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兴平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兴平市群众文化活动概况(1)

2012-7-24 23:53:51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社火、自乐班
    建国前,本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大都是自发的,由“庙会”、“古会”操办社火,自娱自乐,但也有由有钱人家资助的社火。农历正月初筹备,正月十三开始,正月十五是社火活动的高峰。一般社火大都由彩旗引路,锣鼓开道,高跷、竹马、芯子、狮子、龙灯、腰鼓、旱船、蚌舞、小车等随后,形式多样。较有名的有界庄、莪子、庄头蔡庄、吴家的竹马,阿尚、窦马、西吴王家的社火,汤坊许家、马嵬庞家的高跷,花王的花(焰火)。正月十五日赶灯会。每年较大的庙会和集会,如农历“八月二”城隍庙会、白家宫会等。较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是:
    牛斗虎 亦称“义牛斗虎救主人”。是流传于兴平阜寨乡于堡村扁担张家的一种广场自娱性民间舞蹈。该舞以牛、虎争斗为内容,形象的揭露老虎穷凶极恶,残害牲灵的强暴行径,颂扬牛为保护正义,敢于和猛虎奋勇争斗的献身精神。牛斗虎由五人表演,二人扮牛,二人扮虎,一人扮牧人。牛、虎均用竹片扎成骨架,用麻纸糊成硬壳,以布蒙于外,并做虎皮衣裤和牛皮衣裤,不同之处在于虎裤腿下口做成虎爪,画上虎皮斑纹;牛裤腿下口做成牛蹄,饰成牛的皮毛色。牛斗虎表演时,先去村庙拜祭,锣鼓鞭炮声中,会长燃香点烛,洒酒献食以飨神灵,牛、虎卧跪于庙门外,朝庙内三叩头后,再以彩旗、锣鼓、竹马、二鬼打架、牛、虎为序进入表演场地,绕场一周后,依次表演。牛斗虎为压轴戏,由“老虎觅食、深山放牧、牛虎争斗”三个段落组成。整个表演中,虎和牛的表演风格有着强烈的对比,虎突出一个“刁”字,从猛虎出洞到下山巡视、觅食,“扑”、“滚”、“跳”等动作,生动的表现了老虎的刁顽凶猛,咄咄逼人的形象和威震山林的气势。“深山放牧”通过牧人悠闲自得的“乱弹”和牧人与牛的逗趣,反映了人与牛的情感。牛的表演体现了忠诚、憨厚、温和和善良的性格和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一个“趣”字。“牛虎争斗”是全剧的高潮,表演时突出一个“活”字。牛斗虎表演自由,不受节奏的限制,以锣鼓伴奏渲染气氛。常用的锣鼓曲牌《干鼓》节奏稳健,气氛浓烈,每到表演高潮时,节奏骤快,增加了紧张的气氛,使音乐和表演和谐统一。牛斗虎的活动时间,多在每年的正月,以元宵节最为兴盛,整个演出活动一般要持续到农历二月二。1955年春节,参加了兴平县民间艺术汇演并获奖。同年又参加了宝鸡民间艺术调演并获奖,被选为赴省参赛节目。牛斗虎现有艺人张宏福、阴满成。
    八斩 又叫“血社火”、“血故事”。 流传于本县冉庄乡郭村陈家。一百多年前(当时叫“八札”——即八传)由郭村著名老艺人——“老神仙”传给本县汤坊乡许家村,直到现在,也只有郭村陈家和许家两个村子的人会耍八斩。八斩是表现古代八种不同的斩杀方法,有“头上扎刀”、“鬓上插剪”、“弯镰砍头”、“锥刺眼睛”、“口中插剑”、“刚刀穿胸”、“抽肠砍头”、“扯锯分身”八个基本艺术造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又创造了“铡子”造型和“盘肠大战”、“斧劈脑袋”“枪跳小梁王”等新节目。表演时没有热闹动人的舞蹈场面,是个过“眼子”节目,不单独演出,常和高跷、竹马、芯子等舞形式配合,在整个社火队伍中起压轴的作用。八斩分场地演出和行进演出,表演有马上的一人造型,如“头顶扎刀”、“脑扎弯镰”、“盘肠大战”等和桌上的一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造型等,如“抽肠换肚”、“扯锯分身”、“包公铡”等。表演时多在隆冬和早春,冰封雪飘,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被装扮成各种姿态的死尸(施刑者除外),赤裸裸的骑在马上或躺在桌上,造型生动逼真,使观众不寒而慄。八斩平时很少演出,只是在和别社社火对台或长时间未演怕失传才偶尔演一次,因而具有较大的神秘性。八斩属奇特的民间造型舞蹈形式,有着严格的管理办法和保密制度,每一代人中都有几个核心人物,分管化妆、道具、特技装扮,既有条不紊,又不互相擅越,他们装扮的秘诀从不告诉外人,历来是传子不传女。旧中国八斩艺术无人管,新中国一度被当作内容恐怖的糟粕。
    建国后,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在“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1951年有基层文艺小组15个。1952年有业余剧团14个,人员422人,为配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主要演“白毛女”、“和平使者”、“赤胆忠心”,教群众唱革命唱曲。1955年正月十五举行全县业余文艺会演大会,节目内容在为政治、为生产服务的口号下,出现了“打老虎”、“枪刺美帝军”、“铡死李承晚”、“刀杀一贯道”、“解放台湾省”等。1958年城乡人民普遍都唱“社会主义好”等五首歌曲,1959年配合“大跃进”、“反右倾”演出《铁水滔滔汇成洋》、《考新郎》。1962年在“五一”、“五四”、“七一”、“八一”等节日举行了群众性的纪念晚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传统文化活动完全被禁止,群众喜闻乐见的“木偶”、“皮影”剧团被解散。代之而来的是红极一时的“忠字舞”和“样板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上演了民间传统文艺,抢救了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进入80年代后,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轻音乐、交际舞、迪斯科、太空舞流行。1985年赵家堡“同乐会”成立,1986年春节开始活动,有鼓手30多名,乐器基本齐全。1983年、1985年、1987年、1990年春节,县上成立春节文化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驻县各大工厂、各乡镇进城耍社火。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兴平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兴平汉武帝茂陵 兴平北塔 兴平黄山宫 兴平秦岭航空广场
兴平文庙大殿 兴平市汉武帝茂陵 兴平黄山宫遗址
兴平市田阜遗址 兴平市阳信长公主墓 兴平市李夫人墓
兴平市窑头遗址 兴平市仪空遗址 兴平市黄山遗址
兴平市马堪村“成国渠”遗址 兴平市犬丘遗址 兴平市汤坊遗址
兴平市东侯村遗址 兴平市崔府君庙 兴平市丁兰庙
兴平市美食 更多
兴平市美食:荞麦面鱼子
兴平赵家醪糟
兴平市美食:荞麦面 兴平花狗馍
兴平赵家醪糟
兴平市特产 更多
兴平贾家油泼辣子[图]
兴平贾家特级辣椒面 油泼辣子原料[图]
兴平贾家油泼辣子[ 兴平贾家特级辣椒面
秦绿辣椒500g 兴平油桃
兴平辣椒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旅游观光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经济发展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名人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历史年号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区域概况
·兴平市新闻、广播概况
·兴平市图书、报刊发行概况
·兴平市百业名家录
·兴平市历史文化介绍
·兴平市马嵬镇简介
·兴平市西吴镇简介
·兴平市桑镇简介
·兴平市南市镇简介
·兴平市庄头镇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