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本县无业余剧团,仅有少数“自乐班”挂衣唱堂会,一般不搭台。个别演技较好者,借正规剧团台面,以“票友”身份登台演唱。
建国以后,政府号召开展农村文化宣传活动。1950年,城关镇四、五街联合组织业余剧团,先后排演了《穷人恨》《血泪仇》《一贯害人道》等剧目。除在县城演出外,还下乡宣传演出。随之,东里堡成立了业余剧团,排演了大型秦腔戏《白毛女》;陂西六合社在自乐班的基础上也成立了业余剧团,先后排演了《二巧离婚》《小二黑结婚》《梁秋燕》《擦亮眼睛》《中秋之夜》等现代戏。由于文化部门的指导和帮助,马额乡、文龙乡、大寨村、柴窑、柏社、惠家等原区乡村,也成立了业余剧团。1958年,全县业余剧团发展到20多个。1963至1966年达到40多个,排演了一批优秀现代剧目。南李大队的《三世仇》,陂西大队的《红嫂》,东武大队的《箭杆河边》,汤官大队的《白毛女》,演出质量和影响均前所未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剧团所剩寥寥无几。1971年,全县举办“样板戏”调演,开办“样板戏”训练班,一些业余剧团又恢复活动。至1979年,全县业余剧团发展到60多个,新涌现的业余剧团都有一定的演出水平;同时涌现出一些优秀演员。1980年,陕西省文化局在本县挑选业余演员四名,排练眉户现代剧《拆墙》,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文艺会演。传统剧目开放后,业余剧团因受衣箱条件限制,加之电视机的普及,观众锐减,故一部分转为自乐班,一部分停锣息鼓。
业余剧团遵循“业余、自愿、小型、节约”的原则开展活动,都以村为单位,活动经费由公益金中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