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业余体校
1957年成立县业余体育学校,专门培养体育人才,有学生50余人。学习的主要项目是男子篮球、足球、男女体操等。1958年,业余体校加强了国防体育教育,开展的学习项目增加了射击、摩托车、航模、无线电通讯等。该校1960年停办。
1960年,县体育学校在北城中学内设立,招收中小学生中爱好体育并有专长者入学,分初中、高中两个班,初中班42人,高中班45人,学校配有专职体育教师1人。文化课学习由北城中学兼任。该校1962年停办,学生分别遴入南郊中学或北城中学学习。
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简称“业体校”)1957年成立,设篮球班(男),有学生14人,体操班(男女)14人;足球班(男)14人。业体校学生来源于各中小学。平时在原校上课,,利用业余时间(主委是节假日)到业体校接受体育训练。业体校聘请有各科教练,负责向学生讲授体育知识,训练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技巧,每两年一期。
1958年,全民大办民兵师,业体校也增加了国防体育方面的内容。射击由县武装部负责辅导,航模、无线电发报由省体委派人定时来本县县城辅导。
业体校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即停办。1972年9月15日复立,设篮球班24名学生;足球班22人(中学生、小学生各半),规定每周训练三次,每次不超过两小时。田径班、乒乓球班每班20人。业体校开设之各科专业班一般均附设于中小学内,平时学习文化课,业余定时接受专门训练。
1978年,县业体校开办有女篮、男篮、男排、武术四个班,除武术班20多人外,其他班均在十三四人左右。这一时期,业体校采取集中办学的方式,文化课学习一律在铁建处中学或铁路中学,专门训练集中在县体育场进行。
1981年,业体校停办,但对中小学生的业余体育训练从未间断。体委聘请学校体育教师任教练员,对参加训练的体育苗子进行重点培养。1984年4月,咸阳市业体校排球赛在本县举行,本县业体校代表队获冠军。同年4月,咸阳市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摔跤比赛在本县举行,县业体校代表队获五项全能冠军。同年9月,咸阳市田径运动会在咸阳市召开,县业体校代表队获男女总分第三名。1985年10月,县业体校篮球队参加咸阳市业体校篮球赛,获亚军。1984年至1989年6月,县业体校连获咸阳市业体校武术比赛第三名;1986年至1989年6月,连获咸阳市业体校足球冠军。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至1990年,全县受过业余体育训练的有1078人。业体校办9期,接受训练者646人。其中篮球班126人,体操班56人,排球班120人,足球班144人,田径班80人,乒乓球班80人,武术班约40人。1958年以来,全县为国家体育运动队、省体育运动队输送了40余名优秀运动员;从1952年以来考入高等体育院校和中专专业的学生123人。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