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馆
西安解放前,现域除长安县民众教育馆在三桥镇老街设立的图书阅览室外,别无其他公办群众文化机构及场所。
195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在现辖区南康村设立以驻地取名的西安市南康村人民阅览室。1954年,南康村人民阅览室迁至北关(现北关小学北侧)改为西安市北关人民文化站,1955年改名为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文化馆。1956年3月,西安市草滩区人民文化馆成立,馆址设在汉城乡蔡家村的旧戏楼上。1956年上半年,在三桥镇老街新建阿房区人民文化馆。同年4月,市文化局将文化馆下放各区管理,其名称省去“人民”二字,统称某某区文化馆。
1957年4月,草滩区文化馆易名未央区文化馆,馆址迁至张家堡东北的高台庙上。1960年5月,将新城区划入未央区后,原两区文化馆馆址未动,分别在原辖区开展活动。莲湖区并入阿房区,两区文化馆馆址未动,亦按原活动区域分别开展工作。
1965年,城郊4区合并为市郊区前,区文化馆由高台庙迁往现址。
1965年10月,原未央区文化馆和原阿房区文化馆撤销,分别改名为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北郊分馆、西郊分馆。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郊、西郊分馆房舍交郊区财政局管理,设施交郊区文化馆。文化馆干部统一参加“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学习班。1968年9月,集中参加在原中共郊区区委党校(灞桥区人民政府现址)举办的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和在灞桥区香胡湾东方红干校举办的整党学习班。嗣后,绝大部分干部下放农村劳动,少数干部调往其他部门,并撤销郊区文化馆。1972年4月,恢复郊区文化馆,相继调回部分下放干部。
1980年4月,未央区文化馆设在张家堡,仅有平房3间,同年5月,经未央区人民政府第三次区长办公会议决定,将“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的原郊区文化馆北郊分馆馆址及房舍回归区文化馆。1982年3月24日,文化馆收回大部分被占馆址及房舍。同年,原阿房区文化馆馆址被卖。
1956年建馆时,区文化馆仅有庙房3间,收音机、幻灯机各1架,图书2000余册。1957年迁至张家堡后,有被改做公用的庙房10间,露天舞台1座,藏书增至4200册,报刊24种。1963年,新建砖木结构平房7间,添购扩音设备和照相器材,并具有可配备1个小型文艺演出队的民族乐器和灯光、服装、幕布等。至1993年底,文化馆占地10.36亩,有简易礼堂1座、房舍39间、摄像器材12件,有各类器乐23件、服装293件以及灯光、幕布、扩音、彩电等宣传设施。
第二节 图书馆
域内图书馆事业始于西汉,汉长安城内的天禄阁和石渠阁,为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后毁于战火,遗址至今尚存。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长安县民众教育馆曾在三桥街设立图书室,其图书仅可在书室内阅读,但不外借。
1952~1984年,区文化馆设图书阅览室,无独立公共图书馆。
1984年9月30日,经呈报陕西省文化厅备案,成立未央区图书馆,并将区文化馆的书刊交区图书馆,馆址暂设在区政府院内,有平房6间。
建馆时省文化厅拨款1万元,区财政拨款5000元,购置书架、阅览案、座椅、报架等业务设施。设机关阅览室和图书室,于1986年6月1日挂牌借阅。至1993年底,有双面书架30个,总长度420米;期刊架6个,总长度36米;报架4个(60层);目录柜9个(163斗);阅览案6张(24座位)。至1993年底,馆藏图书总数由建馆时的4542册增至11825册(其中图书10069册,杂志合订本985册,报纸合订本310册,儿童连环画449册,外文图书12册)。藏书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分类。
建馆以来,除正常借阅外,还协助1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进行图书分类。
1989年10月,建立未央区图书馆(室)网络中心和未央区图书馆学会。
区图书馆年经费(含工资)由1985年的1.65万元增至1993年的2.93万元。
至1993年底,除区图书馆外,全区11个乡镇街道文化(中心)站藏书25532册;20多个驻区单位图书馆(室)藏书589992册;19所中学(含厂办子弟中学)藏书397131册;全区图书馆(室)藏书量共约102万册。区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中心)站、村文化室对外开放借阅。驻区单位图书馆(室)仅对本部门职工服务,不向社会开放。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