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育设施
1942年,本县在民众教育馆内附设公共体育场一处。面积6667平方米。建国后1968年,建成体育场和舞台及标准田径场。1972年,建成带看台的灯光球场、足球场和两个篮球场,占地面积49577平方米。1985年,县体育场、永乐文化馆各建一座300余平方米的旱冰场。至1989年,全县体育场地总面积34万平方米,有田径场、训练房和球类场地共324座(个)。
第三节 体育活动
一、传统体育
(一)武 术
清末,武术在本县盛行,以高家拳、邢家拳最为驰名。邢家拳第一代传人、蒋刘乡二杨庄李邦彦为邢家拳传后主要代表人之一。建国后,本县武术得到发展。1985年,雪河乡蔡定辉曾在云阳开设渭北武馆。县体校开设武术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武术人才。主要有罗卫(现任陕西省武术院副院长兼总教练,1987年在全国六运会上获对打金牌,受到陕西省政府奖励)、张龙(现任陕西省武术专业队教练)、唐军(现任西安体育学院散打教练)。他们先后在数部武打影片中担任主演。王亚莉曾代表国家出访朝鲜、日本、意大利等国。县体校组队参加武术竞赛,获“习武杯”团体总分第一、二名各一次。参加咸阳市一、二、三届青运会,获金牌36枚,银牌23枚,铜牌15枚。
(二)民间体育
1.民间节日体育
本县境内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经常进行一些文艺与体育相结合的民间体育,有耍社火、踩高跷(也称柳木腿)、跑旱船、耍狮子、扭秧歌、放风筝、打秋千等。
2.棋类
农村普遍开展的肓盯方、狼吃娃、丢四顶等,多在农闲时进行,大人、小孩均可参加。方有四方、上方、七方、五圆等形式。
二、学校体育
(一)体育课
清初,学校未设体育课。光绪二十九年(1903),全县各级学堂始设体操课(即体育课)。据三十四年(1908)上学期《陕西省全省学堂一览表》载:是年,本县官立小学堂授哑铃课,公、私立初等小学堂授走步课、正步法、全身运动、上身运动等,均采用“普通体操教科书”。其时,高等小学堂体操以普通体操与兵式体操为主,初等小学堂以普通体操与游戏为主。
民国12年(1923),县公立学校奉命始改体操课为体育课,但训练项目极少,除个别学校有篮、排球场外,其余学校体育器械几乎是空白。24—30年(1935—1941),县第一、第二高级小学,造士街小学和泾干中学等,体育课始有球类、田径的训练。其余学校(含私立与民办学校)由于校舍简陋,设备残缺,场地狭小,体育师资缺乏,体育课多为游戏和普通体操。
建国后,按教育部《中学(小学)课时暂行规定(草案)》,体育课每周两节,初始,中学和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已有篮球、排球、垒球、乒乓球、跳高、壳郎球、跳远等运动项目训练。1953年,泾干中学开始推行“劳卫制”(即学习苏联的“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达到二级以上的学生占多数。学生中进行象征性(北京一莫斯科、泾中一北京)长跑锻炼已成风气。1956年,教育部颁布《体育课教学大纲》,本县中、小学体育教学逐步纳入正轨。1958年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本县体育教学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泾干中学、永乐中学等学校体育活动场地部分被用来种植蔬菜和粮食。1963年后,城乡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重新得到重视,各学校逐步按规定增添了单杠、双杠、跳高、手榴弹、射击等器械和场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中、小学体育教学几乎中断,运动器械损失殆尽。实行“开门办学”后,体育教学皆为厂、校(队)挂钩劳动所代替。1978年后,学校体育教学逐步恢复正常。1979年,泾干、云阳、白王、永乐、石桥、姚家巷等中学体育教学内堂课,讲授体育理论、体育道德、各项(球类、器械)运动规则、运动要领、体育“达标”项目的要求、体坛人物介绍与体育新闻报道等;外堂课安排运动项目与场地,边示范边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同时,各学校还成立体育教研组,通过学习、讨论、观摩等方式改进体育教学。1980—1989年,各级各类学校均制订体育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活动增多,场地扩大,器材增加,教学规范,全县学生达标率为85%。
(二)课外活动
民国27年(1938),本县城乡各中小学始有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34年(1945),各中小学课外活动增多,每日早操集体跑步,学生自发组织篮球队,经常进行比赛。建国后50年代,各中小学均安排有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主要内容为一般学生参加劳卫制锻炼,校代表队参加专门训练。1963年后,早操由体育教师带领先跑步后做操,课外活动分有组织和自由活动两种,主要有踢毽、跳皮筋、“斗鸡”、打篮球、踢足球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体育遭到严重破坏,课外活动被迫告停。
1971年后,中小学课外活动逐渐恢复,“三小球”、武术活动在课外活动时间也广泛开展。80年代初,一些学校体育活动名存实亡。1985年后,大多数中小学课外活动恢复。
(三)业余训练
民国时,本县中、小学校为应付校际间比赛,始有篮球、田径等代表队训练。29年(1940)秋,泾干中学篮球队为迎战省立三中、西安高中、蒲城尧山中学球队来访,对本校篮球队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比赛结果三战三胜。32年(1943),泾干中学代表队参加“渭北(四县)中学生运动会”和“陕西省中学生运动会”,均获优异成绩。建国后,尤其是县业余体校成立后,本县业余训练走向正轨。80年代,咸阳市体委统一布局,除在中小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武术训练外,在本县全面推行“国家锻炼标准”。
三、社会体育
(一)农村体育
本县农村体育种类主要是民间传统体育。
1949年后,农村体育结合民兵训练,利用农闲时间,在就近学校操场举行村与村之间的篮球、拔河比赛等。
1960—1963年,农村体育处于停滞状态。1964—1966年,农村体育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68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农村体育活动增添了新生力量。是年,本县曾举办农民运动会。
1972年,为庆祝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20周年,本县举行庆祝大会,组织体育宣传队到农村巡回表演。
1977年,蒋刘公社东风大队9个生产队,每队均有3个以上代表队,两年对外参加比赛50余场次。是年,共举办两届田径、射击运动会,项目达十余个。本县太平乡开堡村出席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表彰大会。
1980年,本县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五一”田径运动会、“十一”田径破纪录赛、元旦越野赛和一次单项田竞赛。1983年后,全县农村体育走向正轨。
1.建立农村体育协会、文化站。1984年底,全县20个乡镇均建有文化站,为农民业余时间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2.运动水平不断提高。1984年,举行第二届农民运动会,17个乡镇334名运动员参加田径、篮球比赛,云阳镇农民白清打破全县铅球纪录。1988年3月,组队参加咸阳市首届农民运动会,获田径男子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1989年4月,陕西省乡镇企业篮球赛在本县举行,来自西安、宝鸡、渭南、安康、咸阳五地市的10支男女代表队参加比赛,云阳造纸厂男子代表队获金牌。
3.农民企业家关心支持体育事业。太平乡17个农民企业家和4个个体户集资赞助1800元,举办“太平乡越野赛”。农民企业家焦志学等4人出资11500元,支持体育训练和业余竞赛。
(二)职工体育
民国时,本县职工体育除篮球外,无其他活动项目。
建国后1952年,全县各机关单位开展广播体操活动。1959年,省体育工作会提出“坚持经常性体育锻炼,为生产,为国防,边普及,边提高”的要求,全县职工体育逐步走向正轨。1963—1965年,各系统和厂矿企业普遍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70年代,机关、厂矿篮球赛、乒乓球赛日益增多。1976年7月16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十周年纪念日,本县组织职工进行游泳活动。
80年代,全县职工体育朝着经常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机关单位、医院、厂矿间篮球赛及驻军182医院、502仓库、消防队等军民篮球赛经常举行,运动水平有所提高。体育教练员贾来成,代表咸阳市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工人运动会,打破一项全国工人田径纪录。
(三)老年人体育
民国时,本县城乡除个别老年人从事武术、气功、象棋等活动外,其他老年体育比赛尚不多见。
本县老年人体育兴起于80年代。除长跑、打太极拳、练气功外,门球运动已在城区形成热点,县体育场为老年人修建有标准门球场。
1984年8月,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已发展会员800余人,并建有城区、桥底、高庄、三渠、太平、云阳等老年人体育活动站。城区活动站分7个小组。桥底活动站经多方筹资,建起120平方米永久性活动室。从1986年始,每年均举办老年人门球比赛。并与秦都、渭城、礼泉、三原等兄弟县区门球队遴行比赛。1986—1989年,全县举办老年人运动会4次,参赛人数超过千人。项目有球类、游戏、田径等。1989年,有3000多名老年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县老年体协举办的盛夏老人纳凉文体晚会和中秋赏月品茶赛诗会深受社会各界称赞。城区老年人活动站被评为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辅导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