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爱国卫生
自古以来,本区群众有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每天起居,洒扫清除,春节前,全面打扫卫生,夏季烟薰除蚊,荠菜花防蛀,凡腐烂之物及时掩埋。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坚持贯彻执行了国家卫生防疫委员会颁发的《公共卫生暂行实施细则》。1 952年,抗美援朝时间,全县人民在国家“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下,改各级“卫生防疫委员会”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兼任,下设办公室,专人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50年代,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以及夏秋季节,城乡群众经常开展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农村开始打机井,改变饮用水条件。在城区打手压机井,彻底改变千百年来食用渭水的不卫生现象。同时在饮食行业中广泛宣传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卫生和管理办法,举办饮食卫生知识培训班,广泛制订卫生公约。1958年以后,开展了以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来取掉麻雀,改为臭虫)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这一运动来势迅猛,波澜壮阔,成绩显著,苍蝇、蚊子、老鼠等的危害明显下降。
60年代,开展了以“两管五改”(管粪便、水,改厕所、畜圈、水井、炉灶、环境)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普遍改城乡旱茅厕为水茅厕。1963年,自来水厂建成供水,全为地下水,并经过消毒处理。饮用自来水人数占市区人口总数的54.6%。在农村打手压机井,特别是塬上继续打机井,这既改变了饮用水的不卫生条件,又解决了塬上千百年来吃水比油难的局面。认真预防和治理河水的污染、大气污染、城区噪音污染和污水处理。
1970年以后,开展了以“四管六灭(管水、食品、农药、粪便,灭鼠、蚊、蝇、臭虫、跳蚤、虱子)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到70年代末,境内农村共有2428眼饮用水井。其中深机井198眼,有40%的人饮用。大井水105眼,有10%的人饮用。手压机井2095眼,有48%的人饮用。土井尚有30眼,仅供2%的人饮用。继续认真贯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度(一是由原料到成品实行不买、不收、不用、不卖腐败变质原料和成品的“四不”制度;二是成品存放实行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药物杂物以及食品与天然水“四隔离 ”制度;三是用具实行洗、刷、冲和消毒的“四过关”制度;四是环境卫生采取定人、定物、定时间和定质量的“四定”制度;五是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剪指 甲 、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的“四勤”制度),继续举办饮食卫生知识培训班,制订卫生公约。
80年代,开展了以治理“脏、乱”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净化、绿化、美化”为内容,以“洁、齐、美”为目标,动员城乡干部、职工、居民群众根治污水,禁止街道养鸡、鸭,猪、羊必须圈养等。对农村饮用水和75个企业单位的36眼自备水源的水质长期进行监测,以加快水改工程,提高水质合格率。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建立了食品卫生三级网管理制度,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了群众性的监督检查,严格审验发放“卫生许可证”。对辖区3000多名饮食、食品从业人员均办有体检健康合格证。发现患者有“五病”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和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立即将其调离治疗。1986年,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中,重点抓了市容卫生、饮食卫生、灭鼠除害。老鼠密度由6%夹次下降到1.6%夹次。1989年5月,咸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对本区的灭鼠工作进行了鉴定验收,被命名为“无鼠害城区”。1990年,经省上专家测定,达到了“灭鼠工作先进城区” 标准。同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来咸阳市检查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检查结果,本区被授予“全国先进卫生城区”光荣称号。同时,北杜乡边方村被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示范村”。
工厂和企业都制订了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增设了防尘、通风、保暖设备,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对接触有害物质和高温作业的工人长期实行保健制度,并实行定期保健检查。1978年以后,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对市区内接触铝、苯、汞、锰等56个工厂进行了普查,建立了档案,并确定了62个测定点,分别长期按时监测,发现劳动卫生事故,及时妥善处理。
为保护医患人员的身体健康,定期对放射性医疗设备进行了监测。1989年,对本区医用33台X光机进行了改装,全部达到了国家放射卫生标准,并建立了X光机防护档案和38名放射医务人员健康档案。1990年,对本区51台医用X光机进行了监测,发放了合格证,对58名放射性医务人员进行了体检,进一步建立了健康档案。
除在小学高年级常识课中开设卫生常识内容,初中开设生理卫生课外,各校均订有爱国卫生公约和保健制度,对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均有严格要求。从50年代起,各中学均设有医务室,高中和完全中学还配备了校医。从60年代起,各小学普遍设立了保健室或保健箱,并配备了保健兼职教师。从1954年开始,卫生防疫站对中小学长期进行卫生监测,重点是学生的生长发育、视力、肠道蛔虫、沙眼、龋齿和教室采光照明等,并经常在学校进行卫生保健宣传和疾病防治。1 979年以后,各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学生健康卡片。1981年起,每年3月在各中小学开展了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美化校园,净化环境,促进了中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1984年以后,随着普通教育大检查,1988年以后,实行小学六年制、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许多学校新修或翻修了校舍,粉刷墙壁,设立花坛,争创“花园式”文明学校。1980年以后,高中增设人口教育,初中生理卫生课中增加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1990年,全区有专职生理卫生课教师20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