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图书借阅
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没有藏书,仅摆着《国民日报》、《大公报》和几本期刊杂志。
建国后,1950年文化馆有三四百本图书、报纸、杂志,面向群众开放。到年底共借出图书1102册(次),其中工农兵借阅人次占总人数的37%,全年赠购连环画和通俗读物60本。1954年图书增至3247册,杂志20种,报纸10份,平均日借阅量为350人次,776册次,其中农民读者占80%。1955年在初级农业社建立图书室23处,以窦马村图书室为最好,有书3000多册。1957年文化馆购买图书1115册,内文艺书占65%,通俗读物占30%,其它占5%,全年读者达20000多人次,出借图书23040册,流动率达90%,其中60%流动于农村,40%流动于城内工人、市民和干部中。1964年,按上级通知,对馆藏的14001册图书进行了清理,查封了《三代人》、《女人活着为什么》、《非洲》、《苦斗》《三家巷》、《英雄的预见》等184本,对《创业史》规定了内部掌握控制借阅,同时查封了社会上流传的《向苏联学习》、《被开垦的处女地》、《劈山救母》、《猴王山》、《封神》等293本。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查封了《万里征战长城线》、《回忆刘志丹和谢子长》、《抗旱标兵姚焕章》等书,而将500元的“红色图书”登记入库并对外借阅。1967年馆内工作瘫痪,图书阅览停止。1972年5月图书借阅、报刊阅览重新开放,订阅报刊杂志46种,新购图书4000多册,借阅站发展到23个(农村21个,302部队1个,商业1个),制作“图书流动箱”三个,下放农村团组织周转,同时举办“书评专栏”一处。1973年馆存古典善本书1万多册,新书15000册,年内添置2000册,对外借出5000多册,巩固和发展图书站20个,订阅报纸20种,画报8种,杂志41种,每日平均阅览观众达300人次,借阅图书百人以上。同时举办新书介绍专栏为不同读者推荐不同书籍。1975年健全了图书借阅制度,新购图书500多册,流通图书7000多册,更换了新书介绍专栏,举办了两期“读书心得园地”,在农村大队建立了图书室50个。1976年实行了新的借阅制度,图书周转率有了显著提高,加强了读者爱护图书责任心。对外发放借书证957件(其中:工人267人,农民356人,解放军21人,学生118人,商业96人,干部100人,集体单位48人),每日进馆阅览的有250人左右,每日图书流通量300册次,向机关团体借阅各种参考资料400册(其中:个人有300次,团体100册次),向省图书馆上报赵村图书室典型经验材料1份(已在《图书工作通讯》上刊登),同时采取写信、写大字报等方式对过期未归还的图书追回1000册。1977年清理出有“四人帮”流毒的图书440册,刊物和连环画25本。发放图书证1200本,每日借阅图书的读者平均150人次。订有省、市、自治区报纸23种,全国各地刊物49份,画报17份,每日阅览人数平均500人次。1979年图书阅览组完成了4714册图书的分类、编目、登记。更新了1500份借书证。订购报纸32种,杂志112种,画报8种,每日上门读者200人次。1984年新购图书1580册,接待读者9432人次,借出图书13608册次。阅览室订杂志132种,报纸40种(份),全县阅览读者15000人次。1985年成立图书馆,馆藏图书5万册,其中:中文平装书35000册,善本书15000册。持借阅证读者400人,图书馆每周开放6天(48小时),图书流通量日平均25人次,借书日平均30册,图书年借阅率250%,流通率为56.8%,拒绝率20%,报纸、杂志借阅流通率为184.8%,拒绝率10%。1989,馆藏中文平装书3万册,持借阅证读者400人,日平均借阅60~70人次,日借阅量为80册,年接待读者近2.9万人次,图书借阅近3万册次。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