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乐班
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清唱娱乐班,特点是坐地高唱,不化妆、不披衣、不表演。活动时间一般在农闲、古庙会、传统节日以及婚丧嫁娶时,最为活跃。有些青年人不满足于传统民族器乐演奏,便购置铜管乐器,成立管乐队。境内民间有自乐班、管乐队15个。其中北杜乡6个,窑店乡4个,渭城乡3个,底张和韩家湾乡各1个。
木偶戏
一般称为小戏。1949年以前,城乡逢年过节、迎神赛会或为老人祝寿,为祭祖三年时,多有木偶戏演出。50、60年代,境内有木偶戏班34个。1982年,文化馆为发展木偶戏艺术,成立了文化馆木偶剧团,长期活跃在本区及附近县、区。
皮影戏
也叫灯影戏、牛皮影戏。渭城区是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始于西汉,盛于唐,宋,明、清也较普遍。早期的皮影戏是用纸刻制的。宋代以后,逐渐采用牛皮材料制作。先制成半透明的皮革,再由艺人绘制镂刻上彩,做成各种人物和道具。演出时表演者以三根小棍操作,影人的四肢及身躯用灯光投射到白布的“亮子”(银幕)上,同时伴以音乐和戏调。演唱腔调多采用“弦板腔”。
本区皮影戏班主要有6个:
刘致和班,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活跃在本区境内及附近各县弦板腔皮影戏班,世居周陵乡北贺村,是东路弦板腔的代表人物。
刘裕隆班,系刘致和孙子的徒弟,外号“金摔子”,唱腔豪放。民国十八年(1929),在周至、户县一带与大戏对台,竟拉垮了大戏。
郑疯子班,名字不详。底张乡瓦刘村人,后居西江村。刘裕隆的徒弟。其名望仅次于刘致和。至今当地还流传着“郑疯子不断气,瓦刘村不换戏”的说法。
李银和班,名珀坤,底张乡布里村人。18岁跟郑疯子学艺而成名。
刘治国班,名号刘梆子,是李银和的徒弟。底张乡瓦刘村人。50年代,市文化馆将该戏班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曾拨专款购置戏箱。
费有财班,艺名费二。是李银和的徒弟。周陵乡费家村人。40、50年代是塬上有名的艺人。他能以口技连拉带唱,还能见景成情,即兴创作、演出。民国33年(1944),塬上忽遭蝗害,周陵中学师生帮助农民灭蝗,他深有感触地编了“周陵师生力量大,拿着树股打蚂蚱……”的唱段,表扬师生。因而有“机器嘴”的美称。
皮影戏中的弦板腔剧目有《紫桑关》、《闹昆阳》、《天门阵》、《上煤山》、《困土山》等100多本(出)。
农民业余文艺组织在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中,周陵乡陵照村于1955年5月,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个农村俱乐部—五一俱乐部,演出最为活跃。自俱乐部成立至1985年,自编自演的戏曲、话剧、舞蹈、相声、表演唱、快板等共40多个。其中发表的有《渭水上高原》、《一罐银元》、《赶花轿》等20多个,有的剧本还被中央、省文艺单位排练上演,影响较大。1955年冬,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来陕视察文化工作,由省文化局局长鱼讯陪同,专程视察了“五一”俱乐部,认为俱乐部办得很有劲头,很有章法,回京后写了《向“五一”俱乐部看齐》的文章,在《陕西日报》上发表。先后有十省区文化代表团和本省许多市、县艺术馆、文化馆干部前来交流经验。先后接待了7个外国文化代表团和许多归侨参观访问。原省委副书记舒同曾为该部题写了“要为社会主义新文化而努力奋斗”的条幅,著名画家石鲁赠送了亲笔画。由于“五一”俱乐部成绩显著,中央和省曾给予多次奖励。该部副主任、文艺创作组组长赵西文曾被评为省先进文化工作者,并任陕西剧协分会理事。
企事业单位文艺宣传队
共有15个,其中著名的有陕西第八棉纺织厂文艺宣传队,是本区工厂开展文艺活动最早的单位。解放前,该厂还属打包公司时期,就有豫剧和京剧队。建国后,联合建成文艺宣传队。70年代自编的秦腔剧《协作之花》,80年代自编的秦腔剧《古城寒夜》,很受职工欢迎。
西北国棉一厂文艺宣传队,成立于1955年。曾先后创作、演出戏剧、舞蹈、相声、快板等多种节目。特别是大型歌剧《红桃满园》1964年在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获省文艺会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