齐全。除住院病人外,每日约接待门诊患者200多人。能及时抢救处理重危病人和较复杂病例。
孙思邈中医院 1979年6月,耀县中医医院在城关镇地段医院的基础上改组成立。1987年,迁入塔坡新建院址,命名为耀县孙思邈中医医院。总建筑面积2511平方米,有病床60张,专业人员72人。医院突出中医内、儿及针灸、按摩、痔瘘等特色的科室,并配有一些现代化检查治疗设备。自1987年起,每年药王山庙会期间,西安、咸阳等地名老中医在此义诊、讲学。
耀县卫生防疫站 1970年9月建站,现有职工34人,是全县防疫灭病、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心。
耀县地方病防治所 1980年由卫生防疫站分出,负责地方病调查、监测、研究及防治工作,现有职工7人。
耀县妇幼保健院 原名耀县保健站,1956年成立。1962年机构撤销,业务并入县医院。1976年重新恢复。1987年迁入民主路新址,改称今名,主要负责全县乡村妇幼保健业务指导。院内设妇幼保健及妇、产、儿科,并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婴健康咨询服务。现有工作人员25人,配有病床、产床、儿童病床和一些现代化医疗保健器械。
耀县药品检验所 1984年3月成立,有专业药检人员4名。设备初具规模,有旋光仪、721——分光光度计、紫外线分析仪,多用显微镜,PH酸度计、干烤箱、电冰箱、崩解仪等。
乡镇院所 1953~1957年,先后成立柳林、瑶曲、照金、小丘4个区乡卫生所。公社化后,改名公社卫生院。1971年,全县16个公社均有卫生院。1972年,又将城关、柳林、小丘、照金、楼村、石柱、稠桑7个,公社卫生院转为全民所有制地段医院。到1989年,全县地段医院有小丘、石柱、照金、柳林、楼村、稠桑6个。乡镇卫生院有下高埝、孙原、寺沟、阿子、董家河、瑶曲、演池、安里、庙湾、白瓜等10个。原城关地段医院改名耀县中医院。全县乡镇医护人员共有172人。
村保健站 始于合作化时的大队保健室,六十年代末改称合作医疗站。医疗站的医生,大多由懂医术的社员担任,称为“赤脚医生”。1978年,全县共有“赤脚医生”200多人。1984年,医疗站改称保健站。至1989年,全县村级保健站及个体诊所已达314个,从业人员417人。另有农村接生员131人。
耀县卫生学校 1975年附设于柳林地段医院。1984年迁寺沟乡杨家庄新址。现有教职工29人,累计培训护士、医士483人。
职工医院 陕西省耀县水泥厂、西北耐火材料厂及航天工业部“六二三”研究所各有职工医院一所,设备基本齐全,医护人员共160人。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