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馆站
民国20年(1931)8月,咸阳县立民众教育馆创建于周陵。民国21年(1932)6月,迁至城内凤凰台上。民国31年(1942),县立图书馆并于县立民众教育馆。民国36年(1947),更名为咸阳县立中山教育馆。馆内设艺术、教导、推广、总务四组,并设戏曲审查委员会、阅览室。
渭城区文化馆,原名“咸阳县文化馆”。成立于1949年7月,在接收原县立中山教育馆后,将馆址设在中山街中段路北、寺巷口(今仪凤南街南口)以东(原宪兵队旧址)至今。1952年,县、市分治,该馆属市。1953年下半年,该馆并于陕西省咸阳文化馆(地址在秦都区咸阳纺织机械厂内),原馆址只设图书室。1956年,省馆下放市领导,改名为“咸阳市文化馆”,仍设在原馆地址。1956年,市馆并于市文化宫(地址秦都区境内)。1961年,市馆重新独立开展业务,并迁回原中山街旧址。“文化大革命”时期,市文化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合并,成立“咸阳市文博图革命委员会”。1970年以后,三馆分开,各自开展业务。市文化馆早期设艺宣、社教和总务3股。“文化大革命”后,改设创作、美术和戏曲音乐舞蹈组以及文化站、办公室。1984年,该馆被评为省级先进馆。1987年该馆改名为“渭城区文化馆”。
窑店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馆址设在城东窑店镇。1956年,改为文化站。该馆、站原属县后属市。1962年停办。
乡社文化站,业务归文化馆指导,行政归乡、社领导。集体性质。五十年代,只有周陵公社陵照村五一俱乐部1家文化站。1981年,韩家湾和窑店两乡文化站相继设立。1982年,相继设立渭城、正阳、北杜、底张和周陵5乡文化站。1983年,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设立文化站。1985年4月,向社会招聘了一批合同制文化站干部。
1985年2月,本区7个乡文化站相继改为文化中心。同年10月,窑店、底张和韩家湾3乡文化中心联合成立了农民文体协会和红白理事会。随后,联合举办了农民自行车、摩托车竞赛,声势浩大。
第二节 书店
据《陕西五千年》记载,明代陕西雕板印刷事业大兴,刻书坊遍及西安、咸阳、三原等30多处。清代,刻书事业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明、清两代,咸阳售书地方主要为书院、书坊。清末,咸阳印书事业衰落,而图书由书商、小贩从西安、三原等地运来咸阳出售,多为临街摆摊设点,也有以货郎的形式担上书箱,内中再装上文房四宝(纸、笔、砚、墨)等,到乡下走学堂串私塾,人称“书客”。至民国5年(1916)以后,咸阳街头才出现私人出售图书和文房四宝的店铺。至民国15年(1926)以后,由于交通事业的发展,图书不但来自西安,一些课本、文学、经史图书和工具书多由上海运来咸阳出售。此后,咸阳街头私人书店逐渐增多。但仍有摆摊设点的,至抗日战争中期,还有下乡走串学校的“书客”。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内有10家私营书店。1956年2月,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有3家成立了合营书店,并设有公方代表。总店设在北大街路东辘轳把巷南边,并在中山街设门市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先后出现了经销、租赁图书的集体、个体摊点和门市部28家。其中较有实力,经营有方,在群众中有影响的有5家。
新华书店咸阳支店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的国营书店。1949年6月,该店开始设在寺巷口(今中山街中段路北仪凤南街街口)东边。11月,迁至县人民政府(今区公安分局)东边。1952年底,在中山街中段南原邮电局东边重新建店。1958年,将合营书店并入新华书店,业务随之扩大,便在人民中路西头路南另设立门市部,并将合营书店北大街总店改为新华书店北大街门市部,原合营书店的中山街门市部也并入北大街门市部。随后又在各大学、中专相继设立售书亭。1964年,将书店总部迁至人民路门市部内,原部只设中山街门市部。
书店原属县人民政府管理。1958年底,县并于市后,属市人民政府管理。1961年10月,咸阳专署重设后,归咸阳专署管理。1984年,专署改市后,改名为“新华书店咸阳市支店”。咸阳市支店是发行销售图书最多的单位,并且长期统一供应原咸阳县、市中小学、中专和大学的课本,50年代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课本的中转站,为图书发行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1959年底以前,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事业分别归属县、市文教科(局)管理。1960年2月,咸阳市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成立,地址设在城内仁义巷2号。1961年5月,撤销管理站,设“咸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本市区及乾县、兴平、周至、彬县、三原等县影片发行放映和器材供应。同年10月,设咸阳专员公署,公司交专署,市仍设站。1967年,在乐育北路路东咸阳市文化局院内重建市电影管理站。1979年楼房建成,总面积11 50平方米,投资7万余元。
1980年4月,管理站改设为“咸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 984年8月,公司又改为“咸阳市秦都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7年,秦渭分区后,两区的业务由该公司统一管理。1988年,该公司更名为“咸阳市市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仍统管两区业务。因公司地址在渭城区境内,其行政归渭城区文化文物局领导。公司设有宣传、放映管理、财务和办公室4股。该公司由初建站时的2人,发展到现在的34人。其中干部14人,工人20人。
为加强农村电影放映网管理工作,1990年1月,该公司在郊区设立了5个电影管理站。其中,北郊电影管理第二站管理北杜、底张、周陵3乡,东郊电影管理站管理渭城、窑店、正阳、韩家湾4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