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防疫
一、传染病防治
本县在民国时期及其以前流行的传染病有流脑、百日咳、猩红热、麻疹、流感、痢疾、伤寒、霍乱、脚结核、梅毒、麻风、疟疾、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斑疹伤寒、黑热病、布氏病、炭疽、脊髓灰质炎等。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及医疗技术落后等原因,传染病流行猖獗,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建国后,防疫事业不断发展。1956年卫生防疫站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城乡环境、饮水、食品等卫生管理和卫生科学普及知识宣传;加强城乡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扩大免疫范围,落实防治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过去曾对人民群众危害极大的霍乱、天花、疟疾、斑疹伤寒、黑热病、布氏病、炭疽等传染病已基本绝迹。破伤风、小儿麻痹、结核等传染病基本控制。乙脑、痢疾、猩红病、流脑、白喉、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狂犬等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970~1985年,各种传染病发病8.13万例,死亡395例,死亡率0.47%,其中以百日咳、麻疹、流感、痢疾、病毒性肝炎居多。百日咳发病5112例,麻疹发病1.1万例,流感发病2.19万例,痢疾发病4.18万例,病毒性肝炎发病934例。1978年后,全县实行计划免疫和加强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1980年后,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1980年初,各地段医院、乡卫生院配备有各专业防疫医生,各大队医疗站指定了专人管理。各医疗单位都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临床发现传染病例,均要填写“传染病登记卡”,按规定和要求逐级上报,使传染病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从组织上自上而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年8月,县防疫站抽调7名防疫医生、19名基层医院防疫专干、264名农村赤脚医生历时两个月,对全县结核病进行线索调查,调查22.7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查出结核病患者1559人,患病率0.684%。1981年,邀请省结核病专家来县举办结核病防治学习班。随后,县卫生局下发《彬县结核病随机抽样流行病学调查的通知》,抽调20名临床医生和放射人员,抽取5个点3057人,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2人、菌阳病患者5人,全县总患病率为0.70%,进一步弄清了县内农村结核病疫情。同年11月,县防疫站对彬县中学、城关小学、南街小学303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了结核试验、胸透、拍片,查出青少年结核病的感染率为8.06%,平均患病率为0.95%。青少年结核病感染率,患病率高于社会人群。1986年,县卫生局转发县防疫站《关于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的报告》,县总工会、劳动人事局、经济委员会、乡镇企业局、文教局、卫生局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结核病线索调查和团体检查的通知》,防疫站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培训防检工作人员60余人(次)。各地段医院、乡卫生院两期培训班培训防检人员646人(次)。全县共登记线索对象4.28万人,检查(胸透)1.54万人,查出各种肺结核175人。同年,本县结核病防治工作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陕西卫生报》《陕西防疫通讯》报道了本县结核病防治工作经验。
1987年以后,县防疫站每年与县级医院、地段医院、乡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所)签订防疫工作责任书,加强疫情的“收、登、转、报、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86~1990年,各种传染病发病6062例,死亡8例。1990年,尘县流行的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乙脑、百日咳、流脑、流感、猩红热、出血热等9种,发病427例。其中病毒性肝炎174例、痢疾186例、伤寒3例、乙脑17例、百日咳2例、流脑6例、流感15例、猩红热3例、出血热21例,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与1986年相比,下降37%。其中病毒性肝炎下降66.4%,痢疾下降89.3%,伤寒下降25%,百日咳下降98.9%,流脑下降57%。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