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长武地区是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大和克山病的高发地区,地方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旧社会视地方病为不治之症,备受折磨,痛苦不堪。解放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防治地方病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开展综合有效地防治工作。1970年,设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防疫站和各医疗卫生单位通力协作,开展经常性的普查、观察,确定治疗方案。地方财政给予支持,病区社队积极配合,使地方病防治取得较好效果。1975年普查,全县地方病患者仍有21359人,占总人口16.4%。到1989年,全县地方病患者仍有20830人,占总人口13.6%。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危害程度减轻,病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普遍有所改善。
一、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以骨关节畸形为主要特征,俗称“柳拐子”。轻则关节疼痛,对称性增粗,活动不灵;重则手指、胳膊腿弯曲,肌肉萎缩,个子矮小,行走困难,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病区主要分布在泾、黑河谷流域的沟坡、二坪地带。1957年,全县大骨节病普查,发现患者2419人。从1969年起,推广“681”粉,投药7000人。1971年,大骨节病患者增加为8149人。1972年,推广硫酸、硫酸钠改水,口服马钱子丸。1973年,在冉店乡推行草木灰改水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同年,全县统一安排,动员重病区的丁家四队、丰头四队、方庄六队等9个生产队,就近搬迁合并于非病区,以改善地域生活条件。由于新病区活跃、变迁,大骨节病仍呈发展趋势。县城区小东庄塬面发病25人,检出率28.7%。1975年,全县大骨节病又增加为13689人,发病率10.5%。1976年,继续重点投放马钱子丸,短期有效率79%。从1984年起,全县大面积应用亚硒酸钠防治大骨节病,普遍推广改水换土措施,再次动员芋园三队、柳泉七队、公主三队、半坡四队的群众搬迁,使病区群众住宅潮湿、烟流不畅、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得到彻底改变。到1985年,全县搬迁病区363户。并建成改水工程190处,用水符合卫生标准的有8.5万人,占总人口58%。据防疫站对患者163人,连续5年跟踪动态观察,搬迁后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率为80%。1989年,全县普查表明,尚有大骨节病患者20639人,发病率为13.49%。监测拍片201张,病情基本保持稳定。原有患者恢复较好,少年儿童新发病得到基本控制。
二、甲状腺肿大
地甲病主要病因是食物缺碘。患者脖颈肿粗,呼吸困难,俗称“瘿瓜瓜”。1975年,全县普查发现患者7446人。11—4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2.9。1976年,开始用消瘿液注射治疗,有效4801人。1977年,推广碘酊、碘化钾、含碘食盐片,并采用中草药外敷,结合手术治疗5947人,效果较好。1979年以后,普及推广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连续3年治愈患者7057例,有效率达98%。1982年,经市防疫站检查验收,基本达到控制地甲病标准。1985年,继续坚持推广碘盐,提倡服硒、吃杂、改水、讲卫生,巩固地甲病疗效。防疫部门在罗峪乡七里村设点监测,地甲病由22人减少为3人。1989年,对全县典型病例140人,由医疗卫生单位包干治疗,重点观察,病情普遍有所减轻。
三、克山病
克山病以不明原因引起心机变性、坏死、纤维化,导致收缩力减弱为特征,俗称“吐黄水病”。1965年,全县普查发现克山病患者142例,其中急发52人,病死44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抽调医务人员,划片包干,定点观察。临床治疗采取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收到抢救急发病的较好效果。1971年开始,对克山病患者普查建档,免费治疗。1975年,查出克山病224例,给予口服“681”药物,疗效稳定。1976年,对疑似患者289人,作心电图、胸部透视,确诊56人。1982年,在5个重病区,发放亚硒酸钠3810人份。当年发病87人,其中潜慢型83人,急性4人。经对症治疗,无一例死亡。1983年以后,采用“三防四改”(防潮、防烟、防寒;改良水质、改善居住条件、改善饮食营养、改进环境卫生)措施,综合防治。临床以口服亚硒酸钠药物为主,大剂量维生素C静注为常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1985年发病率控制在0.5%以下。1989年,对克山病患者51人继续监测治疗,病情稳定。全县已基本控制克山病新发病例。
地方病还有头癣、疥疮、布氏病、麻疯病等。经定期服药观察,固效治疗,并进行布苗接种,达到控制区标准。麻疯病患者3人,接收住院治疗,均已痊愈。地方病防治任务仍很艰巨,潜、慢型克山病检出病例依然存在,克山病、大骨节病的病因尚未定论,仍存在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不容忽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