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剧种
流传于本县的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
秦腔是本县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建国前,较大的村一般都有戏班,不少人都会唱几句乱弹。每遇年节、庙会、祈雨、物资交流会,有钱人家祝寿、婚丧喜庆,常演秦腔以助兴。田间地头、家庭院落、行人路上,常可听到激越的秦腔声腔。农事间隙,三五人一聚,吹、拉、弹、唱,自娱自乐,乃是常事。
眉户清时在本县流传,当地人称“念”曲子。眉户多为坐唱,少则一人怀抱三弦自弹自唱,也可二三人或七八人演唱,并加入丝弦乐器及打击乐器伴奏。
还有皮影、木偶,多在元霄节前后演出。演出者外地居多。本县有魏洛村周车组织的皮影班子。太村、职田也有人组织过木偶班子,但均时间不长。
1935年,话剧、歌剧在马栏一带演出,栒邑流入了新的剧种。
2.演出团体
清末至1949年,本县先后成立过15个小型剧团,其中多属半职业或业余性质的演出团体,农闲演、农忙停。人数一般10~30余人。
醒民剧社 1938年郭相堂主办,演员多为十六七岁的学生。招聘名角牛娃子、“八本黑”、张明花等担任导演。醒民剧社对演员要求严格,纪律严明,服装统一,功夫过硬,剧社常活跃于本县,特别是遇到天旱,多唱水戏,演员唱腔甜润,深受群众欢迎。剧社曾培养出“八岁红”、王明华、“六胜”、“新贵子”、许振国等许多新秀,后来的文风剧团一些漠员都是“醒民剧社”培养出来的学生。
八一剧团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关中分区地委直接领导,在本县最负盛名。其前身是1938年在云阳成立的陕西省“七月剧团”。1940年辗转来栒,与“关中剧团”合并,更名“八一剧团”。此后还陆续并入了“西北剧团”、“关警剧团”、“关中文工团”、“军分区文工团”。“八一剧团”从1940~1949年在栒邑、淳化、甘肃正宁活动长达10年之久。演出以秦腔、眉户为主,兼演道情、话剧等,宣传抗日救国、揭露国民党罪恶。1942年赴延安为高级干部演出《三滴血》、《石达开》、《民族魂》等剧目,受到中共中央领导接见,获“推陈出新”帷幕一幅。
民众剧团 1940年春,由柯仲平团长率领从延安来到当时赤水县政府所在地的马家庄演出3天,演出剧目有《中国魂》、《一对坏蛋》等。临走时柯仲平为马家庄小学题写了“安得一只大铁锨、铲尽天下不平事”的题词作为留念。
人民剧团 前身是太村镇张杰的私人戏班和职田镇师金儒的私人戏班,于1954年合并为“文风剧团”,时有演职人员80人。演出剧目有《回荆州》、《梁山伯与祝英台》、《劈山救母》、《玉堂春》、《梁秋燕》等。1958年大县建制时,剧团随之并入彬县剧团。全团180人,分甲、乙、丙班,甲班由青年演员组成。1960年5月在青年演员戏曲汇报演出中,演员王升云、陈云英获奖。1961年栒邑县制恢复,栒邑剧团仅30人,后又招收8人。1965年根据上级指示,停演传统剧,上演《党的女儿》等25个新剧目。“文革”开始后,形成多派,斗争激烈,剧团停演。1970年剧团改名“旬邑县文工团”,演出《红灯记》、《沙家浜》等8本“样板戏”。1977年,更名为旬邑县人民剧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1985 年,排演《杏林案》,赴咸阳市戏剧调演。1986~1988年,演出740场,部分演员获省、市级奖。至1990年,有演职人员73人。
3.演出剧目
从建国前迄今,在本县演出的秦腔剧目主要有:《春秋笔》、《姜娘娘抱火斗》、《二进宫》、《三滴血》、《石达开》、《屈原》、《闯王遗恨》、《民族魂》、《逼上梁山》、《游龟山》、《游西湖》、《铡美案》、《三世仇》、《天仙配》、《劈山救母》、《西厢 记》、《拷红》、《打金枝》、《周仁回府》、《夺锦楼》、《赵氏孤儿》、《辕门斩子》、《哑女告状》、《六斤县长》、《狸猫换太子》、《秦香莲后传》、《湖阳春梦》、《夺印》、《软玉屏》、《徐九经升官记》等100多个本戏;有虎口缘、柜中缘、审椅子、补锅等81个折子戏。
本县流传的眉户曲目有100多个,群众喜爱的有尼姑思凡、鳏夫上坟、张连卖布、脏婆娘、两亲家打架、梁秋燕等。
4.演员培训
戏班剧团多是边演出边培训演员,提高技艺。比较大的培训有两次:一次是1973年县办秦腔戏校,学员48名,学习期限2年;一次是1984年在咸阳戏校代培40名学员,学习期限3年。