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勤工俭学
50年代初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1958年,中小学勤工俭学被纳入全民性大炼钢铁、大办工厂、农场和大种试验田等生产活动之中。全区共办起各类校办工厂537个,开垦农业试验田126.5亩。和平小学师生办起红领巾文具制造厂、肥料厂、饲料加工厂、木器修理厂、人造纤维厂、砖瓦厂和理发小组,学校还在浐河边开垦荒地办起小农场,种植花生、蓖麻,饲养猪、羊、鸡、兔、蜜蜂。同年9月18日,区教育局在这所学校召开勤工俭学现场会。雷寨小学、感业寺小学、北党村普小、景家堡普小的勤工俭学活动也开展得较为活跃。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受“大跃进”的错误影响,在安排上违背教学规律,出现以劳代学倾向,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59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生产安排规定》,中小学每周劳动时间控制在4~10小时之间。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成立勤工俭学领导小组,组建木工、缝纫等7个活动小组,还组织师生开垦河滩地8.6亩,办起农场和硫酸厂。1960年全区中小学普遍开展种植、饲养、农作物嫁接、杂交、早熟试验以及教具制作等活动。西安市第三十三中学办的硫酸厂获省级先进校办工厂称号。1961~1963年,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各校开始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但勤工俭学活动仍继续开展。西安车辆工厂子校师生坚持轮流下车间劳动制度。五十九中学开展小饲养活动也一直未停止。
“文化大革命”中,贯彻“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军,大办工厂、农场,劳动变为主课,正常的勤工俭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1976年后,勤工俭学活动逐渐步入正轨。市三十三中学校办工厂生产的整流器系列产品在省、市获好评,首次在西安生产出单晶硅,受到军工部门的重视。市十六中学生产的高压自动黑光灯经中央植保站鉴定,杀虫效率为99.9%,并在省级展览会上获好评。西安市第十一中学兴办电镀厂,生产加工电缆挂钩。市四十九中学校办工厂生产的保温砖瓦,销往省市30多个单位,年总产值8万余元。市五十九中学在试验田培育筛选出小麦、玉米优良品种,当地农民争先兑换。1983年全区60%的学校开展试验田育种活动。1984年,成立西安市未央区勤工俭学服务公司,办起为教学服务的印刷厂、教学设备厂等小型工厂。区属中学全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小学开展面为71%,未央宫乡内的小学达87.5%,生产项目有木器、印刷、建材、化工、针织、体育器材等产品达100多种,另有农林场37个,土地200余亩。1986年,在第二职业中学召开全区勤工俭学表彰会,市三十三中、市四十九中、市六十六中、白花村小学和13名先进个人受表彰。1988年,未央区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成立。1989年,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按照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在注重育人的同时,又注重经济效益。其收入,除上缴税金和扩大再生产外,主要用于补充教育经费、改善职工生活。同年,各乡镇街道和规模较大的学校均成立勤工俭学机构,并设有专干。1990~1991年,市、区人民政府先后下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若干问题的通知》和《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域内勤工俭学活动深入发展,未央区勤工俭学工作因经济效益好,又促进了教学,连续两年受到省、市教委表彰奖励。1992年勤工俭学较上年增收42.34万元,增长20.8%,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993年,全区勤工俭学各项指标超过“八五”计划任务,在市教委组织开展的乡镇街道勤工俭学普及达标竞赛活动中,未央区在全市首家达标。
1983~1993年未央区勤工俭学收支情况一览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