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行政机构
清前各代,本县无文化管理机构。文化艺术靠民间相传得以发展。农村的戏台,也皆与寺庙相关,与当时政府并无关系。
民国时期,文化艺术事业有所发展。在县关帝庙里设立一处民众教育馆,只有馆长1人,由民政科代管。民政科只负责发放馆长的薪饷和报销报纸、杂志的购置费。
建国后县政府设文教科,管理全县教育文化事业。1956年10月,教育与文化分设,成立文化科,专管文化事业。1958年3月文化科又与教育科合并为文教科,10月文教科、卫生科、体委合并为文教部,12月扶风、武功、兴平三县合并时称文教卫生部。1959年3月,撤销文教卫生部,复设文教卫生局。1960年3月文教卫生局分设文教局、卫生局。1961年2月又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64年5月再次分设为文教局、卫生局。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文教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文教局被撤销,文教工作由政工组负责。1970年9月成立兴平县革命委员会文教局。1981年10月恢复兴平县文教局名称。1989年12月2日教育与文化分设,成立了兴平县外事文化旅游局。
第二节 文化事业单位
一、文化馆
1949年11月兴平县人民教育馆成立,馆址在县城东街路南27号有两间门面的小院内。1950年改名为兴平县人民文化馆,内设宣传、阅览、妇女识字班,有干部5人。1955年改名为兴平县文化馆,编制干部6人。1958年扶风、武功、兴平三县合并为兴平县,三县文化馆合并为兴平文化馆。1961年馆内干部21人,荣获全国文化馆红旗单位。1961年三县分开,又恢复了兴平县文化馆,有干部6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馆名改为兴平县人民文化馆。1967年馆内工作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瘫痪。1968年馆内成立“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馆内干部增至24人,内设文艺创作组、美术摄影组、文物保护组、图书管理组。1977年有干部职工20人,下设文学组、美术组、图书阅览组、文物组、办公室。1989年发展到27名干部职工,设党支部书记1名、顾问1名、馆长1名,副馆长1名,下分文物组、文学组、美术组、阵地组(馆内阵地宣传)、摄影组、乡镇文化站管理组、行政后勤组和音乐舞蹈组。同年文化馆被中央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
二、图书馆
民国时期,在县城南街关帝庙内,利用三间房子,设立民众教育馆,没有藏书,只有几份报纸。
建国后,图书阅览由文化馆管理。1985年7月15日在县文化馆图书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图书馆,编制7人。下设图书采编组、杂志阅览组。1989年有职工11人,下设办公室、阅览组、图书借阅组。占地面积67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内书库60平方米、阅览室40平方米)。
三、工会俱乐部
1956年陕西省总工会在七里镇厂区筹建七里镇工人俱乐部,1958年建成,总面积为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内设700座位的剧场、露天灯光球场、旱冰场、藏书5000册的图书馆、乒乓球室、游艺室、讲座室等,有工作人员7名,是秦岭电工厂、新征机械厂、陕西柴油机厂等职工文化娱乐的场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内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随后各厂相继建立起本厂俱乐部,1970年被县粮食局借作储粮仓库用,内部工作人员调离,活动停止。
1956年城关工人俱乐部成立,地址先在西街,1965年迁南街。1969年至1972年城关工人俱乐部、七里镇工人俱乐部及文化馆、新华书店、电影管理站合并为兴平文化站。1974年兴平县总工会恢复工作后,正式成立了兴平县工人俱乐部。1980年和1982年县工会先后被评为省、市总工会先进单位,1983年被评为全国总工会先进工人俱乐部。1985年有工作人员7人,内设电视室、阅览室、游艺室、图书馆等。1989年有工作人员5人,内设美工、文体、宣传组及图书馆。
驻兴平单位俱乐部
┏━━━━━━━━━━━━━━┳━━━━━━━┓
┃ 名 称 ┃ 成立时间 ┃
┣━━━━━━━━━━━━━━╋━━━━━━━┫
┃ 国营陕西柴油机厂俱乐部 ┃ 1981年 ┃
┣━━━━━━━━━━━━━━╋━━━━━━━┫
┃ 国营秦岭电气公司俱乐部 ┃ 1958年 ┃
┣━━━━━━━━━━━━━━╋━━━━━━━┫
┃ 国营华兴机轮公司俱乐部 ┃ 1964年 ┃
┣━━━━━━━━━━━━━━╋━━━━━━━┫
┃ 陕西玻璃纤维总厂俱乐部 ┃ 1966年 ┃
┣━━━━━━━━━━━━━━╋━━━━━━━┫
┃ 陕西省兴平化肥厂俱乐部 ┃ 1984年 ┃
┣━━━━━━━━━━━━━━╋━━━━━━━┫
┃ 三○二部队俱乐部 ┃ 1957年 ┃
┗━━━━━━━━━━━━━━┻━━━━━━━┛
四、农村文化站
1981年1月30日店张公社成立了本县第一个社办文化站——店张文化站,内设图书室、报刊阅览室、游艺室,随后又办起了戏剧训练班,后发展为店张戏校。同年11月23日马嵬文化站成立,在县文教局支持下又建成影剧院。1982年,全县15个社镇相继都建立了各自的文化站,各公社原电影队归文化站领导。文化站举办了育种、施肥、防虫、灌溉等农业科技培训班、服装裁剪训练班等有偿服务项目。1985年4月对7名工作表现较好的文化站工作人员经考核被招为合同制干部。1988年全县乡(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18名(其中合同制干部7人)。为扩大活动范围,县上投资1.8万元,乡镇投资28万元,建成占地12349平方米、房屋建筑3331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室。全县农村文化站计藏书14410册,辖电影队25个,戏校2个,业余剧团1个,文化室28个,有体育器械500多件,露天剧场10个,影剧院1个,二、三层楼房各1座。1989年南市乡文化站站长周瑞峰被中央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文化站长。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