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解放前,咸阳县无专设的文化管理机构。唯设在凤凰台上的县民教馆总揽全县民众文化教育工作,行政上属教育局统管。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三科(即文教卫生科),配备2名干部,专管文化艺术工作。1952年12月,分设咸阳县、市,均下设文教卫生科。
1957年,原咸阳市将文教卫生科分设为文化、教育、卫生科。
1958年12月,并县入市,设立市文教卫生部,代表市委和市政府专管文教、卫生事业。1959年6月,文教卫生部改为文教卫生局。1960年5月,又分设文化局、教育局与卫生局。
1961年1月,咸阳市改为大市,文教局与卫生局分设,文教局统管市区内及13县文教工作。同年10月,复设咸阳专署,咸阳市归专署管辖,仍设文教局。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文教局瘫痪。1968年成立咸阳市革委会政工组,下设文化组,专管文化事业。1973年设文化局。
1984年咸阳市改为秦都区,仍设文化局。
1987年12月,原秦都区分为秦都、渭城两区,本区将文化局与体委合并为文体局至今。
第二节 文化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本辖区文化团体和文化设施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天,发展较为迅速。
文化设施有:新华书店咸阳分店、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咸阳市工人文化宫、咸阳市博物馆、咸阳市图书馆、市贫农住宅及阶级教育馆。
文艺团体有:市文联、咸阳地区人民剧团、市大众剧团、市豫剧团、市戏校。剧场有大众、咸阳、新兴、秦都4处,尤以秦都影剧院设备最为先进。
电影院有:咸阳、新兴、大礼堂、文化宫和市郊的沣西、马庄、双照等影院,还有工厂企事业单位俱乐部影剧场2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