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报纸
民国二十八年(1939),“邠县抗敌后援会”与国民党县党部合办《邠县报》。报纸为新闻纸八开,两面石印。内容有中央新闻、战地动态、各地要闻,补白为邠县简讯。初为日刊,后改周刊。1年后停刊。民国三十四年(1945)复刊,改由国民党县党部独家主办,内容以宣传国民党反共政策为主,后又停办。
建国后,1956年6月又创办《邠县报》。社址在东大街,有主编、编辑等工作人员7人。为县委机关报,内容以宣传中共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本县工农业生产情况及各行各业先进经验为主,并设有文艺副刊。为铅印八开两版,逢1、6日出版。第一期赠阅,第二期开始由邮局代办发行,至1958年合大县前,《邠县报》共刊出199期,发行量为1.9万余份。1958年,合大县后,刊期多次变动,最终为3日刊。1961年奉上级指示,县委决定于10月11日终刊,共发行916期。
第二节 广播
1951年1月,县委设无线电收录站,用干电池收音机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录新闻,印发供领导人传阅的新闻快报,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全县工作。1953年,省下发十灯干电池收扩两用机1部,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即用这部扩音机扩音。1956年,收音站有职工5人,下辖收音点15人。1959年,有收音机175台,其中矿石收音机20余台。此时许多中学生自行安装了矿石收音机。之后,80%生产大队已有扩大机,收音机逐渐在农村普及。1978年后,收音机在城乡群众家庭十分普遍,且种类繁多,式样不一。80年代中期,各种型号样式的收录机进入寻常百姓家。1990年底,全县共有收音机、收录机2.1万台。
1956年3月,成立邠县广播站,同年11月16日正式播音。当时用邮电线路传输信号,后以县城为中心,逐年分期分批架设专线和干线。至1964年,广播喇叭开始入户,生产队通播普及率64%。1970年,生产队通播率达98·3%。1975年,有线广播三级线网(专线、干线、入户线)基本建成,19个公社均设有放大站,喇叭入户率为93%。1980年后,全县有线广播干线基本水泥杆化,部分地区由舌簧喇叭换为压电喇叭,但入户率呈下降趋势。1985年后,随着电视普及,有线广播入户、通播普及率大幅度下降,喇叭总数由1980年的4.1万支降为1.61万支。
1990年5月,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彬县人民广播电台成立,正式对外播音。在西堡村建发射台1座,自立式铁塔高50米;安装100瓦调频发射机2台,使用100兆赫频率全方位发射,覆盖全县。各村可调频接收县电台节目。
第三节 电视 录相
1973年,县文化馆与县广播站各购14英时黑白电视机1台,本县始有电视机。之后,各单位及部分家庭相继购置,在城乡日益增多。1976年9月,县广播站在城西西堡村塬畔建成第一座电视差转台。1981年10月,又改建为彩色差转。县城区域可接收陕西电视台第一套节目。
1982年,太峪乡蒋家坡村利用村办砖瓦厂所盈利润一次为村民购回国产凯歌牌14英时黑白电视机50台,以集体和社员六、四比例承担费用的方式,使社员家家有了电视机,该村是彬县最早的电视普及村。1988年1月,在瑶池头村建成彬县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县城区域可接收中央电视台一、二套和陕西电视台节目。1994年12月,成立彬县有线电视筹建办公室。翌年,在城区安装有线电视1000余户。至1996年底,城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600余户。有线电视可接收上星电视节目13套,丰富了城区群众文化生活。至1990年,有电视机3.5万台,电视覆盖率达82%。
1983年,录相传入本县。县文化馆购置了录相设备,并于1985年1月成立录相放映队,在县城工人俱乐部对外营业。同年3月,县广播电视局购回100英时投影机1部、录相机1部。至1985年底,有营业性录相放映队3个;不同营业性质、专供内部使用的录相放映机4部。1990年,咸阳卷烟厂购回本县第一部手提式录相机。1996年底,城乡、厂矿、学校和个体录相放映有10余家。公私录放相机6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