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教育源远流长。隋唐时代“天下州县学废”而“邠州学风犹不衰”。宋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知邠州,重建儒学。元设万寿学宫。明初,改万寿学宫为儒学。成化十六年(1480)夏至翌年秋,扩建重修,其时有“关中之伟观”的美誉。清代仍以“学兴俗美”而闻名遐迩。
自宋以来,本县教育造就了一批朝野之士。宋代有著名诗人张舜民。明代有户部侍郎阎本、户部尚书刘昭、监察御史赵之翰、御史赵伦。清代有理学家王吉相等人。
清光绪年间,拔贡黄天相在州城东街创办紫薇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科举,建立邠州中学堂。民国三年(1914),改称邠县高等学堂。
民国十七年(1928),全县有完全小学1所,公立乡村初级小学100所,私塾性小学17处,平民义务学校6所。民国二十六年(1937),成立陕西省立邠州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民国三十年(1941)建成邠县太王中学。民国三十一年(1942)改名邠县县立中学。民国三十三年(1944)增设高中班,遂为完全中学。为邠、栒、长、永、淳、麟地区唯一的完全中学,并面向这些县地招生。其时,邠县教育名重渭北。
至1949年7月,全县共有师范学校1所,教师19名,学生230名;完中1所,教职工30名,教学班13个,学生567名;公立完小10所,民办小学163所。
建国后,教育事业空前大发展。1957年,建成城关民办中学。1958年,建成北极中学、龙高初级中学、阎家堡初级中学。70年代,每个公社各兴建中学1所。80年代,先后又建立卫生学校、水口职中、朱家湾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至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3所,学前班276个,教职工294名,学生6941名;有小学350所,教职工1954名,在校学生29248名;单设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北极中学、新民中学),初级中学17所,教职工790名,在杖学生9069名;职业中学2所,教职工30名,在校学生457名;师范学校1所,教职工58名,在校学生521名。另有卫生系统开设的中专体制的卫生学校1所,教职工3名;中专体制的县党校1所,教职工28名。40年来,各类学校为国家高等学校输送学生1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