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
清光绪年间,县城内赵维翰(西元)家办起“卫生堂”,地址在东街(今中山街)路南。民国八年(1919),段五峰主持,在中山街中段路南成立“积善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以后,由侯干城主持在北平街(今北大街)中段路西开设“晋胜斋”(一半中药,一半杂货)。民国三十二年(1943),“益世堂”在中山街东段路南营业,牌匾“益世堂”三字,为周伯敏所书。这4家均系请人把中药原料炮制成中成药和中草药,由坐堂医生开方抓药。
建国后,中医药事业发展较快。1952年,县卫生院始设中医科和中药房。1954年,城内组建中医联合诊所3个,农村16个,中医药人员增至125人。从1955年开始,原咸阳市、县先后吸收中医药人员13人进市第一、二人民医院和县卫生院工作,99人进联合医疗机构和管区卫生所工作。
1958年初,原咸阳市、县在中医界开展了献方活动,经整理先后出版了《咸阳市验方秘方汇集》和《咸阳县验方汇集》。同年在医务界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同时选派了4名高级西医离职去省级中医学校或中医医院学习。1959年6月,咸阳市成立了以中医为主的联合医院,设病床50张。1979年,首批获得中医技术职称的有:中医主治医师1名,中医师8名,中医士23名。1986年底,原秦都区共有中医药人员440人。其中,中医师以上职称的32人,中医士职称的89人,中药师以上职称的27人。有中医病床280张。
1987年,秦都区有中医主任医师4人,中医主治医师194人,中医师24人,中医士95人。主管中药师5人,中药师17人,中药士54人,中药剂员26人。
1990年,本区有中医主任、副主任医师104人,中医主治医师250人,中医师354人,中医士22人。主任中药师4人,主管中药师8人,中药师36人,中药士48人,中药剂员6人。
二、西医
民国二十五年(1936)6月,咸阳县城区钟楼附近首建私立仲符医院,始有西医。同年9月,鱼池巷建起私立强华医院,执医人张万策、姜伟军。还有中山街西段路北的济民医院,北平街的博济医院、益民医院等10家私人医院或诊所相继开业。民国三十年(1941),在凤凰台后边,首设咸阳县公立卫生院,有西医、西药人员10人。至咸阳解放时,全县共有西医药人员106人。当时仅能治疗一般性的常见病。
建国后,西医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69年末,咸阳市有西医院、所75所,床位674张,西医医务人员1196人。70年代,从一般检查发展到细胞学、免疫学检查。从X光透视发展到B超、心电图、脑电图诊断疾病。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有断层摄影、肌内沟置管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手术治疗进展到颅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减压,颅骨成形,前列腺摘除,上臂全断再植,食道癌、三脏器切除,眶内肿瘤切除等。至1979年末,全市共有西医院、所115所,床位1161张,医务人员2200人。
1990年末,秦都区境内有西医院、所103所,床位1771张,医务人员2548人。
三、中西医结合
1951年春,咸阳县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有会员300多名。1960年成立咸阳市学习祖国医学促进会,促进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和科研方面,根据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象学说,结合西医现代科学,进行辩证论治,使医疗技术得到提高。
临床方面。50年代,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阑尾炎、破伤风、子宫内膜炎、百日咳、脱发、神经性皮炎等病,已能初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医疗。60年代,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肺结核大咯血,针刺治疗聋哑症,疗效分别达到100%、98%、85%。
70年代至80年代末,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近视眼、小儿腹泻、慢性气管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针刺治疗降胆固醇等病,均获得满意效果。同期,在科研方面,辖区内的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针刺与免疫功能研究,获省科委和高教局一等奖;中草药治疗肿瘤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结石症、泌尿系统结石症的研究,分别获得省科委三等奖。该院用通脉舒络液治疗脑血栓形成,获卫生部重大科研成果奖。“骨痨敌一号”治疗各类骨关节结核,获省高教局二等奖。中药“结肠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获省高教局三等奖。“柔脉冲剂”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和中药“治痢丸”的研究,分别获省政府三等奖。多年来,结合临床研制了百余种中药验方制剂。如治疗高血压的“复方降压片”,抢救休克的“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的“7007注射液”,治疗胆道感染的胆石症冲剂“急协4号”,治疗感冒的“感冒灵”等,临床广泛使用,效果良好。
1990年末,秦都区境内各级各类医疗单位有中西医结合主任、副主任医师12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