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凤州设剌史,兼领军事。乾元二年(759),设兴凤二州都团练守捉使,治凤州。光启元年(885),升为防御使,次年,改设感义军节度使。五代初,设凤州防御使,后梁贞明元年(915),前蜀复设节度使。宋建隆二年(961),置凤州团练使。淳化年间,由知州兼领兵马事。元无考。明代,降州为县,设县尉,主盗捕。嘉靖八年(1529),设青风阁巡检。据黄牛铺花园寺、三岔驿钟铭载,草凉、三岔各设百户1人。清代,设绿营兵1营,司县境防务。
民国18年(1929),成立凤县保甲处,设处长1人,下置保甲训练班,设队长1名,教官2名,管理和训练地方民团。19年(1930),裁保甲处,设凤县城防司令部,下设参谋、书记、副官、军械、军需等5处。次年撤销。抗日战争爆发后,27年(1938),实行征兵制,县政府设兵役科,负责兵员征集。下设壮丁常备总队,次年增设社会军事训练总队部,由县长和兵役科长任正副总队长。29年(1940)春,奉军管区司令部之命,裁社会军事训练总队部,成立国民兵团,兵役科、壮丁常备总队并入国民兵团。县长任团长,由军管区司令部委派副团长、团附各1名。团部设政训、书记、军需、副官4处。次年春,撤国民兵团。恢复兵役科,旋改称军事科,1949年11月下旬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