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技概况
建国前,本县科技十分落后。虽然在西周已有工艺高超的铸造业,但却为朝廷御用,民间科技自民国后期始有,而范围不大且发展缓慢。建国后,本县科技发展很快,到70年代中期,农业科技已具规模,医疗、工业等方面应用科技已十分广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1990年,本县的科学技术事业有四大特点。
一、县人的科技意识较前大为增强。科技的作用在农业中已占到50%,在工业中亦占到近30%。劳动力技能素质虽较前提高,但以发展需要衡量,整体上仍不适应。
二、已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其中以农林牧业方面居多,工业方面偏少。
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全县每百人中不足2人。已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在年龄构成上,40岁以下占2/3,居优势;在技术水平上,高级者仅占1.06%,高、中、初级比例1∶16∶31,整体素质不大强;在分布上,农林牧较强,工业薄弱,尤以乡镇企业较弱。这种状况,与本县以种植业为优势相一致。工业技术人员数量少,也是本县工业较弱,进而形成“高产穷县”、经济实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四、科研设备较少,有的设备已趋落后,急需添置和更新;科研经费偏少,有时不能适应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 科技机构
建国前,本县没有专门科技机构。民国十六年(1927),始设立棉农试验场,引进新品种,后改名农业推广所。
建国后,1961年9月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撤销,1978年恢复,为县人民政府管理全县科学技术事业的职能机构。
第一节 群众性科技学术团体
一、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县科协)
1956年5月11日成立,1963年撤销,业务交县委宣传部。1964年4月恢复,由县委宣传部代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瘫痪。1978年6月恢复,管理各专业学会和各乡(镇)科普协会,1990年底有会员2500人。
1.专业学会。有数学、物理、化学(教育)、轻工机电、电力、农机、水利、农学、医药卫生、畜牧兽医、档案、辣椒、商贸等10多个学会(小组)。至1990年底,共有会员831人。
2.乡镇科普协会。至1984年,全县15个乡(镇)均建有。1990年底,共有会员1669人。
第二节 科技推广兼研究单位
一、县农技中心
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县农业技术指导站。后改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学大寨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站。1977年改名农业科学研究所,1989年改为今名。内设粮作、植保、油菜3个组。1990年底,有工作人员47名。
二、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1972年2月成立。有实验车间及机床5台,建筑面积304平方米。1990年底,有工作人员15名。
三、扶风县良种示范繁殖农场
驻地卜村。前身为民国十九年(1930)创办的扶风灾童教养院农场。1954年改为陕西省扶风生产农场。1956年改为地方国营扶风县农场。1965年改称今名。1969年4月,被兰州空军某部接管,改名。1970年县收回并恢复今名。1985年有耕地930亩,果园25亩,拖拉机等大型农业机械16台(件);职工51人,其中助理农艺师1人,助理会计师1人,技术员4人。固定资产100多万元。主要从事农作物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繁殖、提纯复壮和奶畜生产。年产小麦良种及各类作物原(良)种20万公斤左右,提供商品鲜奶5万多公斤,并选育出“丰三—21”、“丰三—19”两个小麦优良品系,提纯、繁殖“小偃6号”、“武农99”小麦品种80多万公斤。
四、陕西省聚粮良种场
驻本县召公镇聚粮村。1951年1月14日在原扶风灾童教养院农场基础上成立。1985年底有耕地2400亩,职工173人,主要农业机械设备48台(件)。主要引进、繁育、推广秦川牛、关中驴等畜禽良种和以小麦为主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1965~1985年繁殖秦川牛1078头,出售种牛957头,引进、繁育小麦等农作物良种50多种,推广1000万公斤。
五、陕西省农林学校豆村农场
建于1966年。1990年有耕地470亩,果园73亩,职工30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5台。主要从事教学、生产实习和生产劳动;承担陕西省小麦育种科研项目。建场以来,育成“武农132”、“武农99”、“武农741”等小麦良种,繁育良种150多万公斤。
六、扶风县园林工作站
前身为1963年8月成立的县林业工作站,后更为今名。1976年站内分设林业组、果树组。1983年5月分出林业业务,改名为县桑果园艺工作站,另行成立了县林业工作站。
七、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陕西省畜牧兽医协会扶风分会,1956年改建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89年改为今名。开展工作以来,本县先后被命名为猪病稳定控制县、稳定控制牛气肿疽县、马媾疫稳定控制县、布鲁氏杆菌病控制县、马三号病控制县。在奶山羊品种的改良和饲料管理推广、野河山区肉羊山地育肥和秦川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方面,获较大的经济效益。1990年有职工44人,其中科技干部23人,兽医师4人,助理兽医师12人,技术员9人。下属15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共有职工77人,其中助理兽医师5名。
八、县气象站
1958年11月成立县气候观测站。1960年始开展气象预报业务,并拍发小天气图报,绘制小天气图。1963年后在野河、绛帐、黄甫、天度、召公、杏林、段家等公社设立过雨晴服务点,在杏林、段家、法门、绛帐、南阳设立过气象哨,其余公社设立过雨量点。至1990年底,站有工作人员15名。
九、县标准计量管理所
1975年7月成立,管理全县计量和标准化工作。1990年底,有工作人员15名。
第三节 其它科技组织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