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兴平市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兴平市新闻、广播概况

2012-7-24 23:53: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第一节 新闻
    一、兴平报刊
    清宣统元年(1909年)进步知识分子兴平知县张瑞玑(衡山)与兴平人张深如、南南轩共同创办了《兴平报》,由南南轩担任报社社长,地址在县城内,每十天出一期。宣统三年(1911年)张瑞玑调任长安县知县,该报亦迁进省城,继续发刊,改名为《兴平星期报》,每周出一期。表面上是“启发民智,开通风气”,实际上是揭露清政府腐败黑暗的统治,宣传革命思想。《兴平星期报》后改为《帝州报》,是陕西各县办的第三家报纸,在知识界和城乡人民中都有较大影响。
    1956年9月1日中共兴平县委创办了《兴平县报》,面向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交流工农业生产经验,指导全县各项工作。最初为七日刊,发行量6400份,1957年元月改为五日刊,发行量降为3700份,同年第四季度上升到10800份。1958年5月1日改为三日刊,10月又改为双日刊,发行量8200份。同年12月5日,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发行34000份。从1959年元旦起,改为《兴平日报》,发行量为6300份。1961年2月,与县广播站合并,8月停刊,共出版1157期。
    1958年夏,县文化馆创办了《兴平文化活动月报》油印版,报导城乡文化娱乐活动,刊登诗歌、快板和木刻画。1972年5月改名为《兴平文化》铅印册,主要刊登诗歌、小说、演唱材料和革命故事,作为全县业余作者的作品发表园地。1980年改为《春潮》双月刊。1983年又恢复了原名——《兴平文化》,改为单面小报型,每月铅印2000份。
    二、新闻报道
    建国初期,为及时报道本县的新生事物及各条战线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县委设专职通讯干事,先后有唐立、刘启哲、桂钦培、魏建国、孟狮吼、任善民等。1985年县委宣传部成立通讯组,全县有通讯员40多名,当年通讯组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刊稿26篇,其中王孝军的《丰仪村思想工作是怎样入户的》在《陕西日报》1985年12月18日刊用后,受到省委副书记牟玲生的重视,同年这篇调查报告被评为咸阳市好新闻一等奖。1986年全县有骨干通讯员50人,通讯组在省以上新闻报刊刊稿54篇,通讯员在省以上新闻报刊刊稿100多篇。1988年11月,成立了县委通讯组,为副科级单位,编制3人。当年全县有骨干通讯员70多人,在市以上新闻报刊稿400多篇,其中县委通讯组上稿114篇。田高宇写的消息《兴平鸡娃走七省》荣获省好新闻标题奖,店张镇人民武装部鲁立君写的通讯《碰来的儿子》获省好新闻三等奖,王孝军、李毅合写的报告文学《结实厂长》获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年轻企业家的风彩”征文二等奖,王孝军、王选练、陈平合写的《致富不能靠输血,自我服务学技术》被评为陕西农民报头版头条赛三等奖,翟崇仁的通讯《寿星灵前奖贤媳》获咸阳市1988年好新闻二等奖,王孝军写的《栽林重活,成林重管,兴平成为平原绿化先进县》一稿,获陕西农民报“绿化三秦大地”征文三等奖。1989年全县有骨干通讯员80多人,当年在市以上新闻报刊刊稿505篇,其中县委通讯组刊稿129篇。
第二节 广播
    一、广播网、站
    1951年元月成立兴平县收音站,属县委宣传部领导,有职工3人。1951年到1955年,又相继建立了窦马、新政、陈良、高家堡、张家滩五个农业社收音站。1956年3月11日兴平广播站建成,10月1日开始正式播音,有工作人员5人,隶属县人民政府,未分专门股室。1958年12月三县合并,广播站亦合并,武功、扶风广播站改为公社放大站。县站内设编播组、机线组。先后建成庄头、丰仪、桑镇、汤坊、赵村、马嵬、冉庄、大阜、南位、店张公社广播站。1961年分县,广播站亦分设,1962年公社广播站改为放大站,同年又建阜寨、田阜两个放大站。1967年春,“文化大革命”中,广播站被一派群众组织接管,改为兴平县东方红广播站,下半年被军事管制。1968年7月23日成立兴平县东方红广播站革委会,并将各公社管理的放大站收为县站管理,1969年元月9日,又改名为兴平县革委会广播站。1971年至1975年公社放大站又交回公社管理,1975年又由县站直接管理至今。1981年元月恢复了兴平县广播站名称。1982年建成城关镇广播放大站。1984年12月31日兴平县广播电视局成立,广播站与广播电视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个牌子。1988年广播转播站首次实现全县停播率为零,在全省25个无线骨干台管理竟赛中获第一名。1990年3月1日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成立兴平县人民广播电台,3月24日正式播出,发射频率为97.5兆赫,全县广播覆盖率达80%以上,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编辑、记者6人,播音员4人,机务、机修9人。
    二、广播设备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兴平师范学校有收音机一台。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兴平民众教育馆有收音机一台,但仅供少数人收听。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设立无线电台,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6月撤销。
    建国后,1951年开始设收音站,有一台五灯直流电子管收音机。1955年省上发给收音机5部,成立了窦马、新政、陈壁、张家滩、高家堡5个农业社收音站。1956年成立县广播站,有500瓦扩大机1台,7千瓦功率发电机1台。1957年从西安购回扩大机1台,602型录音机两台,430型转机两台。1970年3月购回转播机两台,5月购回黑白电视机1台,430型转播机两台,1972年元月自装播音机。1985年购回彩色电视机、音频振荡器各一台。1989年投资15万元建成了调频广播电台和58.5米高的发射铁塔,购置两台100瓦发射机,更新了录音控制台及有关测试仪器。
    1983年14个基层广播放大站,有扩大机14部,总功率760瓦,录音机15部,电唱机15部。
    1956年利用邮电线路传送广播信号。1963年有广播、电话两用线路187.6杆公里。1970年县站有两用线路29条,219杆公里。1975年(乡镇)到村的广播电话两用线94公里,167杆公里长。建成县城到马嵬、大阜、桑镇、赵村五条总信号专线,长57.75杆公里。1976年建成县城到南位、西吴九个乡(镇)的分线,长18.3杆公里。1985年底全县共建成广播专线102.7杆公里,两用专线45杆公里,乡镇到各村的讯号专线265.78杆公里。有两用线路29条,109.5公里。1989年发展到两用线线路30条,164.5公里。
    三、广播宣传
    1951年由收音员抄收记录新闻,办油印报,组织干部、群众收听重要新闻。1956年广播站成立后,每天播音两次。1958年后,每天播音三次。广播站主要转播和自办节目两大类,转播早晨中央台、省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上中央台和省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对农村播发天气预报,选播陕西台的秦腔、星期日剧场等文艺节目。自办节目是本县新闻,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反映群众生产、生活情况。1957年创办《农村节目》(每周一次)、《科技知识》、《光荣榜》、《献计台》。1964年设立《学习毛主席著作专题》(1972年停办)。1977年后,相继开办《计划生育专题》、《法律知识讲座》、《保险园地》、《报刊文摘》、《兴平风貌》、《生活顾问》、《听众信箱》、《启示、广告》、《文艺》等节目。改为广播电台后,在宣传上大胆改革,15分钟的“本县新闻”节目,以真、短、快、活、强为准,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每天节目力争达到有“龙头”新闻,有广播特点,有新意,编排和谐自然。1990年新闻节目中播出稿件2 367篇,比往年多700多篇。专题节目开设了“兴平新貌”、“知识天地”(内设农业科技、计划生育、民主与法制、学习园地、文化与生活、市场与信息等栏目)和“为听众服务”节目。文艺节目开设了“地方戏曲”、“歌曲荟萃”“文艺、曲艺”、“小说连播”、“星期日剧场”等栏目。1989年、1990年两年,先后有12套节目(稿件)在全国和省、市获奖,其中:获全国三等奖一个,省级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两个,市级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五个。1989年县广播电视局被评为全省广播宣传先进集体,1990年被评为市级调频广播试点先进县和广播节目创优先进单位,先后在全国50家新闻台站发表稿件近600篇。

编辑:秦人
兴平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兴平汉武帝茂陵 兴平北塔 兴平黄山宫 兴平秦岭航空广场
兴平文庙大殿 兴平市汉武帝茂陵 兴平黄山宫遗址
兴平市田阜遗址 兴平市阳信长公主墓 兴平市李夫人墓
兴平市窑头遗址 兴平市仪空遗址 兴平市黄山遗址
兴平市马堪村“成国渠”遗址 兴平市犬丘遗址 兴平市汤坊遗址
兴平市东侯村遗址 兴平市崔府君庙 兴平市丁兰庙
兴平市美食 更多
兴平市美食:荞麦面鱼子
兴平赵家醪糟
兴平市美食:荞麦面 兴平花狗馍
兴平赵家醪糟
兴平市特产 更多
兴平贾家油泼辣子[图]
兴平贾家特级辣椒面 油泼辣子原料[图]
兴平贾家油泼辣子[ 兴平贾家特级辣椒面
秦绿辣椒500g 兴平油桃
兴平辣椒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旅游观光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经济发展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名人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历史年号
·兴平市概况:兴平市区域概况
·兴平市图书、报刊发行概况
·兴平市百业名家录
·兴平市历史文化介绍
·兴平市马嵬镇简介
·兴平市西吴镇简介
·兴平市桑镇简介
·兴平市南市镇简介
·兴平市庄头镇简介
·兴平市南位镇简介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