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华庆班(社)
明弘治年间(1488—1505),遭贬回乡的原清州推官张凤皋和周至乐户王锦,合伙组建一秦腔戏班,定名为华庆班,主要演员有王锦的女儿王兰。清道光十四年(1834)底,本县武举张荣清(第五村新堡子人)酷爱秦腔,筹集资金购买了周至华庆班的戏箱(一说为周至县阳化张家,一说为周至县南集贤张家。还有二说:一说陕西清将某为报恩给张荣清家赠了全套戏箱,一说张荣清家购买了本县杨家村杨华、杨庆兄弟组建的“华庆班”),并招揽原班部分演员入社,后又招收数十名青年学徒,请名师在自己的书院排练。正式演出后,因该班化妆干净,唱腔洪亮,吐字清晰,技艺超群,遂声誉鹊起,名扬西府。此后,各地凡迎神赛会均纷纷前来眉县写戏(即定戏),以至西府流传有“迎神赛会不唱华庆班,神就不喜欢”的说法。每逢唱对台戏(同时有两台戏在相距不远的地方演出,俗称斗台),华庆班必为获胜者。清咸丰年间(约1859),张书、张化兄弟二人继承其父张荣清遗志,用自己家开办烧坊(酿酒)收入,继续办戏班。从外地请来工匠绣衣制靴、削把杖,不惜巨金到西安购买“新蟒”“新靠”(文武角的戏衣),还对戏班重新进行了整顿。由于华庆班重视服装道具,更有闻名西府的须生演员雷大坪、双才,丑角演员木曲灯(绰号),净角演员宝鸡张(宝鸡人姓张)、满满,旦角演员新润儿等著名演员,艺压群芳,技高一筹,每到一地演出,观者如堵,掌声雷动。
民国元年(1912),华庆班更名华庆社。9年(1920),张书之子张春华领箱在周至下青化演出,不幸失火,衣箱全部被焚,演员们抱头痛哭。后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到箱主家,张春华热情款待众艺人,鼓励大家共商恢复戏社的办法。最后决定:由箱主张春华支出一部分,在凤翔府辖各大村预借一部分,演员从亲友家筹集一部分,重新购买衣箱。经过短期紧张的筹集、置办,华庆社又鸣锣登场,开始演戏。12年(1923),张春华去世(年仅39岁),其弟张春友辅佐7岁的侄子张宏德领箱。19年(1930),关中大旱,颗粒无收,华庆社面临倒闭危机,众演员边卖唱,边谋生,经两年的艰辛奔波,社内未饿死一人。22年(1933),天降春雨,庄稼丰收,各地迎神赛会之风盛行,华庆社的演出收入日胜一日,当华庆社辗转回眉时,妇孺老幼皆欣喜若狂,各界纷纷赞扬戏社救活了西府的名流把式。箱主特拿出6份箱款,分发给有功的几位老演员,以答谢他们的勉励支持。有鉴于箱主乐善好施、重视人才的德行,西安三意社的名演员赵镇华、张建民、冉春民、“七岁红”等,先后来华庆班搭班演戏。
华庆班(社)在其100多年的演艺中,其演出剧目先后有《黄河阵》《蜜蜂计》《串龙珠》《游西湖》《回荆州》《蛟龙驹》《绝龙岭》《清华桥》《太和城》《上煤山》《八阵图》《八义图》《破宁国》《蝴蝶杯》《七星剑》《金沙滩》《回西岐》《五典坡》《假金牌》《法门寺》《八件衣》《白帝城》《葫芦峪》《三滴血》《春秋碑》《将相和》《逃国》《梅花阵》《双罗衫》《出五关》《黑叮本》《斩李广》《十五贯》《牛头山》《九连珠》《九华山》《十王庙》《十八路伐卓》《草船借箭》《兴隆会》等250多本(折)剧目,常演剧目保持在180本左右,其中以《醉写黑蛮》《采桑》《黄河阵》《辕门斩子》《俞伯牙弹琴》《打骡子》《杀狗》《秦雪梅吊孝》《庞涓搜府》《五台会兄》等最为叫绝。班(社)中著名演员有雷大坪、新润儿、双才儿、“柳木曲灯”、宝鸡张、满满、王彦魁、八娃、银壮、侯驴驴、鳖娃、袁抱抱、马丙银、张均、大帽帽(姓赵)、柴娃、冯占银等。其中“柳木曲灯”的“阴阳隐”、新润儿的“抡扁担”、王彦魁的“双鞭扫花”,还有“跑马”“打秋千”“骑骆驼”“丑冷”等,成为华庆社独创的绝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