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前,本县文化艺术事业萧条。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仅有几家唢呐队和木偶、皮影等小戏班子。城乡古庙会和一些富裕人家遇有婚、丧事,常去外地请戏。当时常来演出的有眉县“张家戏”(华庆社)、岐山“高家戏”(永顺班)、乾县“李福庆家戏”和周至“新民社”等秦腔剧团。二十四年(1935),“扶风剧社”成立后,几次组班,由于政府不支持,“箱主”盘剥过重,艺人生活无着,于三十五年(1946)自散。三十二年(1943)春,绛帐于八(今上宋乡龙渠寺村人,排行第八)自搭班,招收闲散艺人40余,组成大戏班子,即“于八戏班”,由绛帐牛仓村马顺投资当“箱主”,巡回演出于本县、眉县、岐山县等地,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建国后,1951年3月26日成立“县文艺中心小组”,指导全县文艺活动。50年代初,县有业余剧团13个,文艺小组10个,秧歌队37个,皮影、木偶戏班各1个。1964年基本终止活动。1966~1976年,全县214个大队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民间文艺团体相继恢复和建立,共有各类民间艺人自愿组合的戏班43个,走村串户巡回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主要民间文艺团体有:
一、绛帐镇业余剧团
1978年11月成立,团员30余人,主要骨干演员8人,多属本地区农民。农忙耕作,农闲排演。除在本地演出外,亦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各县和省内宝鸡、凤翔、岐山等地流动演出。上演主要剧目有《九华山》、《红洛山》、《下河东》、《蛟龙驹》、《卷席筒》等30多出全本剧。1981年参加县文艺会演,被评为第一。
二、李有才皮影戏班
李有才,黄堆乡黄堆村人,乳名满仓,民间称“满儿娃”。11岁时进入叔父李昌的皮影戏班学练挑线特技10年,崭露头角。1942年李昌病逝,其承接皮影戏班至今,上演剧目100余本。演技娴熟,风格独特。一人兼唱一本戏的生、丑、净、旦四腔,唱腔委婉,音调宏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情。40年来,在本县、岐山、麟游等县农村久演不衰。1956年,参加县、市、省文艺调演,在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上,《鄱阳湖》(碗碗腔)获三等奖。在1982年春节、1984年国庆节和1985年7月本县文化月活动中获好评。县文化馆将其《打灯蓬》、《龙泉剑》、《柳河川》选段录音。
三、周九木偶剧社
周九,名荣礼,绛帐镇柿坡村人。生于1919年,1961年始演皮影戏,1981年承头成立木偶剧社,有演职人员18人,主演9人。常在甘肃省兰州、定西、陇西、天水、华亭等地、市、县演出。常演剧目有《双凤帕》、《十大案》、《百花》、《玄武楼》、《斩经堂》等26本。
四、赵彩霞木偶剧社
赵彩霞,女,建和乡三线村人,生于1943年。1984年与召公镇作里村乔登高投资5000办起剧社。演职人员18人。曾演出《金沙滩》、《兴汉国》、《合凤裙》等30本。先后在本县、武功、周至、乾县等地流动演出。其演唱功底稳实,善于组织管理,其子李都平,其女李丽平均系剧社演员。
五、召公镇业余剧团
1958年成立,前身系西关村杜九主持的大戏班,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被召公村接收,有演职人员30余人。除排演大型剧目外,并结合形势自编自演。1958年“大跃进”时期编演的小戏《考新郎》较有影响。“文化大革命”中,在宝鸡市包场售票。1971年自编4本戏赴省参加会演获好评。1974年剧团解体。
六、南阳乡文化站文艺宣传队
1983年成立,主要围绕计划生育宣传演出,队员13人。排有眉户小戏《退卡片》及其它体裁和类型的节目9个,曾在全县各乡(镇)演出。
七、绛帐镇业余戏曲学校
1984年成立,学员60人,年龄12~18岁。在全面学习戏剧基本理论、锻炼基本功的同时,排练出《铡美案》、《阎家滩》、《蝴蝶杯》、《玉虎坠》、《庚娘传》、《金沙滩》、《风雨洞房》、《生死缘》等传统剧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