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民间业余剧团,自乐班最为活跃。1965年,业余剧团已发展到53个。“文化大革命”中,业余剧团大多停止活动,1976年后才得以恢复。1983年,市文化馆、文化宫各成立了一个民间职业剧团,经常下厂下乡巡回演出。
自乐班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清唱娱乐班。特点是坐唱,不化妆、不挂衣、不表演。活动时间多在农闲、古庙会或传统节日,以婚丧嫁娶时,最为活跃。到1990年,区内有农村自乐班20多个。
木偶戏,一般称为小戏。解放前农村逢年过节或庙会时,都有木偶戏活动。一般白天演木偶,晚上演皮影。从50年代到60代,境内木偶戏班有4个。1982年市文化馆为发展木偶戏艺术,成立了文化馆木偶剧团。
皮影戏,也叫灯影戏。始于西汉,盛行于两宋。本境是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早期皮影用纸刻制,宋代以后逐渐采用牛皮材料,经过泡制、刮削、打磨等工艺,先制成半透明的皮革,再由艺人绘制旋刻上彩,做成各种人物和道具。秦都皮影属于陕西的东路派,体形较小,在风格上继承了传统汉画像石、剪纸、戏曲脸谱的艺术特色,人物造型分生、旦、净、丑等。
皮影戏演出非常简便。有一段口歌说:“十长八短,九页大板,四绳一揽,大席一卷,放一镢头,你再甭管。”指皮影戏用十根长木椽,八根短木椽,九页木板和麻绳、芦席,就能搭起个小戏台。入夜,中悬一灯,前撑面纱帐(也用白布制作),即“亮子”(银幕),艺人们以三根小棍操作影人的四肢和身躯,用灯光投射在“亮子”上,同时伴以音乐唱腔,即形成动人的皮影戏。本境皮影唱腔以弦板腔为主,吸收了秦腔眉户戏的一些特点,高亢激越,轻健活泼,极富秦人粗犷韵致。曲词内容以写才子佳人爱情、社会风情、忠奸斗争、绿林豪侠等历史故事为主,现代生活题材也时有表现,但都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
秦都皮影源远流长,清乾隆、嘉庆年间,北原上著名艺人刘致和传艺给孙儿刘裕隆。刘的徒弟郑疯子更发挥了东路派的特长,使本地皮影戏历久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北原上瓦刘村的名前手(指影人操作者)刘治国和黄家村的黄有才(人称机器嘴黄二),仍领着皮影班在乡村演出,名闻遐迩。1980年咸阳市成立皮影公司,坚持传统制作,推陈出新,其大型屏风皮影《文成公主进藏》,被布置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皮影《杨贵妃》在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奖。
1987年,秦都区成立了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1989年,先后组织了20个检查组,查禁不健康的录相带、录音带和宣扬封建迷信及色情的书刊、画页。1990年,又先后组织60个检查组,查禁违法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