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9年(1930),民治小学为筹措经费,请西安阿房宫电影院在张家巷剧场放映三天。民国21年(1932),北城某军官为其母祝寿曾放无声电影。民国30年(1941)左右,县城北大街曾有私人无声电影院一所,不久即关闭。建国后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普及城乡。
第一节 电影放映队
建国初,驻军在城内公开放映电影,内容多为新闻片和苏联故事片。
1953年,陕西省电影公司设三原电影放映队,巡回于三原、泾阳、高陵城乡。本县农村设11个放映点,有雁北、庙张、大门赵、陂西、中王堡、大程、陵前、马额、新兴、大寨、大盘;一季度两个点放映两场。当时群众看电影的热情很高,有从20里以外赶到放映点的观众,有时每晚马车竟达40多辆。11个点已使本县11万群众普遍看到电影。当时票价5分(也有包场者),平均每月可收入3600元。
1958年,省电影公司将放映队交由本县管理,成立县管理站,并由一个队发展为两个队。全县四个大公社也先后成立电影放映队。1963年,将公社放映队收回,由县专设机构统一管理,除直属队外,编成四个队(属集体性质),划分为东原、西原、大灌区、小灌区四个服务区域。放映多采取生产队包场形式,每场15~30元,收入交县管理站互调余缺。县直属放映队负责城关和高渠公社的放映。1972年将5个放映队分别下放到安乐、陂西、大程、嵯峨、马额等五个公社管理。
1976年,全县16个公社办起电影放映队,同时在社教、国家庄、新庄、陂西、民联、马额、大程七个大队办起放映队。至1990年,全县共有乡办队10个,村办两个,个体13个。
1982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电视机的普及,生产队很少包场,各放映队多为婚丧放映,许多乡放映队处于半停顿状态,惟新兴放映队尚为活跃,尤以科教片放映突出。1982年11月,省电影公司在新兴公社召开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会议。1983年咸阳市电影公司也在该社召开现场会,咸阳市文化局授予该放映队“创文明先进集体”称号,并奖给收录机一台;陕西省文化厅、农牧厅、林业厅、科协、省农业办公室等单位授予该队科教影片普及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一些市区和县放映单位也派代表参观该队工作,交流经验。为了逐步实现“两个过渡”:即由看小电影过渡到看大电影,由站着看过渡到坐着看,1982年后,先后在鲁桥、西阳、大程、新兴4个集镇,成立放映站和8个售票点,全县基本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放映网点。
第二节 电影院(放映站)
三原县电影院的前身是县放映站。1952年,县工商联在北大街成立“群众电影院”(属联营性质),使用35毫米提包放映机,设置可容纳400人座位和1000人站位的简易放映棚,每日午、晚各放1场。该电影院放映故事片《白毛女》,观众黎明就站队买票,致使交通阻塞。为满足观众要求,7天连续放映49场。上座率较高的还有《赵一曼》《列宁在十月》《夏伯阳》等。但因设备陈旧不能保证安全,加之发电设备租金过高,影片供应不够理想,1953年停业。
1955年10月,建立县放映站。站址在管家巷,站有54型国产提包机两台,发电机一台。1958年,县财政局拨款1万元,修建了简易棚,可容纳观众三四百人。设木板长条凳,对号入座,增加放映场次。1972年,由县财政投资40万元,在王苍巷北口西侧新建“三原电影院”,1974年1月1日竣工。“三原电影院”占地9.5亩,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放映厅面积1652平方米,设座1224个,有放映楼、观众休息厅。放映厅舞台可兼供戏剧、歌舞演出。放映设备有松花江5501型大座机一台,50千瓦发电机一台。1981年更换为珠江积木式大座机放映。电影院投入使用后,原放映站全体人员和设备随之并入。编制18人,设正副经理、会计、出纳、售票员、查票员、对号员、美工。
新建的“三原电影院”改善了放映条件,不仅能保证映出安全和质量;同时可放映宽银幕电影和立体电影。
1979年,文教局在北城前街征地6亩,投资2万元,建成北城放映站;仅上映数场因上座率太低而停办。1982年成立鲁桥放映站,站址设鲁桥剧院。
自办放映电影有西北医疗设备厂、红原锻铸厂(在鲁桥以北张邢村)、陕西汽车标准件厂、陕西省柴油机厂、铁一局建筑处、泾惠管理局等六个单位。各单位一般均在周末放映,周围群众也可观看。1976年,经上级批准,西北医疗设备厂、红原锻铸厂职工俱乐部电影对外营业放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