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素有“医林故邑”之称。唐时,城南有“养疾院”。明时,西医传入,城西北设“医学”。清时,“大寺狗皮膏药”名噪关中。民国26年(1937),创立卫生院、中医研究社,因培养诸多岐黄高手,受到南京国医馆暨于右任先生嘉奖。但全县卫生事业总体发展缓慢,黑热病、猩红热、麻疹、乙型脑炎、痢疾等疾病流行,尤以黑热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为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至解放前夕,全县有中(西)医诊所、药铺(房)113处,从业人员约300人。
建国后,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949—1956年,县、区、乡相继设立医疗单位28个,村普遍建起医疗保健室(产院),县、区、乡、村四级医疗预防网络形成。其后,医疗单位日渐增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流行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至1989年,有县级医疗单位5个,地段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级医疗站279个,其中集体办30个,乡医联办56个,个体办118个,其他15个。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一、民国时期机构
民国时,卫生行政由县政府民政科管理。
(一)公立院、所
泾阳卫生院 民国24年(1935),县政府采取地方筹款及社会募捐方式,责成县卫生助理员张伯修负责筹建,址在今县医院。26年(1937)6月1日告竣始业,有医师、护士长、护士、调剂员和卫生稽查员各1人,张伯修任院长。设内、外科和药房,设备简陋,仅有手术剪、刀、镊子及注射器等,床位10—15张,医疗水平低下,仅能诊治一般常见病。及第六任院长杨世德在任,为缅怀张伯修先生,募捐建起“伯修手术室”,改造门诊部、病室,添置大型医疗器械,设备条件有所改观,机构亦逐步健全。全院分设疗养部、诊疗部两个机构。有内科、黑热病科、妇产科、皮花科、检验室和调剂室6个科室,员工增至22人,其中医师4人,护士4人,助产士1人,卫生稽查员1人,练习生3人,医疗水平大为提高,已能诊治一些疑难病症。
鲁桥诊所 民国27年(1938),县卫生院派秦思聪在县北鲁桥镇创立。
(二)私立院、所
本县历代名医,多采用私人开铺坐堂或居家诊治等方式行医。民国7年(1918),陕西靖国军军医陈文卿在县内开办首家西医诊所。17年(1928),湖北熊志平开设人寿医院。19年(1930),全县各集镇私人西医诊所增至十余个。解放前夕,全县西医诊所(药房)增至43个,从业人员97人;中医诊所(药铺)增至73个,从业人员239人,其中中医师200余名。
二、建国后机构
(一I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建国初,本县卫生工作先由民政科代管,1952年,由文教卫生科兼管。1955年3月,成立卫生科,设科长1人,科员2人,专司全县卫生工作。1958年12月,县卫生科并入三原县文教卫生局。1961年9月,成立县文教卫生局。196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设生产组,兼管卫生工作。1969年12月,成立县卫生工作站,编制10人,其中卫生防疫3人。1970年8月,成立县卫生局。至1989年,县卫生局内设政办、业务、财务和纪检4个组及工会组织,编制14人。
1952年8月,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1958年12月撤销。1961年9月恢复。1966—1974年瘫痪。1975年再次恢复并逐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办公地址设于县防疫站内至今。
(二)县级医疗机构
建国初,县级医疗机构仅有卫生院一所。1952年,县妇幼保健站成立。1970年,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80年,县药品检验所成立。1984年,县中医医院成立。至1989年,全县有县级医疗单位5个。
泾阳县医院 1958年12月,泾阳县人民卫生院更名为三原县泾阳医院。1961年9月,三原县泾阳医院更名为泾阳县医院。同年,由医师何继明主刀,该医院首例剖腹产手术获得成功,《陕西日报》曾予以报道。
1966年“四清”运动中,全院大部分干部受牵连,原任领导全部停职,12名卫生技术人员被错误处理,4名医师被调离,靠6名医师维持日常医疗工作,中医科、儿科等科室相继关门停诊。1967年8月始,该院成为武斗据点,一切门诊被迫停止,至1968年8月,房屋、药械及其他物资损失达8万余元。9月,实行军管后,该院革命委员会成立。11月,工宣队进驻,开展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许多医务人员受到伤害。
1976年8月,唐山大地震,该院派员参加救护医疗队,奔赴灾区参加抗灾救护;同时,接待100余名伤员,精心予以治疗,半年后全部治愈。
1978年,该院人员增至144人,在第四军医大学指导下,共开展食道肿瘤、地甲肿、乳腺增生切除手术100余例。1979年,该院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先后增设五官科、口腔科、制剂室、药检室,成立药事委员会、总护理部,出血热治疗有重大突破,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1982年,在咸阳地区县级医院大检查中,该院急诊室名列全区榜首。
1983年,该院传染病大楼建成并交付使用,成立传染科,增设超声心动图室、小儿科。1984年,开展B型超声波、超声心动图、内窥镜检查,收治出血热患者126例,死亡仅4例,为咸阳市诊治出血热病患者死亡率最低县份之一。
1985年,实行院长负责制,该院妇产科推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获得咸阳市第二名。至1989年,该院机构和人员进一步健全充实,设备及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有职工298人,专业技术人员254人,主治医师73人,医护师35人,医护士86人。拥有200—560毫安X光机4台,M超2台,B超1台,激光治疗机1台,纤维胃镜1具,床位201张。内科诊治疑难杂症,抢救重危患者,大多数获得成功。外科可开展肺叶、中下段食道癌、边缘性肝癌、胆囊瘤、颈淋巴切除,子宫全切,阴道前后壁修补,异体牙移,鼓室成形,鼻内筛窦开放术,白内障摘除,青光眼漏透术等,成为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
泾阳县中医医院 1984年8月14日,以泾干卫生院为基础,成立泾阳县中医医院,有职工23人,其中医师7人,其他医务人员16人。至1989年,该院职工增至45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中医师9人,医士10人。设有中医、中西结合、妇产、针灸理疗、检验、放射和心电图、B超等12个科室。大型医疗设备有X光机、B超和心电图机。采取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办法,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尤以针灸疗法见长。
泾阳县卫生防疫站 1970年9月23日,开始筹建。地址在县卫生局院内,次年建成对外办公,属统管全县卫生防疫、监测、监督、科研和培训的专业机构。
1972年,该站组建“合作医疗组”,负责全县合作医疗工作。1976年,该站迁入北极宫北段新址办公,办公设备条件改观,业务拓宽,水平提高。化验室可作水质、食品、肝功检验,开展计划免疫的冷链设施提前投入运转,全程足量完成了8种70余万人次疫菌苗发放、接种任务,全县12岁以下儿童,全部实行了计划免疫。普查普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8400余人;通过推广碘盐及采用消瘿注射液等综合防治措施,共有6760余名患者基本痊愈,治愈率达80.15%,个别地区达92.6%。
1979年,开展细菌培养,为100余名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免费进行手术。1980年4月,抽调医务人员40余名,进行两次氟病调查,基本摸清了氟病在本县的存在程度及分布地区。是年,全县实现碘盐化,地方性甲状腺肿得到扼制。1981年8月10日,成立县出血热抢救小组。1982年,加强防氟改水工作,利用国家拨款15万元,为蒋路公社安吴大队、徐家崖大队,扫宋公社寨子大队打井5眼,加强疫情监测,建立了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开展结核病普查,全县受检人数7909例,占应检人数的98%,共查出患者26例。
1984年,实行站长负责制,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有偿服务,在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防氟改水、预防棉酚中毒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1985年,指导各基层医院成立预防保健科,组建起全县食品卫生监督队伍。至1989年,该站职工增至4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7人,检验师1人,内设政办、卫生、防疫、地病、结防、检验、宣教、财务、后勤9个科室。预防检验仪器设备有冷链车、救护车、速冻器、X光机、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被国家列入全国重点装备县之一。
泾阳县妇幼保健站 1952年7月成立,站址位于县卫生局西院。1956年7月,更名为妇幼保健所。1958年12月起,归属县医院管理。1962年,撤销并入县人民卫生院卫生防疫股。
1975年5月,县妇幼保健站恢复,与卫生防疫站一套人马两个牌子。
1981年,县妇幼保健站分离单设,县、公社、大队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开始形成,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公社开始配备专干,大队开始配备女赤脚医生。1984年,迁入体育路新址,并更名为妇幼保健院。人员增至15人,其中儿科主治医师1人,初级卫生技术人员10人。次年8月,设置门诊组、基层保健组和办公室。门诊组开设妇产、内儿、化验、注射和药房5个科室,有病床6张。
泾阳县药品检验所 1980年12月成立,由县卫生局药政干部兼理有关业务。1984年8月,配备专职人员4人,借用县防疫站饭厅办公。1985年1月1日,迁入东关今址办公,并开展中药检验。是年,共查处假劣药品1161种次,折正品价值135000元,取缔非法药贩292起。1987年,该所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咸阳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单位”。1987—1988年,连续被陕西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先进药检所”。
至1989年,该所基本实现人员、房屋、设施三配套。建成三层822平方米药检楼一幢,干部职工增至9人,其中中药师1人,西药师1人,中药士1人,西药士3人,检验士1人,助理会计师1人,司机1人。内设政办、业务、财务、化学分析、中药检验、精密仪器、标本、留样、资料和技术档案等10个室。有全自动分析天平、半自动分析天平、自动旋光仪、酸度计、紫色分析灯、片剂崩解仪、净化台、高倍显微镜、微生物显微镜、恒温箱、干燥箱、细菌培养箱、电冰箱、马福炉等设备,为陕西省重点县级药检所之一。
(三)地段医院
本县有永乐、云阳、桥底、太平、口镇和中张6所地段医院,1951年6月—1953年5月,由国家拨款,在原九区(太平)、七区(石桥)、四区(鲁桥)、三区(广吉)、六区(口镇)和二区(永乐)卫生所的基础上建成。建所初,各所职工一般为3—8人。设备简陋,仅有血压计、体温计和听诊器等普通器械。办公条件差,一般租借民房或利用古庙开业。科室尚不健全,一般设内科、外科和注射室。技术水平低,内科只能诊治一般常见病症,外科仅可作粉瘤切除等小手术。
1958年12月,原泾阳辖区永乐、云阳、石桥3个区卫生所,依次更名为永乐、云阳、石桥人民公社中心卫生院,并管理辖区内的管区卫生所业务;太平、口镇和中张3个卫生所,依次更名为太平、口镇、中张管区卫生所。
1961年9月,永乐、云阳、石桥3个人民公社中心卫生院,依次更名为永乐、云阳、石桥医院,分别管理辖区公社卫生所;太平、口镇、中张管区卫生所更名为公社卫生院(所)。1962年,永乐、云阳、石桥医院,太平、口镇、中张公社卫生院(所),均转为集体单位,交所在地人民公社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部分医务人员遭受不同程度冲击。1968年“武斗”中,全县地段医院药品、器械被抢,一律被迫停诊。1973年,永乐、云阳、石桥3所医院恢复全民所有制,依次更名为永乐、云阳、石桥地段医院,开始担负全县约30万人的医疗保健任务。3所地段医院新建门诊楼1幢、宿办楼3幢、门诊部2间,配备有200毫安X光机2台、50毫安X光机2台、心电图机、B超机、手术床、手术包等设备若干,调配大专学历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1974年,太平、口镇、中张3所公社卫生院(所)恢复全民所有制,依次更名为太平、囝镇、中张地段医院,宿办条件、医疗设备得到改善和更新,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充实和加强。
70年代起,地段医院医疗水平逐步提高,由一般病预防诊治,发展到可进行急性病、危重病预防诊治。永乐、云阳、石桥3个中心地段医院已能进行上腹、下腹、肾科、计划生育4类手术,新增了X光透视、拍片造影、化验、B超、心电图等服务项目,为全县培训了大批乡医。
1984年,推行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岗位责任制和计件工资制,调动了领导和职工的积极性。全县地段医院发展速度加快。1985年起,永乐和云阳地段医院先后与西安红十字会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儿童医院开展横向联合,请专家来院指导工作,促使医务人员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1986年,各院门诊均设内、外、中医、儿、妇产、检验、放射、注射和中西药房等科室,永乐、云阳、桥底3所地段医院增设了五官科、骨科、针灸理疗科、痔瘘科和心电图室。
至1987年,全县6所地段医院职工增至284人,卫生技术人员19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50名,病床增至275张,病床周转率达32.8%,病床工作日67.3日,病床使用率45.8%,治愈率提高至80.9%,病死率降低至0.5%。
(四)乡(镇)卫生院
全县现有乡(镇)卫生院14所。1956年,由乡(镇)政府、个体医生集资,全县建起乡(镇)卫生所120个,分所6个,固定医疗点6个。共有职工(包括练习生)161人,其中西医师20人。一般仅设综合科室和药房,条件好者内、外科分设。设备简陋,仅有手术剪、刀、镊子和注射器。办公条件差,一般借用民房或利用古庙营业。医疗水平低,仅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
1958年1月,永乐等6个区卫生所驻地的乡卫生所并入区卫生所,全县乡(镇)卫生所调整为14个,后更名为公社卫生所。同年12月,全县原公社卫生所又更名为管区卫生所。1961年11月,管区卫生所恢复公社卫生所名称。
1962年,随着建制变更,瀛洲公社卫生所分设为高庄、蒋刘两个卫生所。同年,公社卫生所更名为联合诊所,全县有联合诊所15个,执行陕西省卫生厅《农村医生集体办的医疗机构和开业暂行管理办法》,实行“看病收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主管理”。职工工资按个人技术水平高低和服务态度优劣,民主评定,由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奖金发放按个人工作表现评定,按劳分配,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60年代初,各卫生所还清了个人股金,公共积累也有所增加。其中王桥卫生所公积金达到7万余元,全县15个联合诊所都不同程度地添置了设备,其中10个卫生所自筹资金10万余元建成新址。1964年,各卫生所名称恢复。
1966年,川流公社卫生所并入石桥公社卫生所,时全县共有14个公社卫生所。“四清”运动中,大批医务人员被错处,至1968年底,全县公社卫生所职工人数减至66人。
1969年后,各公社卫生所照搬全民单位管理模式,挫伤了职工积极性,加之非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收入普遍减少,大多数亏损严重,靠国家补贴维持。1978年,公社卫生所一律更名为卫生院。
1981年后,普遍实行经营管理改革,推行职工岗位责任制,全县公社卫生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但自主权仍然不够。
1984年5月,各公社卫生院均更名为乡镇卫生院,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推行集体承包和计件工资制,经济收入普遍开始增长,亏损单位由10个减至3个。其中白王乡卫生院1985年业务收入6.96万元,比1984年增加9.6万元,职工个人月收入增加20%。至1989年,全县职工增至149人,其中具有师、士级专业技术职称者86人。固定资产达到31.49万元。共有医疗器械200余台(件),其中X光机12台,显微镜5台,手术床7台,乙种刀包1套,丙种刀包9套,腹部刀包3套。医疗水平普遍提高,不仅可以诊治急(慢)性肾炎、肝炎、肺心病、大叶肺炎、小儿肺炎和急性胃肠炎,而且能抢救危重病人。
(五)村级医疗站
本县村级医疗站初创于1956年,时称卫生室、保健站或农村产院。设卫生保健员、接生员各一人,亦农亦医。主要任务是防疫治病、推广新法接生。1965年,本县开始探索农村医疗工作新路子。1968年10月,崇文公社虎杨合作医疗站、白王公社太和合作医疗站相继诞生。此后,又相继办起了一些合作医疗站。1970年7月,根据县革命委员会有关指示,县卫生局组织工作队进驻各公社,协助公社创办大队合作医疗站。三渠公社率先实现了合作医疗化。至1971年底,全县有183个大队实现合作医疗,占大队总数的88%。至1972年底,全县共办合作医疗站190个,其中全免费的95个,半免费的33个,收费的63个,赤脚医生增至574人。
1973年,县防疫站设立合作医疗组,加强对合作医疗站的业务指导,各公社卫生院设合作医疗专干,专门负责赤脚医生技术培训。村级合作医疗站成为农村防病治病的一支骨干力量。1978年后,医疗站普遍实行承包经营或折价变卖,开始收费。
至1984年,全县有医疗站279个,其中集体办30个,乡医联办56个,个体办178个,其他15个。赤脚医生减至483人。
1972年合作医疗情况统计表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