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卫生事业落后,缺医少药,疾病肆虐。少数富裕户生病请医延治,一些群众生病用民间流传的土单验方自己试治;多数群众小病抗、大病拖,往往不治而亡。受医疗条件限制,许多人信神信巫,把能治之病折腾为不治之症。妇女分娩时,土法接生,死于产褥热、难产、大出血者司空见惯。尤以疟疾危害大且严重,每当夏季,“麦子上了场,摆子(疟疾)上了床。十有九人病,无人煎药汤,男人瘦,女人黄,娃娃变成干柴棒 ’。
清代以前,乡医坐堂应诊或居家行医,多用中草药治疗。民国时期,始办中、西医诊所。民国二十八年(1939)始设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少,器械简陋。
建国后,县委、县政府关心群众疾苦,重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构,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抓紧建立医疗单位,充实医疗设施,使本县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至1990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病床326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1.14张;卫生工作人员5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96人);县级医院3所,农村地段医院6所,乡卫生院12所,各类门诊部(所)77个,村卫生室(所)302个。随着医疗条件、医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随之显著提高。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建国前,本县无医疗管理机构。1949年后,相继建立了各级卫生管理机构。40多年来,县、乡、村、工矿企业、学校已形成一个健全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
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1950年成立。下设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宣传除害灭病和卫生防疫等卫生知识,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协调各部门开展城乡卫生综合治理,组织群众搞好个人、家庭、环境卫生等工作。1959年,各公社成立了爱卫会基层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卫会组织瘫痪。1972年,恢复爱卫会,并单独设置,为县政府常设机构,办公室设在卫生局。1990年,爱卫会配备专职干部6人,专职副主任1人。
二、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于1972年11月。1983年改为中共彬县县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宣传部、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农牧局、水电局、文教局、广播电视局、商业局、粮食局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卫生局正、副局长兼任,并配备两名专职干部。同时,各公社、大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
三、卫生局
1953年,县政府三科(教育科)兼管卫生工作。1954年,教育科改称文教卫生科。1956年5月,设立卫生科。1958年12月,设文教卫生部。1959年3月撤部,设文教卫生局。1961年,文教卫生局分设,卫生局专管卫生工作。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卫生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组下设“六二六”办公室管理。1970年,设彬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1979年,恢复卫生局建制。至1990年,有局长、副局长、纪检员、督导员各1人和6名工作人员。
卫生局下设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和卫生学校。
卫生防疫站 建国后,县人民医院仅设1名卫生稽察,专管卫生防疫工作。1956年,成立邠县卫生防疫站。此后,卫生防疫站多次变更,直到1972年恢复至今。1990年 防疫站占地73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设有卫生、防疫、检验、地方病、结核、宣教、总务7科和办公、资料2室。工作人员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行政管理人员5人。主要医疗疫设备有X光机、心电图、显微镜、离心机、分析天平、高压灭菌锅、电冰箱、救护车、冷链车等。卫生防疫站承担着全县卫生监督、监测、科研、培训等项任务,已初步形成一个具一定规模的卫生防疫技术指导中心。
妇幼保健站 1949至1966年,妇幼保健工作由县医院妇产科承担。1967年后,由卫生局负责,设2名专职人员。1977年,成立彬县妇幼保健站。1984年在县城马王庙巷新建站址,1985年迁入新址。占地87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分设妇女保健、幼儿保健、医疗门诊等3个组。门诊部设内科、外科、妇科、计划免疫和药房、产房、计划生育咨询等科室。病床4张,工作人员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人。
药品检验所 1984年以前,药品检检工作由县卫生局兼管,设有1名药政专职干事主管。1985年5月,成立彬县药品检验所,编制工作人员3人。基层设兼职药品监督员。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对全县药品生产、供销、使用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卫生学校 1983年,成立彬县卫生学校,附设在县医院,聘请县医院各科医师担任教师。先后开办妇幼、调剂、透视、医士复训、初级卫生人员培训等8期专业培训班,学制有3个月、半年、2年半不等。培训卫生技术人员187人。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