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疗卫生
一、中 医
本县中医滥觞于唐时。唐至德二年(757)二月,县城西南隅设“养疾院”,专供皇室贵戚疗养。宋时改为养济院,由僧人主持,收容孤儿贫病者。宋、元两代,泾阳籍名医有伍弘毅、袁思其。明清时,中医遍及城乡。明洪武十七年(1384),县城西北设立官办“医学”,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清乾隆二十九年(1856),孤本《济阳纲目》(泾阳版)勘校付梓。同治二年(1863),由姚俊(今王桥镇社树村人)编撰的《经验良方》付梓。明清时期,泾阳籍名医济济,张碧山(明)、王春明(明)、贾铨(清)、赵彭年(清)、张文祯(清)、刘文恒(清)、岳占鳌(清)等人,各有所长,自成一家,驰誉杏林。
民国时期,本县名医代不乏人,焦沛南、曾民国合著《伤寒·温病臆治》,牛剑秋创立“中医研究所”,姚文山首倡中西医辩证施治,孙岳秀创立“肝阳不振”学说,徐静欣精通儿科,至今留有口碑。全县有中药铺73处,从业人员239人,中医200余人。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发展中医事业。1949年12月,县中医公会成立,本县民间著名针灸医生白紫辉任理事长。1951年6月,陕西省卫生工作者协会泾阳分会成立,杨进德任理事长。针对中医队伍素质低下的状况,1953年,对全县所有从医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和整顿培训。为了发掘中医药遗产,1957年,全县招收老中医子女17人参加医疗卫生工作。1956—1958年,共采集秘、单、验方2160个,精选615个汇编成《泾阳县处方集》一书,交流推广。1958年4月,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吸收本县中医师孙毓五、姚德仁为《中医通讯》研究员。
1965年起,国家开始给本县分配科班中医人才。1977年,全县对有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老中医进行调查登记。1978年,在卫生技术干部和中医子女中招收中医学徒。1980年,陕西省卫生局面向社会招收录用中医药人员,本县被录取2名。至今,本县中医队伍知识结构、人员分布趋于合理,可基本满足卫生工作需要。
建国后40年来,本县中医事业稳步发展,中医人才辈出不穷:人称“翟厨子”的翟三益精研伤科,施术投药,迅即痊愈;半路弃文从医的姚文山之子姚德仁家学渊远,博览经典,方因法变,药随症转;被誉为“鹰眼虎胆”的朱风华擅理学,通易经,精岐黄,治妇科病独出心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受乡人尊敬的太平乡民间中医李作谋勤奋攻读经典医著,博采众家学说精华,拟方投治,立见奇效。
二、西医
明天启五年(1625),西方传教士金尼阁(国籍无考),在本县鲁桥主持修建“崇一堂”,一面传教,一面为教民治病,西医随之传入。民国7年(1918),陕西靖国军军医陈文卿,在本县首次开办西医诊所。17年(1928),湖北人熊志平,在本县开设人寿医院,王作谋开办首家西药店。19年(1930),全县各集镇相继办起西医诊所十余个。26年(1938),各界筹款创建泾阳卫生院。27年(1938),县卫生院派秦思聪在鲁桥建立诊所。解放前夕,全县有公立卫生院1个,私立西医诊所43个,从业人员97人。民国时期,西药品类稀少,仅有606、914、福白龙、飞乃定、百浪多息、阿斯匹林、次仓、硫酸镁等8种。
三、中西医结合
民国及其以前,中、西医因门户之见,普遍相互排斥。
建国后,中、西医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医疗水平同步提高,疗效增强。1957年,本县乙脑流行,住院患者157人,县医院采取辩证施治疗法,治愈率高达80%。1958年,县医院外科治疗骨折,采用西医放射线诊断、中医夹板固定治疗事半功倍。60年代,中西医结合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1971年6月,张天恩代表县医院出席陕西省中西医结合会议,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至1989年,全县培训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136人,其中具有医师以上职称的38人,主治医师2人。
四、医疗质量
建国前,本县医疗技术力量薄弱,仅能诊治一般常见病。
建国后,医疗质量逐步提高。1950年,县医院开始使用化验手段,外科可以作阑尾炎、疝气等下腹部手术,妇产科可以作产钳、碎儿等难产手术。1951年,外科开始作开腹、肋骨切除、肿瘤摘除、痔瘘割治等普通外科手术。1978年,县医院外科可作肺叶、中下段食道癌、边缘性肝癌、胆囊瘤、肾癌、左右半结肠等切除术。金根寅大夫在第四军医大学医师指导下,开展胸外手术,成功切除食道肿瘤、地甲肿、乳腺增生100余例。县中医医院开展针灸理疗,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所开设的中医痔瘘科尤其受到患者欢迎。乡镇卫生院能进行急性、危重病人抢救,可诊治急慢性肾炎、肺心病、大叶肺炎、小儿肺炎和急性肠胃炎等病症。
五、医疗设备
建国前,本县医疗设备简陋,仅有手术剪、刀、注射器等,病床6张。
建国后,50—60年代,添置了一大批医疗设备。70年代,国家医疗设备投资向农村倾斜后,县医院和各地段医院逐步配备了大中型医疗设备。如200毫米X光机、心电图机、救护车等。80年代后,全县医疗设备进一步完善。至1989年,全县有500毫安X光机14台,1200倍显微镜16台,心电图机5台,超声波机2台,冰箱18台,还装备了心动超声仪、激光治疗仪、纤维胃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病床增加至490张。
六、医疗队伍
建国前夕,县卫生院有医疗技术人员16名;全县个体医生有200余人。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医疗技术人员培养,医疗技术队伍迅速壮大。1949年8月,个体医生屈松泉、张孝义、何维明、刘九如、窦宝章5人被录用国家职工。1957年,卫生系统职工增至249人,其中全民工88人,集体工161人。1961年,落实国家精简机构政策,下放了部分职工。1963年底,医疗技术人员减至179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大批医务人员被处理回家。1967年底,医疗技术人员减至175人。70年代,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有所增加。1976年,医疗卫生职工增至413人,有乡村赤脚医生705名。1981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共纠正冤假错案124件。1989年,卫生系统职工增至7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3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